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17-223
江苏铜山铜(钼)矿是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少部分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根据矿床成矿特征,结合矿区物、化探异常信息,总结了矿床预测模型,并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采用矿床模型地质体积法对深部预测资源量进行估算,预测深部铜金属量33611.57t,钼金属量9331.35t。  相似文献   

2.
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水-岩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山口铜(钼)矿床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是一典型的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通过对其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并结合矿床学研究,将成矿过程分解为两个平行的成矿阶段,即矽卡岩型矿化阶段和斑岩型矿化阶段。根据Johson和Reed等人建立的水 岩反应模型,对本矿床成矿流体与围岩反应并析出金属沉淀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西昆仑山广布的岩浆岩尤其是花岗岩研究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建造等其它地质特征 ,再造了西昆仑山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进而研究了区内成矿堆积环境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结果表明 ,西昆仑山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 ,是一条由北而南分别由加里东造山带、华力西造山带和燕山早期造山带组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区内存在以下 5种主要成矿堆积环境 :洋脊 (蛇绿岩 )成矿堆积环境 (塞浦路斯型含铜黄铁矿矿床 ,豆荚状铬、镍矿床 ) ,被动陆缘成矿堆积环境 (MVT铅锌矿床 ,Sedex型铅铜矿床 ) ,火山弧成矿堆积环境 (斑岩型铜矿床 ,黑矿型铜锌铅矿床 ,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弧后盆地成矿堆积环境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铁铜金矿床 ,气液充填型铜金铁矿床 )和同碰撞成矿堆积环境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型多金属银矿床 )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成矿过程中,铼主要同钼而较少同其他金属聚集在一起。铼的矿物富集体主要是辉钼矿,其次是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方铅矿及其他矿物。独立的铼矿物十分罕见。虽然有关文献在讨论不同成因辉钼矿中铼的聚集和分布特点方面存在着不同观点,但仍可提出以下一些普遍规律。低温矿床辉钼矿中铼的高含量要比高温矿床辉钼矿中常见得多。铜-钼矿床中的辉钼矿要比铝矿床本身、钨-钼矿床及伟晶岩石中的辉钼矿更富铼。在同一矿床中,铼常常趋于在上部的钼矿石中优先富集。这对于在下部发育有辉钼矿与白钨矿、钼自钨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地质出版社1990.6)毛建仁苏郁香陈三元著章琴芬本著作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工作,对本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分布规律、形成时代、地质特征、造岩矿物、副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划分和确定了岩浆段和成因类型,探讨了岩浆起源和演化,论述了区内主要成矿岩体岩浆演化与铁、铜及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可供从事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的有关人员阅读和参考。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与成矿@毛建…  相似文献   

6.
470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有两种铀矿化类型 ,即铁—铀型和铀—钼型。含矿主岩主要为粗面岩 ,具有独特的“麻子构造” ;通过对矿床岩石化学、共生及伴生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素、成矿温度、成矿年龄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机理 ,建立了铀成矿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南岭地区钨矿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岭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矿床集中区,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对南岭地区钨矿形成经历深源物质喷溢、风化剥蚀、沉积、地层重熔成岩、花岗岩多次演化、岩浆热液析出、成矿母岩碱质交代、酸淋滤萃取、热液运移、聚集沉淀成矿等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探讨研究,认识到碱质交代的成矿母岩、流体的钙质丰富时,一般形成白钨为主的矿床;当碱质交代的成矿母岩贫钙时,一般形成黑钨矿床。  相似文献   

8.
银山里铅锌银多金属矿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带,地处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带的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作为一个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 铼是最难熔的金属之一,铼与钨和钼的合金是现代电子工业、航天工业、原子工业上的特种材料。寻找和扩大铼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领域。是当前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世纪五十年代主要在矽卡岩型钼矿床,细脉浸染型钼矿床、石英-辉钼矿型钼矿床钼矿石内综合利用铼。六十年代后陆续发现含铜砂岩、含铜-铀砂岩、含铜页岩型矿床的矿石含有铼。七十年代以来,注意到了岩浆型铂矿、铬矿、铜-镍矿和热液型黑钨矿矿床的综合评价和利用,扩大了铼资源的地质找矿和综合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泰地槽内成矿元素 ,自北东向南西分为四个带 ,每个带内分布有元素区和矿床 :①阿尔泰山北缘元素带 (阿克萨拉等区 ) ;②阿尔泰山中脊元素带 (冲呼等五个区和可可托海 3号脉稀有金属矿等矿床 ) ;③阿尔泰山南缘元素带 (阿舍勒等四个区和阿舍勒铜矿等矿床 ) ;④额尔齐斯元素带 (喀拉通克等区和喀拉通克铜镍矿等矿床 )。成矿元素区带是寻找新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矿床赋存于燕山二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株南东端西侧与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的接触带,白石嶂断裂(F19)与杨塘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并对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作了初步探讨。文章对围岩及其蚀变特征与矿体/矿石赋存特征、矿体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总结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粤东地区钼矿成矿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西钨的成矿岩浆体系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西存在着岩浆物质起源和成岩机理截然不同,成矿专属性殊异的两类花岗质岩石。即硅、铝层重熔地壳型(以下简称壳型)花岗岩类和上地幔或硅镁层混熔过渡型(以下简称过渡型)花岗岩类。这两类花岗质岩石都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钨及其伴生元素矿床。这两类花岗质岩石及其成矿与非成矿岩体的判别,不仅对钨的寻找,而且对钨及其他内生金属成矿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个旧锡矿床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发展史出发,依据矿石光片鉴定及鲕状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综合分析前人提出的岩浆热液成矿和热水沉积成矿的证据,认为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既存在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又有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生矿床。  相似文献   

14.
江西安远—寻乌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03-209
江西安远—寻乌地区钼矿受鹰潭—安远北北东向超壳推(滑)覆断裂带控制,钼成矿与燕山期小型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岩关系密切,成岩成矿年龄均为燕山期。研究区钼矿划分为园岭寨式斑岩型钼矿和铜坑嶂式岩浆—热液型钼矿两类。本文重点分析安远—寻乌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共圈出10个钼矿预测区,运用含矿地质体体积法估算资源潜力近20万吨。  相似文献   

1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2-178
浙江龙游溪口大型硫铁矿田位于江山—绍兴拼合带南东侧,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北西侧,由牛角湾、溪口、灵山等数个大中型矿床组成,是浙江省岩浆热液型硫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赋存在沐尘岩体(石英二长岩)内外接触带中,呈密集脉状产出,受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帚状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部分来自八都岩群堑头岩组变质岩,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系统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运用矿床综合模型地质信息预测法圈定最小预测区,并用地质体积法估算溪口地区潜在资源量。定量预测结果表明,矿床外围及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九瑞铜金多金属矿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该区的深部铜金找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成矿研究从与斑岩有关的似层状矽卡岩型、斑岩型"三位一体"铜矿床模式进一步发展为铜钼叠合"多位一体"矿床模式。本区的成矿时空结构表现为:区域上受中石炭系黄龙组赋矿层位影响;垂深上存在多层分布结构,地表呈带状分带结构;成矿受"四带一面"制约。利用多种测年技术获得的九瑞矿集区内含矿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均介于140~146 Ma之间,成矿年龄在其稍后1~3 Ma。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中国东部由EW向构造向NE-NNE向构造彻底转换之际,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拆沉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浙闽裂谷带为金银铅锌铜钼金属矿床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域,其代表性矿床有治岭头金银矿床、梅仙式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银坑斑岩型钼矿床、湖山萤石矿田、武义萤石矿田等。裂谷带活动具两个旋回,第一旋回与超大陆解体相当,始于新元古代,闭合于加里东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中元古代地层。第二旋回始于燕山早期,止于燕山晚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下侏罗统枫坪组地层及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地层。第一旋回相对应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韧性剪切活动及岩浆岩侵位等地质作用。第二旋回相对应大规模火山喷发、岩浆侵位、断陷盆地等地质作用。第一旋回裂谷环境中,形成治岭头式金银矿和梅仙式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初胚或金属矿床的初始矿体;在第二旋回后期大规模火山热液的成矿作用中,使前者叠加富集,形成了巨大资源量的工业矿体,而岩体侵位形成了一系列斑岩铜矿和浙闽地区极富特色非金属矿、萤石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18.
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趋势曲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及其成矿过程中的隐爆流体演化趋势曲线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凹山铁矿床、祁雨沟金矿床、七宝山铜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的矿体产出特征与隐爆流体演化趋势曲线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结合隐爆角砾岩筒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的一般特征和特殊情况,对轻微剥蚀岩筒、中等剥蚀岩筒和深度剥蚀岩筒的成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 龙山金锑矿床矿石质量好,在湘西W-Sb-Au成矿域中,属最典型的金锑矿床。我们在地质观察的基础上,以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手段探索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过程,以期增加人们对整个矿带成矿规律的认识。 1.地质简介 龙山金锑矿位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与祁阳山字型构造北翼的交接处。区内岩浆活动微弱,仅在矿区周围泥盆系地层中发现一些燕山期的小岩脉。主要出露地层为震旦系至石  相似文献   

20.
淮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重要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构造单元归属华北陆块,其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模式既与华北地区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床相似而又有区别.邯邢式铁矿主要围岩地层为奥陶系,矿石成分简单,以磁铁矿为主.淮北地区部分矿床具有这一特征,而另一部分矿床的特征与此有较大差异:围岩地层为寒武系,矿石成分复杂,以铁铜矿为主,并含有金、钼等其它有益元素,岩体分叉侵入,多层成矿,矿体产于燕山中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寒武系中上统内接触带及正接触带,镁质矽卡岩较发育,含铜矽卡岩可见于外接触带.为了与邯邢式铁矿区别,称其为前常式铁铜矿.本区矽卡岩型矿床的赋矿层位为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其中,寒武系铁矿比例43.39%、铜矿比例92.67%、金矿比例100%,奥陶系铁矿比例56.61%、铜矿比例7.33%.本文在介绍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控矿条件和成矿模式,提出了岩浆侵入活动中心(或活动带)与寒武系接触带为重点找矿方向的观点,并明确指出远离侵入中心(带)的岩床,其成矿性差.文中还介绍了覆盖区识别岩浆侵入活动中心(或活动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