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环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类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杂环化合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大部分在单一基质条件下不能作为唯一碳源,有的甚至对微生物有严重地抑制作用,但与苯酚共基质后其好氧降解性能均有改善,共代谢作用在它们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吡咯、咪唑、呋喃为可降解有机物,吡啶为难降解有机物。吡啶不能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即使有易降解有机物作为碳源,其生物降解性能改善不大。  相似文献   

2.
焦化废水中几种难降解有机物的厌氧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试验室条件下,采用厌氧间歇试验,分别研究了焦化废水中几种有代表性的难降解有机物——喹啉、吲哚、吡啶、联苯的厌氧生物降解特性.文中突出了以厌氧预处理改善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工程实用背景,对这四种有机物的厌氧处理的动力学特性、共基质作用、厌氧处理下去除效果的改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吡啶、萘、氯苯、苯、二苯酚等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 ,对它们在单基质和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初步了解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中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吡啶、萘、氯苯、苯、二苯酚等,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对它们在单基质和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了解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生物降解是消除环境中有机化学品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影响有机化学品生物降解过程的因素进行了详细调研。阐述了生长代谢和共代谢2种代谢方式的原理以及温度、pH、污泥停留时间、溶解氧和化学结构等客观因素对化学品生物降解方式的选择及对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微生物和酶在化学品降解中的作用,阐明了自养微生物以共代谢方式降解化学品,而异养微生物采用共代谢和生长代谢2种方式降解化学品的机理。建议从添加生长基质、控制微生物结构及混合培养真菌漆酶和细菌等方面研究化学品生物降解性增强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Z1):187-189
难降解有机物严重污染和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难降解有机物的治理技术研究是目前水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取得了广泛的成果。目前运用生物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共代谢技术、缺氧反硝化技术、高效菌种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X 780.3 9503088农药废水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评价及难降解有机物治理对策/张晓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5,15(1)一114~121环信X一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一MS)方法对某典型农药生产废水的有机物组分进行了测定,然后使用由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导出的单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对各有机物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降解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废水中易降解的有机物有25种,可降解的有2种,难降解的2种;主要的难降解有机物是甲拌磷。对甲拌磷的排放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图1表4参6…  相似文献   

8.
易降解有机物对氯苯好氧生物降解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测定微生物呼吸耗氧量的方法,从生物氧化程度出发,对氯苯在单基质条件下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及易降解有机物对受试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的生物氧化率与浓度无关,易降解有机物的存在有利于受试物的降解,生物氧化率的增加值随所投易降解BOD5浓度的关系具有类似米-门公式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好氧生物降解实验,考察了鼠李糖脂对底泥/河水混合体系中17α-炔雌醇(EE2)的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体系中鼠李糖脂浓度的增加,EE2的可生物降解性明显呈大幅度地提高。HPLC-PDA扫描检测结果表明,EE2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极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差异均较大的3种代谢中间产物。外加葡萄糖投加量足够时,外加碳源可以转变成为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基质。鼠李糖脂影响及作用下,微生物摄取吸收有机物的模式可以有多种。鼠李糖脂作为外源添加物,其共代谢效应有可能促使有机物增溶胶束直接被微生物菌体利用。  相似文献   

10.
缺氧反硝化去除难降解杂环化合物吡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实验室中,采用好氧、厌氧和缺氧间歇试验,研究焦化废水中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试验主要研究了在缺氧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适宜的N/C比、N源的变化情况等。研究结果表明,缺氧反硝化状态下吡啶的生物降解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苯酚、氯代酚、甲酚、硝基酚等),芳香烃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杂环芳烃)及其他化合物(酰胺类、氰、农药、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1-A2-O系统各段的降解与转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厌氧酸化-缺氧-好氧(A1-A2-O)生物膜系统小试装置中处理焦化废水,以探讨有机物在各阶段的降解与转化情况。通过UV吸收光谱及GC/MS分析发现,上海焦化厂废水中的有机组分主要为:甲酚、苯酚、二甲酚等酚类化合物,及以喹啉、吲哚为代表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约占有机物总量的90%。经A1-A2-O生物膜系统处理后,大部分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得到了降解和转化。厌氧段中原有物质浓度的增加和新物质的生成,是厌氧酸化使部分有机物降解产生中间产物而造成;缺氧段使大部分有机物被完全降解或转化,还产生一些新的简单有机物,如卤代烃、酯类、醛类等;经好氧段反应后,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和转化,部分被完全去除,在降解转化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中间产物和衍生物,如苯酚、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13.
混合基质条件下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取几种典型的难解解杂环化合物,在混合基质条件下较为系统的地研究了其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以及难解有机物间的联合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吡啶,喹啉与其同系物类似的生化降解过程及抑制机理,它们的联合作用效果为相加作用,具有不可逆抑制作用物质共存时联合作用效果为协同作用,具有不可逆抑制作用物质与可逆抑制作用物质共存时,联合作用效果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废料应用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共降解机理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构建于关键酶的细胞2个层次的共降解数学模型,对高生物量和低生物量2种情况下难降解有机物(三氯乙烯)的共降解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营养基质的诱导作用决定着共降解微生物细胞内关键酶的浓度,但是,由于竞争关系,过高的营养基质浓度反而导致共降争速率的下降,适当投加能量基质能够提高共降解过程速率,但是过量投加能量基质可能不利于长期维持微生物的活性。在共降解过程中,微生物能够通过自我恢复作用,对抗  相似文献   

16.
污泥驯化和共代谢对吡啶和苯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研究了焦化废水及其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吡啶、苯的降解特性,并对吡啶和苯分别与苯酚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7.2时,焦化废水降解率最高;当浓度小于40mg/L时,吡啶和苯可以部分被降解,浓度大于60mg/L时微生物呼吸作用明显地被抑制;污泥驯化有利于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提高。初步分析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3种难降解有机物(喹啉、异喹啉、吡啶)筛选了具有效高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种。采用无纺布-PVA复合载体对优势菌种进行包埋固定。研究了包埋固定化优势菌种对相应有机物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经优势菌种处理8h,3种难降解有机物均可降解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羟基自由基氧化法处理难生物降解染料中间体H酸和1-氨基蒽醌生产废液提高其生物降解性。研究表明: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非常强的氧化剂,能迅速分解有机物,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经羟基自由基氧化处理后,能提高废水的絮凝处理效率。本文还对羟基自由基氧化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化学组分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究北京市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特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技术,对北京市不同交通密度道路雨水径流溶解性有机物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雨水径流DOM以疏水性组分为主,且主要为疏水中性组分.道路雨水径流DOM亲水性组分主要由类芳香蛋白物质组成,疏水性组分除含大量类芳香蛋白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类富里酸物质.道路雨水径流DOM疏水性组分的芳香化程度较高、腐殖化程度较低,亲水性组分与之相反.道路雨水径流DOM酸性组分中含异构化的羧基和苯环等官能团,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中多含醚键、酯基、酚类和醇类等官能团.交通密度对道路雨水径流DOM化学组分的物质组成、特性等无明显影响,仅影响各化学组分中的物质含量;交通密度越大,各化学组分中物质的含量越多和芳香化程度越高,腐殖化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20.
聚糖菌颗粒污泥的有机物吸收及胞内储存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特殊运行方式的厌氧-好氧SBR系统(厌氧后排水),在乙酸钠、葡萄糖及葡萄糖-乙酸钠混合基质条件下均培养出了稳定的聚糖菌颗粒污泥.通过对典型周期有机物、磷酸盐、胞内糖原及聚β-羟基丁酸(PHB)变化的测定分析,证明有机基质的种类对于聚糖菌能量利用模式、有机物吸收速率及胞内储存物质种类具有显著的影响.污泥初始胞内糖原水平是有机物吸收数量及吸收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当糖原水平低于0.05g/gSS时,厌氧有机物去除率与糖原水平直接相关:而糖原水平高于0.05g/gSS时,厌氧有机物去除率趋于稳定.不同糖原水平污泥厌氧吸收有机物的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在厌氧初期有机物快速吸收阶段,有机物厌氧吸收速率随胞内糖原水平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