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被动红外探测器属于一种微弱信号检测设备,在安装时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如高度,灵敏度等。正确安装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对探测器的性能特点必须了解,其次要合理确定安装的位置,最后必须要仔细确定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2.
司璧 《劳动保护》2003,(1):54-56
气体探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现场的工作人员、生产设备以及周围环境。目前有许多种气体探测技术可帮助今天的工业来保护人类和生产,当然,每一种技术都有优点和缺点。从以下最流行的技术中我们将看出没有单一“最好的方法”,而只有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由多种技术组合成的最好的气体探测系统。气体探测系统主要由测量头和控制系统组成。而测量头中的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位,它是决定其可靠性的重要元件之一。目前有以下几种气体探测技术:电化学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化学纸带技术、固态金属氧化物技术、红外技术以及光电离技术等等。一…  相似文献   

3.
为填补目前油罐内火焰快速探测系统研究的空白,开发出一种基于紫外与红外的复合型储罐火焰探测器并研究探测器在罐顶的布置方式。首先,通过试验研究酒精和正庚烷的火焰传播特性;然后,根据试验中的火焰蔓延速度确定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最后,通过探测器的探测角度、探测距离和储罐的尺寸信息等设计探测器的布置方式。研究表明:常温常压下酒精和正庚烷的火焰蔓延速度分别为2.2~2.4 m/s和1.5~1.7 m/s,且不受油池尺度和液层厚度的影响;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满足储罐火灾快速探测的要求;4种布置方式高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地铁运营期点型探测器受活塞风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和设置方式,采用碎纸、棉绳和聚氨酯塑料试验火,在地铁站台进行初期火灾探测实体试验。对2种类型点型探测器在模拟运营工况与夜间停运工况的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设置镂空格栅吊顶地铁车站,研究点型探测器在吊顶上下不同安装位置时的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风扰乱烟气的上升和扩散运动,对阴燃火源烟气影响显著,有烟明火烟气能较快地通过格栅空隙到达中板;在地铁运营工况条件,烟温复合探测器响应性能表现不理想,不同空间安装的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与报警数量均较停运工况发生变化。设置镂空格栅吊顶车站站台层公共区运营期使用点型感烟探测器进行保护时,应当贴中板和贴格栅吊顶双层安装。  相似文献   

5.
石油石化装置具有结构复杂且危险性高的特点,所加工物料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且工艺单元之间集成度高,一旦发生泄漏若无法及时探测到则易形成气液积聚和火灾爆炸后果强化,装置拥塞度高使人员逃生困难。火气系统FGS作为安全关键系统,其中的气体探测网络如何快速可靠的实现对气体泄漏事件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已知探测时间,通过引入遗传算法利用其全局搜索的特点克服传统分支定界法的缺点,实现立体空间不同高度下设置探测网络达到场景全覆盖和缩短探测时间,同时求出探测时间附近的多组最优解,为探测器放置提供多种布置方案。通过与传统等间距探测器布置方案比较,从多种布置方案中选择更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通过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生产夹板气体探测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棉花仓库消防安全为背景,在火灾探测标准燃烧室内开展了棉花垛早期阴燃特性试验和吸气式复合探测试验研究。分析棉花垛早期阴燃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烟气浓度以及图像特征变化,以棉花垛顶部着火为例,归纳了阴燃过程大致包括水平蔓延及竖直蔓延两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特性。利用吸气式复合烟气诊断,分别记录了吸气管道出口的CO体积分数变化以及吸气式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结果表明,CO的响应时间明显快于吸气式探测器且几乎不受采样孔位置的影响。由于阴燃温度低,羽流湍浮力相对较弱,而CO气体密度远小于烟颗粒密度,在吸气管道中表现出更好的迁移性。因此,针对大空间棉储仓库,可以采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与CO气体探测器相结合的复合探测手段,也可以考虑在传统吸气式探测器内部整合CO探测部件以提高探测报警速度,同时有效降低误报、漏报率。  相似文献   

7.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准确可靠并且尽早期地发现火灾是火灾探测最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单一量火灾探测器是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或者火焰温度等单一的火灾参量作出响应,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容易引起误报。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图像感烟和CO气体的复合式探测器的设计,在设置报警输出时,将烟雾探测结果和气体浓度探测结果进行逻辑"与",只有当两者都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整个探测器才报警,从而提高了火灾探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发生冒顶或坍塌事故后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是事故救援的关键,分析了灾害时期井下人员搜救方法和特点以及矿井救护现状,针对事故救援现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有源探测的方法,即研究基于气味探测原理的矿井人员搜救方法和设备,并在示踪气体的选择和气味探测器研发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通风对飞机货舱火灾探测造成的影响,采用火灾动态仿真(FDS)模拟不同通风工况下飞机货舱内烟雾扩散情况。建立DC-10货舱三维数值模型,仿真计算并验证通风时顶棚温度、气体浓度、光透率(LT);通过计算5种通风工况下顶棚烟雾流场及光透率,研究通风工况及探测器阈值对不同位置探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通风工况,货舱通风显著影响舱内烟雾扩散;通风口下游较上游位置容易探测到烟雾;通风延迟烟雾探测时间,且通风量越大响应时间越长,通风量大于11. 33 m~3/min时探测不到烟雾;探测器阈值影响探测时间,适当提高探测器阈值及减小通风量能缩短探测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8,(4):90-90
目前国内外在寻找、救援井下压埋人员时研究比较多的是微波生命探测器及其可视化,但是,由于井下环境与地面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探测器在井下的应用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专业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根据有源气味探测的原理,可将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气体化合物储存到微型便携容器中,每个下井人员均携带此气体散发源。当井下出现冒顶、塌方等事故而导致井下人员被困时,该气体散发源会被触发开启,持续散发特种气味,事故搜牧人员可通过灵敏的气体探测设备寻找目标气体,根据目标气体的浓度梯度来精确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实现救助被困人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飞机货舱火警探测装置易受空气中灰尘和水蒸气颗粒干扰造成误报率极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多传感器的飞机货舱火灾探测方法。首先搭建包括温度传感器、CO传感器和双波长光电式烟雾传感器的复合式火灾探测装置,设计火灾探测系统软件;然后进行真假火源试验,采集火灾过程中烟雾、温度、气体的变化特征参数;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结果表明:嵌入双波长光电式烟雾探测器的多传感器探测装置报警正确率比传统火灾烟雾探测器有大幅度提高,干扰源识别相对误差不超过5.7%。  相似文献   

13.
火灾是一种在时空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引发的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比比皆是,所以火灾探测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找出了现有感烟探测系统在预防火灾中存在的不足,并将火灾探测技术与智能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了新型的探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新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减少了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的误报,同时避免了由于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而引起的漏报,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4.
锅炉设置防爆门,其作用是当锅炉炉膛或烟道内部有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而爆炸时,能通过防爆门迅速排泄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以防止或减轻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对锅炉设备的破坏作用。因此锅炉设置防爆门,是一种防范措施。但从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爆门的设置情况来看,从理论到实践,设置防爆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厂家都是自己设计制造防爆门,因为没有正式标准、规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设置防爆门进行指导、约束,而且缺乏必要的试验数据,因此防爆门的设计、制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安装的位置和数量也不一定合理。  相似文献   

15.
光声光谱火灾气体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体是火灾中最早出现的燃烧产物,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作为判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火灾探测及预警的早期性。光声光谱技术由于其在气体检测领域的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等优点已成为火灾探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光声光谱技术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光声原理的火灾气体探测系统。对该系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棉绳阴燃和聚氨酯泡沫明火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浓度(CO)进行了测量,根据光声信号的变化并结合一定的算法反演得到了这两组实验中CO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表明,该探测系统对火灾能够很好地响应,能够满足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核事故或其他涉核场景应急或处置训练过程中,受训人员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下存在内外照射风险的问题,以核辐射监测训练为例,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训练过程。首先,构建点源辐射场多层介质衰减计算方法;其次,分段线性简化探测器角度响应曲线,以模拟探测器对方位角度的响应;然后,开发考虑物体遮挡以及探测器角度响应的虚拟探测器读数实时计算模型;最后,构建全沉浸式虚拟训练系统。结果表明:系统计算的虚拟探测器位置处剂量率值与美国保健物理学会(HPS)Rad Pro Calculator计算结果一致,符合物理规律;探测器读数根据探测器方位角和空间位置进行修正,可还原真实探测过程中探测器显示数值变化,受训者在虚拟训练过程中得到与真实核辐射监测相似的反馈;从实时虚拟辐射场计算、核辐射监测设备仿真到人员全沉浸体验的系统优化设计,能够避免受训人员赴真核环境训练核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受训人员应急辐射监测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入侵报警技术在我国也是较早发展的技术之一.早在1960年.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被率先应用在故宫珍宝馆,填补了我国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范的空白.近年来,我国的报警探测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但是还存在些问题,如:应用中存在误报和漏报等问题.从近年来大量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有的单位虽然安装了先进的技术报警设备,但却没有起到相应的防范效果,并没有发挥出入侵报警系统的强大作用.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主要由于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的探测原理及方法没有足够了解和掌握,致使报警探测设备不能够进行准确的报警和探测.可以看出,当前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变得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从探测效果和应用特点上进行梳理,以便有助于探测器的设计者更容易找到新的探测原理或方法来改进原来的报警探测器,进一步提高入侵探测技术的防护能力和等级.  相似文献   

18.
环球要刊     
正美国Occupational HealthSafety2017年第4期蓝牙信标气体检测仪员工偶尔会忽略气体检测仪的警报,只有上传数据时才会发现问题,此时只能靠记忆确定泄露位置,不利于风险控制。全球定位系统也存在缺陷,只有室外才可精准工作。而蓝牙信标检测仪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所在区域的信标来确定位置,没有空间限制;还能控制特定区域的进入,根据预设数据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孙东旭  姚斌 《火灾科学》2021,30(3):165-172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多,大断面、特大断面公路隧道不断涌现,可靠、有效的隧道火灾探测越来越重要。选取了6种典型的隧道断面,综合考虑探测器类型、纵向风速、火源功率、火源位置等因素,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分析了系列火灾场景下温度、烟气分布、探测器报警时间、报警位置偏移量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断面尺寸、纵向风速越大,感温探测器报警时间越长。通过对顶棚烟气温度的分析,发现特大断面隧道中线型感温探测系统采用差温报警较定温报警更有效。在使用差温报警时,纵向通风会使报警位置发生偏移,报警位置偏移量d与隧道纵向风速v、火源到隧道顶棚距离Hd满足线性关系式:d=6.404v+0.923Hd-6.762。随着隧道断面尺寸的增大,需要敷设更多的感温光纤以在规定时间(60 s)内探测到火灾。对于高度H≥12 m的隧道,即使增设多条感温光纤,也无法在60 s内有效报警,需补充设置基于火焰和烟气特征的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视频图像相关性的火灾火焰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火焰燃烧时气体羽流的卷吸特性和空气流动的影响,燃烧的火焰表现出不停的振荡特性,基于这种振荡性提出利用图像的相关性来探测火灾的发生.火灾视觉特征的提取是视觉火灾探测的重要问题,首先确定运动区域,再利用火焰振荡特性提出了相关性算法,并分析了R、G、B 3种分量对相关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相关性来分析时,火焰的相关性系数图是剧烈振荡的,而非火焰的相关性系数图是相对比较平坦的,为可视化火灾探测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判据;R、G、B对相关性的影响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利用其中的1个分量即可,可有效提高火灾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