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本文阐述公众参与的概念及发展,论述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义,介绍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状况,并参考发达国家一些做法和效果,论述我国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本文深入探讨了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以及现实依据;并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作用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完善环境立法以及扩展环境知情权等四点进一步促进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实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既有理论和法律依据,也有群众基础,富阳市的实践与创新,丰富了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已被世人所公认。本文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使人们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依据有人深入了解,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制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方式,设计合理的公众参与程序是摆在立法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接受,但受困于环境信息的管理制约而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从公众参与内容的构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信息的设计、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措施的改进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环境信息的管理,初步获得了公众参与环境信息管理的内容、实施措施,有利于公众参与的广泛执行.  相似文献   

7.
钱水苗 《环境保护》2014,(14):59-61
浙江省嘉兴市以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公众环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出发点,构建了环保联合会、环保市民检查团、市民评审团、专家服务团等"一会三团"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新模式。但环境执法公众参与仍面临着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公众参与形式单一、信息公开力度不足等问题,应尽快出台公众参与配套法规,明确公众参与法律效力,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以实现公众参与从末端参与到环境执法全过程参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纯 《环境保护》1997,(5):26-28
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目的,探讨了公众参与的方法,阐述了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新思路和新环节-公众参与,它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动全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和意义,介绍了公众参与在国际法、外国和我国环境立法实践的发展和现状。从参与形式、参与领域、参与过程、参与组织方式和参与基础5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保障、参与渠道和公众素养3个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福建省两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实践为例,阐述了公众参与的理由、内容、方法及其有效性。实践说明,动员社会各方面人员关心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共同论证并解决有关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公众参与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污染型逐渐走向生态型和社会型,并使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现实的、眼前的生活环境关心较多,而对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