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安全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为了你、我、他的安全,你又能“梦”见点什么呢?此为一例。 有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铁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如果“梦想”列车车头能喷出高压气体,把来不及躲避的行人推出铁轨外,那该有多好。 不要嘲笑这个想法有多么幼稚、多么可笑,如果你了解:20世纪初美国的老福特梦想把当时的木壳汽车变成钢壳以保护倾覆车祸人的生命,而今满大街跑的都是钢壳汽车这个故事,就应该多做几个“梦”才是。(王陆昕) (十四)酒鬼比常人清醒 此画标题起得吓人,《酒鬼比常人清醒》,莫非这位漫画的…  相似文献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弟子。曾子的这段表述翻译如下: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中的蒋氏,其祖父死于捕蛇,其父亲死于捕蛇,而他本人也几次由于被蛇咬差点死去。那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意识,不知道这种毒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因而捕这种蛇是十分危险的吗?当然不是。如果说其祖父缺少这个意识,那还勉强可以说得通,他毕竟是蒋氏中第一代的捕蛇人。  相似文献   

4.
一、血泊中的惊叹 我国是世界交通事故大国。我国的汽车总拥有量仅占世界的2%,而交通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7,尤其是1977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都在5万人以上。可怕的车祸!造成了多少人的终身遗恨,破坏了多少家庭的幸福。那么,车祸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杂乱铁流 目前我国30%的公交车是在报废状态下运行的;在一些中小城市,到处可见一些达到报废的老、旧车仍是主要运输工具,甚至还可以看到“拼装车”在从事运输。车况不良是制造车祸的帮凶。车况  相似文献   

5.
珍爱生命     
道路,曾经被浪漫诗人形容为“彩虹”、“彩练”什么的。但是,在当今的交通世界,摆在人们面前的道路却常常危机上伏、险象环生。报纸、电视上频频出现的报道车祸发生的惨状,往往令人不寒而栗,谈路色变。 有关资料显示的一串数字,更是叫人触目惊心: 中国每年有5至6万人死于车祸,去年更是达到近11万人; 全世界每年有50万人葬身于车轮之下;  相似文献   

6.
林莲华,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苦命女人,在节后上班的第一个星期,很不幸地成为我追踪采访的第一人。干吗用“不幸”这两个字呢?不是我吃饱撑着,无缘无故用了这字眼,而是林莲华真的摊上了车祸的不幸。  相似文献   

7.
车祸造成的死亡人员总数和按车辆平均死亡人数比率计算,我国已位列世界之首,全国每天死于车祸人数多达200多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死亡人数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占全社会各类事故死亡总数80%左右。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沉重压力,车祸成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和“永不休止的战争”。就浙江省而言,近两年全省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和占全省社会各类事故总数的比例见表一:  相似文献   

8.
只要是驾驶员,谁都想避免发生车祸。而现代汽车技术正在为实现这个梦想提供越来越强大的支持。不久前,我们曾在(戴妃车祸能够避免吧?)一文中谈论了汽车的被动安全系数。本文论述的主动安全系数,能在车祸发生前和发生时,对汽车自身起防拒作用。这种防拒(guard&Resist)功能,主要体现在:1.有预警。当驾驶员入座、插进启动钥匙,而汽车未发前,“仪表窝”的荧屏上就显出“三路通”(即电路、油路、刹车管路)情况;汽车行驶中,荧屏还会显示出前后车流、车臣、超车情况以及路况(即直路、弯路、交叉、回环、坡、桥、悬崖等);而…  相似文献   

9.
车(本文特指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车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是,随着车的诞生,车祸也降生了。 车与祸相提并论,并非车不吉利。车本身是安全的,人在车里,只要车不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人的安全就有保障。之所以言祸,是因为当车与车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会发生人身伤亡的结果。这在中国谓之“车祸”。  相似文献   

10.
车祸猛于虎 1993年1~10月,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8万起,死亡5.1万人,伤残12.1万人。这说明,目前我国平均每天发生车祸600余起,平均每天有160人在车轮下丧生,相当于每天有一架波音707客机失事。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6月披露的一份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车祸,另有大约1000万到1500万人伤残。也就是说,每50秒钟就有一个人从地球上消失,每两秒钟有一人在车祸中受伤。 就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来看,我国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假如按每辆汽车的死亡平均数(即约对值)计算,世界车祸冠军的桂冠则已经非中国莫属了。在美国,每万辆机动车平均每天伤亡2.8人,而在我国,如果按总数500万辆汽车计算,则万辆车日平均伤亡55人,相当于美国的  相似文献   

11.
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交通事故,不知要吞噬多少生命,毁灭多少个幸福的家庭.在西方发达国家,车祸被称为"发达疾病",意思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疾病.它和酗酒、吸毒一样,是社会一大公害.早在1945年,意外伤亡就已经成为美国居民的第五位的主要死因.那年,年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6人死于车祸.到50年代,意外伤亡上升为美国居民的第四位主要死因,到目前为止,美国死于车祸的人数已达到300万.在汽车问世100多年以来,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因车祸造成终生残疾的人数已超过5000万,现在全世界每年发生大约250万次车祸,约35万人在车祸中丧生.  相似文献   

12.
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交通事故,不知要吞噬多少生命,毁灭多少个幸福的家庭。在西方发达国家,车祸被称为“发达疾病”,意思是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疾病。它和酗酒、吸毒一样,是社会一大公害。早在1945年,意外伤亡就已经成为美国居民的第五位的主要死因。那年,年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6人死于车祸。到50年代,意外伤亡上  相似文献   

13.
面对到来的21世纪,也许有人会说,地球安全人,家园安全了,因为“世界末日”的“预言”一个个不攻自破了。但你是否知道,你的家园是不是真正安全?人类的盲目乐观将意味着什么呢?作为一名建筑科技工作者,我愿以个人阅历的天幕中收集的另类记录为大家展示一些我们的家园-建筑中的事故及隐患,旨在唤起大家的那份警觉,树立优虑意识,正视危机四伏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军事上历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在和平建设与当今的“商战”中,也都证明了这个道理:强人永远是胜者。但在道路交通中是个例外。道路交通是一种强与弱、人与钢铁、钢铁与钢铁之间如何相处的社会行为。所有的交通行为,说白了是人与人的“较量”。在这种“较量”中,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大汽车、小汽车等交通参与者都奉行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在马路上演着“抢”还是“让”的“悲喜剧”。就各种交通工具而言,既是“强者”又是“弱者”,这要看对方的“实力”。惟独人是例外,虽然人能驾驶车辆逞强,但离开车,人将无一“优势”,因为人与其他…  相似文献   

15.
葛青 《安全与健康》2006,(10):40-40
近年来车祸究竟夺去了多少明星的生命?大概没有人统计过这个数字,更没人统计过明星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否高过普通人。但车祸格外“青睐”明星却是不争的事实,或遇车祸身亡;或在车祸中受伤,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为车祸而遭受人身损害、陷于烦恼和痛苦中的人不在少数。车祸发生后,受害的当事人均有这样的心态:加重对方的赔偿责任,缩短事故的周期,按照有利于自己的赔偿标准获得较高的赔偿。仔细探究起来,其中的索赔技巧还大有学问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车祸究竟夺去了多少明星的生命?大概没有人统计过这个数字,更没人统计过明星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否高过普通人。但车祸格外“青睐”明星却是不争的事实,或遇车祸身亡;或在车祸中受伤,更是数不胜数。那么,明星们为何事故频发呢?笔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中,有不少与关键时刻车辆失控有关。也许有的驾驶员以“隔岸观火”的心态,去看待这种驾车操作中最忌讳的事件:“车辆怎么会失控呢?方向盘不明明掌握在自己手里吗?”其实,对可能面临的复杂行车条件和车辆的复杂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的许多中学,每年都会有高中生被身着制服的警察宣布当日“不幸死于交通事故”。在“车祸”中“遇难”的学生被化装成死者,然后,老师和同学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致悼词,怀念“亡故”的成员,气氛十分悲伤。这是美国中学里“每十五分钟”项目的场景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社会,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类的“公路战争”。应怎样树立安全驾驶的指导思想呢?我们认为,可归纳为三方面:自我意识“开悟”,思想方法“开窍”,安全思路“开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