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险库坝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病险库坝数量多,规模大,急需处理。风险评估为衡量大坝安全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为此,根据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病险库坝失事风险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包括风险识别、失事模式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评估有关概念及分析方法,提出了相应风险的处理措施,从而为病险库坝的除险加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55  
介绍了风险研究的基本内容,探讨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从风险的本质和自然灾害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依赖于一整套贯穿于致灾因子到灾害影响的、能前后相联的模型。本文对各个环节的模型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的模糊风险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分析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本质含义,提出自然灾害分析的瓶颈在于系统的复杂性,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用模糊系统的观点看待自然灾害风险,进行模糊风险分析。介绍了模糊风险的研究现状,给出模糊风险的一般性定义。对最简单的一类模糊风险-可能性-概率风险的定义和表达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从防洪工程风险分析、防洪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洪决策风险分析等方面,综述了防洪减灾过程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防洪工程风险分析涉及到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水库大坝安全风险分析和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等方面,而防洪投资风险分析则涉及到费用风险分析、效益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洪水风险的定义,从洪灾发生概率、洪灾后果评估、风险评价指标和防洪标准经济优化决策原则等方面阐述了中荷两国在洪水风险分析研究方面的异同,初步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以及两种方法的特点.在分别应用中国和荷兰现有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安庆市堤防圈的洪水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两国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整合的思路.算例表明,将堤防的工程风险与洪水本身出现的水文风险相结合,并考虑在不同洪水位下损失的差异的方法是与洪灾发生机理相符,综合考虑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切合我国洪灾特点的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崇福 《灾害学》2015,(4):1-11
以浙江历史台风经济损失为背景,虚拟了一个以月份变化和登陆情况不同的台风动态风险案例,用源于概率风险模型的动态风险分析模型,并采用正态扩散方法处理虚拟案例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是估计不同月份条件下台风强度的概率分布,估计风险承受体在不同强度台风和不同登陆情况下的损失,并由条件概率分布和损失矩阵耦合成期望值意义上的动态风险。非动态风险分析只能给出年内单一风险值,而动态风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该文还讨论概率风险的系统误差问题,讨论了智联网用于动态风险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PSO-AHP的大坝致灾因子权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层次分析法(SELPSO-AHP)的致灾因子权重计算模型,该模型依据大坝现场检测、原型监测和安全定期检查等成果,由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坝风险分析的层次结构体系。为保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引入改进粒子群算法和罚函数法用于层次分析法的权值计算,取得了比遗传算法更精确、更稳定的结果。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某混凝土重力坝的运行风险分析,得到了影响该坝运行风险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大坝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风险的三维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用于石化企业的风险定量评价,但是这些方法多数系基于二维风险分析,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日趋增长的三维空间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价的要求,因此,提出了三维风险场的评价理论,从三维风险等值面来考察风险的分布和风险变化率。该方法采用场论的基本知识,将风险场看作数量场,对不同事故的个体风险及其风险梯度进行叠加,得到个体风险及其变化率,并对个体风险在二维和三维坐标系中不同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比较,并对该方法涉及到的经验参数和事故发生概率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滑坡风险管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管理的框架入手,按照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的逻辑流程,总结了有关滑坡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方法体系。风险分析包括确定分析范围、危险性分析、危害后果分析和风险的计算。风险评价包括财产损失风险评价、个体生命风险评价和群体生命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有三种情况:不可接受、普遍可接受、可容忍。滑坡风险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比例尺,采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获取相应的评价参数,定量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风险减缓通常有三种途径:1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减轻风险发生的后果;3转移风险。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同样也是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大、管理环节多、参建部门多、工程管控难点多、存在较多风险的问题,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容忍度,对电网工程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为电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提供有有效途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管理方法在电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正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渭河宝鸡市区段拦河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决策,都应用了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包括闸址及蓄水区地质条件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泄洪能力及运行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拦河闸工程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管理以及拦河闸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的按时完工、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作的贯彻和实施。实践证明,在水利工程决策过程中引进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面向社区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型的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灾害和事故隐患严重,而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薄弱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面向社区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COPRMS)”模型。阐述了COPRMS风险管理模型的理论基础,以及在我国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sk perception and structural measures in an Australian context in three respects: (i) opinions about authorities’ ability to mitigate flood risks; (ii) the role of flood experience in shaping views on risk; and (iii) perspectives on the ways in which structural measures shape decision‐making pertaining to protective action.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analysis is that the study participants do not suffer from the ‘levee paradox'. Most take precautionary steps to guard against residual flood risk. Such actions, however, do not mean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trust in structural measures to reduce significant flood risk. The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agreed about the necessit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to mitigate inherent flood risk. This support, though, does not extend to their management. Losses during major flooding in southeast Queensland, Australia, in 2010–11 were attributed primarily by residents to operational decisions concerning dam water releases.  相似文献   

14.
首次提出了综合风险管理的梯形架构,它从下往上分别由风险意识块、量化分析块和优化决策块构成.风险意识块涉及文化观念、社会结构和立法等,是综合风险管理的社会基础;量化分析块涉及风险分析的所有科学和技术之研究内容,是综合风险管理的科学支撑;优化决策块涉及风险管理的决策体系和目标,是综合风险管理的终端动作部分.梯形架构是一个社会架构,属社会组织学范畴,支撑其运行的是一系列有机组成的物理结构,量化分析块内的工作质量由相关数学模型的品质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第6届国际IIASA-DPRI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的主要内容,并就中国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风险与商业和产经界面临的挑战。论坛除主题报告外,共设置了16个分会场,就综合灾害风险信息共享平台(DRH)的建设、产经界如何迎对灾害风险、地震与洪水灾害风险的综合管理、灾害风险教育与减灾意识的养成、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论探讨,以及土耳其国家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等进行了深人的研讨。针对上述进展,从我国减灾工作现状,提出从三个方面加强我国综合减灾与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即:各级政府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从综合的角度完善减灾战略、规划和能力建设;全面改进产经界迎对灾害风险的能力,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防御灾害风险的能力,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灾害自保或参保机制的完善;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依据作者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就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即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相似文献   

17.
It is now widely recognised that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ulti-disciplinary stakeholders is central to effective flood risk managemen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accurate digital terrain models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sources and improved graphical computer interfaces have made the outputs from computer models of flood inundation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stakeholder community. As a consequence, predictions from such models are now being used routinely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ine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n flood risk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modelling methods most appropriate for flood risk communication. These are one-dimensional model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simulating flood risk at a catchment or sub-catchment scale and appropriate for communicating the impact of strategic flood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two-dimensional models which can be applied across a range of scales but, are now being regularly applied at the relatively small scale, less than 10 km2, where they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form and communicate disaster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role of such models in communicating between modellers and non-modellers by providing a means for immediate visualisation of “the future” is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by application to two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大型公共场所由于人群高度密集和财富高度集中的特点,其防灾减灾问题一直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其风险性研究直接影响到城市防灾减灾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策略的制定实施.全面调研了国内外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1):42-52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the hypothesis presented in Ocho Rios in 1984 is still valid and relevant.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revisits the central tenets of the 1984 paper.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gives a broad overview of how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have been taken up and evolved over the last quarter-century.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examines,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to what extent the approaches advocated in Ocho Rios are still valid. Finall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and local-level approache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The paper is written as a personal reflection, without any pretence to academic rigour and also without systematically surveying the thousands of ongoing community-based or local-level initiatives in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referred to in this paper as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local-leve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