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二硫化碳(CS_2)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粘胶纤维和赛璐玢(玻璃纸)的生产,其次用作制造四氯化碳的原料。另外,橡胶及一些化工生产中也用二硫化碳做溶剂。 二硫化碳易挥发易燃烧,主要经过呼吸道吸入人体。进入机体以后广泛地分布于各类脏器,而以肝脏、肾脏组织内含量最高。慢性二硫化碳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以及心悸、手足出汗、血压不稳定等。还可出现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重症中毒时,可出现精神障碍和中毒性脑病,患者可出规癫痫样发作及震颤麻痹等。 二硫化碳对女工健康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5月16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二硫化碳生产装置泄漏,操作人员在未检测有毒气体、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池内进行堵漏作业,引发人员中毒,造成8人死亡、6人受伤。这起化学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血淋淋的化工生产事故,既给化工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也给普通老百姓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化学物质的防治措施敲响了警钟。那  相似文献   

3.
二硫化碳为无色或黄色易挥发性的有毒液体,可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四氯化碳、促进剂等产品,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它的沸点较低(46.3℃),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低限1.25%,高限44%)。二硫化碳气体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会使人头疼、眩晕、全身无力、视觉和感觉障碍、消化紊乱,严重者会造成神经系统紊乱。 我厂生产TMTD(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促进剂。生产过程是由二甲胺、二硫化碳、氨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缩合,其缩合产物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再以氧化剂进行氧化而得。 它的反应方程式是: 但由于缩合产物中尚夹杂着未反应的二硫化碳,…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们对从反应炉反应所得的二硫化碳气体和颗粒混合物,采用湿法沉硫器脱除残硫,后来又增加瓷环除硫。这两种方法,由于操作时要捣动液封水面和打开导管三通更换瓷环,致使二硫化碳毒气外逸,影响工人健康,有时还导致失火、爆炸、中毒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我厂经过实践,研究出一种液硫脱硫法,自己制造了一种全封闭二硫化碳脱硫器(见附图)。它能够将炉气中含有的残硫杂质分离出来,得到含硫低的二硫化碳气体。 这种全封闭脱硫器是利用炉气穿过脱硫器和液硫,使硫气降温液化。炉气带来的硫气经过连接管时已降温,部…  相似文献   

5.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 《劳动保护》2007,(7):90-92
化工企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生产连续性强。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必须立即进行设备的补焊堵漏,否则可能导致有毒物质扩散、爆炸、环境污染、人员伤亡或中毒等影响面很大的公众伤害事故。连续生产设备的补焊堵漏需  相似文献   

6.
谭肸 《劳动保护》2006,(12):87-87
经历过中毒事故的人,常常会心有余悸,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的“余悸”却演变成心身症或心身性反应。2004年10月,某市一家玻璃厂发生了二硫化碳泄漏事故,年轻女工小陈急性中毒,当时她四肢抽搐、剧烈呕吐、不省人事。急送医院抢救,2个月后小陈痊愈出院了。但回厂上班后,她一进车间闻到二硫化碳气味就呕吐,持续几个月无法工作,只好调离玻璃生产车间。像小陈这样,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遭受重大中毒事故后,事故的阴影积聚心头,久久不散,严重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临床医学称为“心身症或心身性反应。”俗话说,一朝被蛇…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石油化学工业正在飞速发展。为加强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广大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石油化学工业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写了《常见化学毒物中毒的防治丛书》,介绍丙烯腈、二硫化碳、有机磷、三硝基甲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氟、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羰基金属、汞等常见化学毒物中毒的防治知识,即将陆续出版。目前,己由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了《丙烯腈中毒的防治》和《羰基金属中毒的防治》。书中主要介绍丙烯腈和羰基金属的毒性、中毒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中毒…  相似文献   

8.
吴翠香 《安防科技》2004,(12):38-38
1.引言 爆破作业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炸药也是采煤所必需的物品之一。但是炸药爆炸释放爆炸能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操作者中毒,危害操作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以来,如何避免中毒事故一直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因为这些有毒气体的产生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是炸药的质量、爆破条件、操作方法综合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二硫化碳,英文名称:Carbon disulfide,CAS:75-15-0,分子式:CS2,分子量:76.1,一种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二硫化碳主要作为制造黏胶纤维、玻璃纸的原材料,也是生产人造丝、赛璐玢、四氯化碳、农药杀菌剂、橡胶助剂的原料或中间体;在生产油脂、蜡、树脂、橡胶和硫  相似文献   

10.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1.
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属剧毒物品。二硫化碳蒸汽和二硫化碳伴生物的爆炸极限很宽,在生产、使用和贮存中,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物理、化学性质 二硫化碳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分子式;CS2 分子量:76 液体比重;1.263(760毫米汞柱,20℃) 蒸汽密度:2.62(760毫米汞往,20℃) 挥发度:1.8(以乙醚为1) 沸点:46℃(760毫米汞柱) 闪点:-30℃(760毫米汞柱) 自然点:112℃(760毫米汞柱) 熔解度:0.2% 爆炸极限:1.25—50%(20℃,760毫米汞柱,体 积比) 二硫化碳的闪点,文献记载不一,本文依据二硫化碳爆炸下限为1.25%时,按蒸汽分压计算出…  相似文献   

12.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的健康构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13.
刘北辰 《劳动保护》2010,(2):100-101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一线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的健康形成了威胁。正确认识毒物、了解中毒表现、预防职业中毒、明确职业中毒现场急救的方法,对于防治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化学物质的直接毒性引起的肾脏功能和结构损伤,称为"中毒性肾病"。如病原性化合物来自工作过程或生产操作,或属于生产性化学原料、试剂、产品、副产品、中间物质、半成品、生产废料等,则称为"职业性中毒性肾病",但泌尿系统中其他中毒性损伤,如肾乳头坏死、化学性膀胱炎、化学性肾肿瘤等则不包括在内。需要注意的是,临床统计显示,至少有10%的尿毒症系由化学物质引起,20%肾小球疾病可能与汽  相似文献   

15.
氯化亚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于生产医药、农药、染料工业及有机合成工业。近年来,一些地方与企业在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与保管氯化亚砜过程中,往往因泄漏而引发群体职业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组织成分发生生化或生物物理学的变化,引起机体暂时或持久地生理功能紊乱和器质性损害,这样的化学物质叫毒物。从业人员在生产劳动中发生的化学物质中毒,称职业中毒。一般情况下,毒物是固体(态)、液体或气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或生产废物还会以粉尘、灰尘、烟雾、蒸气等形式,污染环境,引起中毒。毒物一般经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吸收。职业中毒毒物多从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生活中毒毒物以胃肠吸收多见。毒物吸收后首先进入血液(此时血液内浓度最高),然后被运送到全身,随毒物不断进入各器官、组织,血液内毒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组织内毒物的浓度逐渐增大。经过一定时间,毒物在血液、组织、淋巴液内的浓度达刳动态平衡状态。然后毒物又不  相似文献   

17.
其乐木格  李文洁 《安全》2005,26(5):4-7,15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正>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人体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职业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该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了依据。主要症状表现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工业毒物包括以下几类:金属和类金属,如铅、铊、有机汞、砷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或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甲醇、正己烷、甲基正丁基酮、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乙醇、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等;高分子聚合物、氯丙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乙  相似文献   

19.
一、事故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 2008年10月7日下午,苏中地区某危化品生产企业三氨基羟基嘧啶工段发生一起中毒事故。操作工寇某在交接班前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因中毒昏倒在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6人中毒后送医院治疗,从中毒人员的症状推断属于一氧化氦中毒。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6,(3):62-62
本刊讯1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作《坚持安全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报告时指出,2006年,总局将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国第5个“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治理整顿、创新发展之年,更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广泛深入人心,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关注、广泛参与和积极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