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环境检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探讨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精确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检测精确度的对策。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的COD测定方法,以期提高检测精确度。新型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光谱法和生物传感器等,这些方法在COD测定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验证其适用性和稳定性。影响水中COD测定方法的因素涉及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选择和操作技术等方面。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提高COD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并为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按照现行检测技术规范中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有时又不一定适用于企业的脱硫工艺,为此结合企业对监控时间、效率和烟气脱硫石膏品质的不同要求,对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制定了脱硫过程各浆液质量监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化学需氧量作为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其测定结果的精确度,需要从现有测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确定各类影响因素,并做好测定方法分析,掌握好每个测定细节,提高测定过程的规范性。对于不同的测定方法需要关注的要点不同,因此需要总结以往经验,对化学需氧量测定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对此方面内容进行了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体油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和水中油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水中油含量测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简述了水体中油污染状况,特别对水中微量油的常用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展望了测定方法的改善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恶臭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作为一种扰民污染,其测定方法与常规的大气污染物相比,有其独特性。除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仪器进行恶臭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外,还需以人的鼻子为检测器对恶臭样品进行嗅觉测定,以评价恶臭对人的感官影响。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恶臭的测定方法和仪器,客观地评价各种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文献所载的某种CODcr快速测定方法的改进实验,初步提出了并说明了快速测定法在测定污水CODcr中实际的可行性,为在一定范围内使用CODcr快速测定方法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分别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CFA法和ICP法对水体中总磷进行测定,并对三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分析过程及对水样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测定方法均满足水质监测的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选择测定方法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样品中硫化物的分析测试步骤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处理,提高了硫化物测定的回收率和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硫化物的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方法──自动仪器监测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为正确使用该方法和仪器,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As~(3+)的测定方法,通常有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法等。本文依据As~(3+)和Cu~(2+)对鲁米诺-MnO_4~-化学发光反应的协同抑制作用,建立了As~(3+)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7~3.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68mg/l。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法具有选择性好、简便、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适用于我国燃煤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的分级采样标准测试方法,采用民用小煤炉排放装置结合烟气采集系统,对比研究了直接采样法(双级虚拟撞击PM10/PM2.5采样器、旋风采样器、总烟尘采样器)和稀释采样法(低压荷电撞击器ELPI配备稀释系统)对烟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测试结果的稳定性、相关性、仪器可操作性等特点,并分析了煤质对颗粒物分级测试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从决定系数和残差平方和角度分析,稀释采样法测试结果自身拟合性相对直接采样法差,实测数据点相对分散,95%置信带较宽. 直接采样法中,基于本文确定的清洗和收集方式,旋风采样器测试得到的PM10和PM2.5浓度拟合度高达0.999;双级虚拟撞击PM10/PM2.5采样器测试结果稳定性也较高,其测试得到的PM10和PM2.5浓度拟合度也为0.999. ②不同颗粒物采样器对烟气中PM2.5、PM10、TSP的浓度测试结果均表明,稀释采样法与直接采样法测试结果相关性较低;而各直接采样法之间呈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在0.993~0.999之间. ③稀释采样法分级测试结果显示,当颗粒物排放浓度较低时,各级滤膜称量误差叠加可导致PM10、PM2.5浓度测试结果误差较大. 因此,针对常温且颗粒物浓度较低的烟气,建议采用直接采样法;针对高温烟气,稀释采样法可捕集稀释降温过程中形成的可凝结颗粒物. ④各采样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燃用无烟煤(如蜂窝煤),燃用烟煤产生的烟气中颗粒物浓度相对较高,且PM2.5占比较高. 研究显示:稀释采样法能模拟燃煤污染源高温烟气排入大气环境中可凝结颗粒物的形成过程,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排放情况;对于常温颗粒物浓度较低的烟气,更适宜采用直接采样法.   相似文献   

12.
燃煤电厂低浓度烟尘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宇平  刘含笑  朱少平 《环境工程》2015,33(10):139-142
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严峻,相关国家政策、标准趋严,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势在必行。但我国尚未制订燃煤电厂低浓度烟尘测定的标准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外低浓度烟尘标准测试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对低浓度烟尘测试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低浓度烟尘测试技术和方法,为我国相应标准测试方法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凌海波  李政  王坎 《环境工程》2013,31(2):72-75
介绍了传统钠法焙烧石煤提钒生产工艺的原理及烟气污染物产生和治理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焙烧工艺及烟气污染防治技术,阐述了工艺原理,并与传统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中试试验报告及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针对烟气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旨在为石煤提钒企业在烟气污染物治理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过程,进行了吸附-生物膜新型理论的相关动力学模型研究.经采用实验室数据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表明,该模型对描述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应用该模型对人口气体甲苯浓度、气体流量及生物膜填料层高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0~0.97.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活性石灰竖炉烟气的特点,对传动式电除尘器处理活性石灰竖炉烟气进行风量为1000m3/h的中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传动式电除尘器在处理粘性和高比电阻粉尘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它能够针对烟气的特殊性,有效地解决常规处理方法所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刘玄  陈涛  杨旭  王滨  杨德敏 《环境工程》2012,(Z2):385-387,395
N和R都是工业上常用的阻垢剂。N是一种磷酸钠盐,具有抑制晶核生长的效果,R是一种磷酸酯盐,具有分散效果。通过使用油田上典型的易结垢盐水配方,采用静态瓶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N和R以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阻垢效果,考察了硫酸钡垢的成垢机理和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在70℃,250PSI条件下,混合物N∶R为3∶1时的阻垢剂效果最好,具备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频辉光放电和脉冲放电两种等离子技术从模拟烟气中脱除SO2。试验表明,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烟气脱硫,具有流程短、装置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高频辉光等离子能耗较脉冲等离子高,且对高浓度SO2烟气处理效果不明显,故脉冲法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东北地区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烟尘(气)的排放仍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主要空中对象.我们在采样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法和个人的工作经验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落实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工作,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方法通过对西南管道公司所辖某天然气管道进行外腐蚀直接检测,包括管线敷设环境调查、防腐层状况不开挖检测、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检测以及开挖直接检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于使用评价,包括应力分析计算、剩余强度评估、管道剩余寿命预测等。结果管道允许使用,再评价间隔5年。结论直接检测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管道外腐蚀情况和防腐保护系统进行管道全面检验,并出具合于使用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完整性评价方法,符合法定检验的要求,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可靠依据,可据此制定管道的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在宽间距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动的大流量高温烟气中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特性,基于CFB锅炉中试试验平台设计并搭建了高温静电除尘中试装置.试验了板间距300mm、最高温度达到1020K的实际烟气中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特性,获得了放电电压、温度和烟气流速等关键因素对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静电除尘器中烟气流速为0.3m/s,温度为1020K下达到了82.2%的除尘效率,证实了针对实际高温烟气,静电除尘器有较好的颗粒捕集效果.通过对比563K到1020K下的热态试验以及常温下的冷态试验,发现颗粒捕集效率随温度的上升迅速降低,这与高温下流速的上升、放电电压的降低以及气体黏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