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一起球罐支柱开裂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并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2.
在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进行强度校核计算时,基准压力的选取或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强度计算的准确性。利用迭代法进行计算得出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最精确。在工业锅炉定期检验中强度校核计算时,若采用计算压力或额定工作压力作为基准压力计算时,得出的最高运行工作压力会低于实际工作压力,应利用迭代法进一步强度校核计算,才能判断锅炉是否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在电站锅炉定期检验中强度校核计算时,采用迭代法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对在用压力容器的检验实践过程中.经常邋到压力容器发生了各种腐蚀的现象。当存在较大面积的腐蚀时.根据《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必须对在用压力容器进行强度校核.井将强度校核的壁厚规定为剩余壁厚按宴测的最小值减去到下一个使用周期的两倍预计腐蚀量。如何正确确定在用压力容器到下一个使用周期的预计腐蚀量也就成为在用压力容器检验人员确定强度校核壁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校核计算至今尚无统一技术标准,在已开展的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中,进行安全校核计算困难较大,尤其是算式中参数选择、原设计标准中公式的运用,在一个地区、在全国差异都较大,甚至同一台容器不同的检验员检验和计算,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能造成有的压力容器提前报废,有的带隐患运行。本文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对在用压力容器有效检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某输送管道的一根基桩严重倾斜,导致基桩上排列的5根化工管道局部变形,带来了安全隐患.对化工管道变形的后果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回收各管道内的输送介质.通过对液化石油气管道进行力学分析,计算最危险点的最大应力,并与管材的强度进行校核,为用水置换液化石油气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水置换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对...  相似文献   

6.
在数值模拟计算含缺陷球罐应力场的基础上,对含缺陷球罐在工作压力和超压两种工况下进行了断裂安全评定和强度校核。评估结果表明,含缺陷球罐在正常使用及超压工况下是安全的,同时对其继续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起球罐支柱开裂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并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8.
夹套容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化工设备。根据传热面积等分原则和结构特点,对夹套进行了分段。通过强度计算和稳定性校核确定了各个压力腔的壳体壁厚。根据搅拌物料物性参数,给出了反应器的搅拌方案。对耳式支座处的夹套筒体局部应力进行了校核计算。给出了反应器的压力试验和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了反应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在电动单梁起重机截面尺寸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检验过程中经常发现同样型号规格的电动单梁起重机,不同制造厂的截面尺寸各不相同,这就给检验带来了难题。如何在检验现场就能够通过量取截面尺寸,计算其强度和刚度是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通过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一个电动单梁起重机强度校核软件,能够让检验员在检验现场通过笔记本电脑运行,来判定该起重机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梯导轨支架是固定导轨的主要部件,导轨支架的强度对轿厢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不同载重量的电梯,需要通过严格的计算来校核导轨支架的材料及强度是否能够符合要求。通过对导轨支架的应力和扭矩的计算,为导轨支架的选型,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破煤理论建立了采煤机的力学模型,采用ADAMS建立采煤机刚柔耦合模型,并解决了边界条件添加、接触法向力提取等技术问题,分析了行星轴、架的可靠性;基于行星减速机构强度校核基本原理,开发了行星齿轮强度校核软件,以虚拟仿真中的动态接触法向力为输入,对某公司两种行星减速机构设计方案中各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进行研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分析中齿轮受力无法确定以及采用有限元软件无法求解齿根弯曲应力、求解接触应力时间过长的不足。结果表明:二级行星减速机构采用4行星轮结构要优于采用3行星轮方案,传动更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破煤理论建立了采煤机的力学模型,采用ADAMS建立采煤机刚柔耦合模型,并解决了边界条件添加、接触法向力提取等技术问题,分析了行星轴、架的可靠性;基于行星减速机构强度校核基本原理,开发了行星齿轮强度校核软件,以虚拟仿真中的动态接触法向力为输入,对某公司两种行星减速机构设计方案中各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进行研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分析中齿轮受力无法确定以及采用有限元软件无法求解齿根弯曲应力、求解接触应力时间过长的不足。结果表明:二级行星减速机构采用4行星轮结构要优于采用3行星轮方案,传动更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台风下乙烯精馏塔的风载荷分布及风振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台风下塔设备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对乙烯精馏塔的抗风能力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乙烯精馏塔的迎风面为风压力,背风面和迎风子午线两侧为风吸力,风压力和风吸力沿着塔高不断增大。在风载荷作用下,乙烯精馏塔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迎风向塔体与裙座的连接处,最大变形出现在塔顶。随着风速增大,最大应力和变形呈三次多项式的变化关系,但频率基本保持不变,呈现一阶频率振动。通过强度、挠度和疲劳分析,可对不同台风强度下的乙烯精馏塔可靠性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腐蚀性气田的集输系统管线应力分析标准中,未给出双金属复合管线的强度校核方法,依据当量折算理论,将双金属复合管的几何与材料特性转化为等效单层管,通过有限元法验证双层管与等效管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当量折算理论,可以快速将双金属管外径、壁厚、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密度等参数等效转化为单层管道相关参数。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与准确性;双金属复合管系统当量折算模型具备计算方便和精度高等优点,该模型可用于双金属复合管线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研究结果可为双金属复合管线的强度校核提供1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聚乙烯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管道曝露接受日照辐射引起老化等损伤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TSG D7004—2010^([1])的相关检验内容,提出聚乙烯燃气管道进行全面检验时应增加强度校核和耐候性试验两个检验项目。进一步优化了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检验方法,并为开展全面检验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压力容器壳体开孔区应力性质和加载方式的不同对壳体强度破坏的形式不同,因此对强度校核需对应采用不同的开孔补强方法。本文基于工程实际,从理论原理和设计准则方面分别探讨了各种开孔补强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及局限性,以期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等面积法和压力面积法均只考虑薄膜应力的一次静力强度问题,对小开孔补强计算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大开孔补强计算则均不适用或不可靠;有限元法在大开孔补强中对薄膜应力和薄膜+弯曲应力的评定均比分析法严格;ASME弯矩法对小开孔补强计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大开孔补强计算因未考虑绕接管母线方向弯矩的作用而不可靠;有限元法则因无法区分一次和二次弯曲应力,导致对一次应力评定较为保守,而对二次应力评定则偏冒进。  相似文献   

17.
某厂气液分离器投入使用9年后,在定期检验时发现局部减薄严重。根据现场发现的局部减薄情况结合气液分离器的运行工况分析了减薄原因,并利用ANSYS对其进行剩余壁厚进行强度校核,最终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针对起重机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的包括材料浪费等诸多问题,以160t-16m的桥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以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为研究工具,参照相关图纸和结构数据,对桥式起重机主梁金属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许用应力法对其进行校核,判断其是否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一台WNS型锅炉缺水导致材质劣化、变形事故,进行了金相、硬度检测和强度校核计算,分析了锅炉材质劣化情况,最后讨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给予了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硫化罐齿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等使用缺陷甚至导致失效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台硫化罐的齿块啮合强度进行了校核和 应力分析,基于各个危险截面的应力水平计算结果对该设备快开门结构强度进行了评价。并结合该设备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形式,对 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啮合强度计算的条件下,该设备的齿块在非危险截面的齿块根部出现了疲劳裂纹,该缺陷的产生和 扩展与制造环节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有关。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在役硫化罐定期检验的关键位置和检验周期,为该类容器的制造和定期检验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