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多炉一塔脱硫工艺的烟气系统通常设置GGH和增压风机,但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较多运行问题,如失速、喘振、高能耗等。以某自备电厂3台22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为例,针对多炉一塔湿法脱硫工艺是否设置GGH和增压风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烟气系统的控制监测方案进行了优化,最终采取了取消GGH、改造引风机、优化烟气系统控制监测的设计方案。可为小型燃煤电厂多炉一塔脱硫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方电子高压变频器在青岛东亿热电厂送风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电动机用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60%~70%,风机、水泵设备年耗电量约占全国电力消耗的1/3,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风机、水泵等设备传统的调节方法是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给风量和给水量,其输出功率大量地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SNCR-布袋除尘-引风机-湿式钙法脱硫塔-烟囱的工艺对谢一矿3×25 t/h链条锅炉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烟气经净化后的脱硫、除尘、脱硝最低效率分别为90%、99%、25%,满足修订后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工艺每年可脱除二氧化硫1 452吨、烟尘2 661吨、氮氧化物54吨,免交排污费233.94万元,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邱呈生 《环境工程》1989,7(2):17-18
闪速炉、转炉混合烟气先在净化工序除砷、氟、酸雾及尘粒,再送干燥塔用93%浓硫酸干燥至规定的含水指标。经SO_2风机送转化工序,烟气通过转化器的1、2、3层触媒,使大部分SO_2转化成SO_3,进入一吸塔得到成品酸。从一吸塔排出的烟气进入第四层触媒,将剩余的SO_2全部转化成SO_3,再送入二吸塔吸收成酸,这就是所谓的两转两吸制酸工艺。由于采用了闪速炼铜新技术,从而使冶金窑炉的含硫烟气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资源回收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循环发展.通过建立烟气脱硫装置,参照脱硫工艺运行参数,采用氨水作为吸收剂,在降膜式湿壁塔中对氨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烟气流速、烟气进口SO2浓度、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运行参数对脱硫...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危废处置公司熔炼炉熔炼炉烟气污染物成分特征,采用"布袋除尘+臭氧脱硝+洗涤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工艺进行改造。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脱硫效率≥98.9%,进烟囱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由改造前的5 466 mg/Nm~3降至60 mg/Nm~3以下;脱硝效率≥72.72%,进烟囱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由改造前的550 mg/Nm~3降至150 mg/Nm~3以下;颗粒物入口浓度15 g/m~3,布袋除尘器出口颗粒物20 mg/m~3,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量达17 376.8 t;烟气中的二噁英浓度1 ngTEQ/m~3,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降至0.5 ngTEQ/m~3以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双塔双循环技术内部浆液循环和塔间水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洁的双塔间浆液循环方式,并应用于山西某2×35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结果表明,一级塔设计脱硫效率87%,二级塔设计脱硫效率97%,简化设计的同时提高了备件替换性;通过设计液位差和强制循环泵建立双塔间浆液循环;一级塔浆液通过浆液循环系统分流至二级塔,二级塔过剩的浆液溢流回一级塔,形成双塔间水平衡体系。187 MW和290 MW两种工况下,启动浆液循环系统后4层喷淋即可达到99.81%的脱硫效率;相对于双塔系统中两塔独立运行,新型双塔循环系统启动6台循环泵即可保证脱硫效率,并减少系统阻力约500 Pa,降低风机电耗400 kW。  相似文献   

8.
枣庄矿务局蒋庄煤矿锅炉房安装有3台10t/h锅炉,与之套配的有3台G4—73型鼓风机和3台1/4—73—11型引风机。运行期间,风机噪声高达90~99.7dB(A),机房外(离机房1m)环境噪声也高达75dB(A),超过有关规定,为此进行了治理。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二英的生成与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一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调查了2种工况条件下二(噁)英(PCDD/F)在烟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并且计算了PCDD/F的质量平衡.在锅炉出口,工况1(RUNl)和工况2(RUN2)条件下烟气中PCDD/F的含量分别为2.602 ng·m-3和1.236ng·m-3.在酸气中和塔(SDS)和旋风除尘器(CP),PCDD/F有一明显的低温生成机制(260~180℃).与锅炉出口烟气相比,RUN1和RUN2条件下的CP出口烟气PCDD/F总量分别增加了82.2%和17.6%,并且增加的PCDDIF主要分布于PCDF.在布袋除尘器(BF)部分,约90%的PCDD/F被捕获进入BF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各部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大致相同.高的烟气O2含量导致了较多的PCDD/F生成,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并不随O2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以四氯~八氯取代PCDD/F总量计算,RUN1条件下生成的PCDD/F分别有10.4%、3.2%、9.3%、64.1%和13.0%分配进入底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相应的值对于RUN2分别为8.6%、8.0%、9.4%、66.7%和7.3%.  相似文献   

10.
传统烟气净化系统一般要求几步独立工序去除粉尘、气溶胶和污染物,如氯化氢和SO2。而目前,由Rauschert公司和慕尼黑理工大学开发的湿式洗涤器可在单塔内完成所有工序。该塔与传统设备相比,预计可节省投资和操作费用分别达20%以上和10%~25%。即在塔底部,热烟气先在文丘里洗涤器内急冷,脱除粉尘和气溶胶颗粒,然后流入塔上部,用酸碱溶液两段脱除气态污染物。二英和呋喃化合物被填充在塔内的热塑性环吸收。对有害废物焚烧炉测试时,系统可脱除粉尘达96%~98%(低于1mg/m3)、HCl和SO299%(低于德国1mg/m3的标准)和二英达60%。一步净化烟气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火电厂需进行多项环保改造,烟气系统阻力增加,锅炉引风机需要改造。通过对多种引风机改造策略进行研究,得出"引增合一"改造策略具有较多优势,而引风机型式的选择需根据电厂的场地、改造工期、投资及运行经济性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挥发回转窑处置钢丝绳行业污泥的工业化试验,测定了烟气排放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了污泥添加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的影响程度及各项污染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添加量18%~22%,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无影响,烟尘、SO2、氮氧化物、Zn、Pb、HCl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控制标准;烟尘排放浓度与Pb、Zn排放浓度呈显著正相关;SO2排放浓度与烟气含氧量、空气过剩系数、排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控制烟气中烟尘浓度可减少Zn、Pb的排放,在满足SO2排放浓度达标的同时,还应加强工艺供氧量的管理,控制的产生,减少烟气对生产设备的腐蚀。  相似文献   

13.
丙纶强力丝在加工过程中,聚丙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产生有害烟气,造成操作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采用提高抽风机位置,加大排风量,改进风机换气次数等措施,除烟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丁志江  刘赫  肖立春  肖林 《环境工程》2013,31(3):81-84,105
提出了一种降低机械水含量的新型脱水装置,针对曲板脱水装置内两相流动复杂的问题,在改变结构和运行参数的情况下对曲板脱水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脱水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曲板脱水装置的最佳气流速度为1.75~2.25 m/s,曲板间距为5~7.5 mm,斜板长度为200~250 mm,液气比为0.2~0.25 L/m3,水雾粒径为100~500μm时,可以获得最高脱水效率和最小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15.
青海瓦里关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4月2日~5月23日,对瓦里关大气中的气相和颗粒相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总PAHs浓度为7.43~29.96ng/m3,气相PAHs的浓度为7.01~26.10ng/m3,颗粒相PAHs的浓度为0.28~7.84ng/m3,气相中PAHs占总浓度的66.5%~98.8%.气粒分配系数(Kp)与过冷饱和蒸汽压(PL0)呈良好相关性(R2=0.67~0.92),斜率(mr)均>-1.瓦里关大气中PAHs的浓度受温度、风速、大气逆温层、大气长距离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加热移除废弃聚氨酯硬泡中CFC-1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聚氨酯硬泡在不同温度加热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生成的气体成分及硬泡结构变化,并对加热聚氨酯硬泡时所释放的发泡剂CFC-11(CCl3F)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80~160℃加热聚氨酯硬泡时,CFC-11的释放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将破碎后的硬泡颗粒在160℃下加热,既保证硬泡颗粒不发生热解反应,又使包裹和吸附于硬泡中的CFC-11移除速率最快.在160℃下加热过4mm筛硬泡颗粒1,2,4h后,可分别移除的CFC-11占硬泡颗粒中总量的84.5%、95.5%和96.6%,残余CFC-11则需足够长时间才可移除,而加热释放气体中CFC-11占82%~85%.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工艺基本情况、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及技术特点。对2017—2018年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倒置A2/O工艺可有效去除COD及BOD5,脱氮除磷功能显著。并提出了碳源投加点位、污泥外回流比及曝气池末端DO的优化控制方案。夏、秋季节,控制污泥外回流比为60%~75%、硝化液回流比为100%~150%、曝气池末端ρ(DO)为1.5~3.0 mg/L;冬、春季节控制污泥外回流比为120%~15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250%、曝气池末端ρ(DO)为3.0~5.0 mg/L,可获得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污水出水ρ(COD)均值为26.1 mg/L,去除率为90.4%;出水ρ(TN)均值为7.69 mg/L,去除率为78.1%;出水ρ(NH4+-N)均值为0.445 mg/L,去除率为98.3%。通过改变除磷药剂投加点位及建设药剂自动化投加系统的方式优化除磷,实际投加量为2.5 t/d,节省了药剂费用,出水ρ(TP)均值为0.194 mg/L,去除率为96.7%。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霾天气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天气学原理,分析研究2012~2014年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地面天气形势、气象要素以及PM2.5与PM10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2~2014年南京市霾天气以轻度和轻微霾为主,且冬季最多,夏季最少;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有利于霾的发生,尤其是70%≤RH<80%时;有87.6%的霾发生在风速≤4m/s的情况下,并且主要来自东北偏东到东南风向区域.最利于南京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均压场、高压控制和高压后部,而低压槽、副高控制和台风影响时霾发生较少.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与霾强度呈正比.通过对南京市气象条件与霾的关系,及后向轨迹HYSPLIT4模式的聚类分析显示,结合南京市霾天气时的风向统计,影响南京霾发生的污染源主要有本地源、南京市东南地区的近距离污染源和华北地区的远距离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布袋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AHs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分配机理.结果表明,除尘过程气相和颗粒相PAHs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5.59%与70.67%~89.06%.气相中主要为低分子量PAHs,颗粒相中主要为高分子量PAHs.随着粒径的增加,低分子量PAHs比例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对稻田不同土层关键反硝化功能种群丰度的影响及核心驱动因子,以湖南宁乡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田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全量化肥(NPK)和秸秆还田(ST)3个处理,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系统分析了稻田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40cm)关键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nirK和nirS)的丰度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施肥处理(CK),施肥处理(NPK和ST)在0~40cm土层土壤SOC、TN、NO3--N、NH4+-N和Olsen-P分别显著增加了2.2%~83.6%,3.5%~58.3%,70.8%~222.1%,0.9%~83.7%和16.5%~94.5%,pH值下降了0.31~0.67个单位;长期施用化肥和秸秆使narG、nirK和nirS基因丰度分别增加0.75~7.18倍,1.57~3.02倍和0.53~3.81倍,其中秸秆还田对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比单施化肥更显著;稻田narG、nirK和nirS反硝化型细菌的丰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如SOC和TN是影响水稻土narG、nirK和nirS反硝化型细菌垂直分布的关键因子,而pH值是调控反硝化细菌在稻田底土分布的核心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提升稻田土壤肥力和减少稻田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