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金湖县某商贸有限公司是由国有企业金湖某商场改制而来的,原有在职职工148人(包括内退7人)。2001年5月劳动保障局了解到,该单位改制后未能及时理顺劳动关系,未按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障的变更登记,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数额。金湖县劳动保障局及时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但该公司仍只与几名股东和几名后勤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而对仍以该公司名义对外经营并纳税的柜组承包人员及其帮工拒不办理劳动合同的签订手续,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县劳动保障局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该单位作出了下列处罚决定:(1)未按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该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2)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的变更登记,对法定代表人处以2000元罚款。  相似文献   

2.
1995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保护企业和劳动者本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其双方的行为,都起到了有力的作用.然而,在一些改制的企业,尽管我国修改了<公司法>,各地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有关规范改制企业的法规政策,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改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存在某些问题,其中涉及劳动合同方面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制、重组、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调整,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于是因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工资、保险、福利、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等劳动争议日益增多。究其缘由,绝大多数是因为企业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做得不规范所引起的。就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劳动  相似文献   

4.
问:王某于2011年4月20日某化工厂从事化工原料加工工作,签有2011年4月20日至2013年4月20日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月工资3500元,没有约定试用期,但劳动合同最后一条约定此劳动合同经劳动部门鉴证后生效。某化工厂实际给付王某工资每月为5000元,王某主张某化工厂应履行劳动合同上约定的工资,某化工厂提出劳动合同因没有鉴证而不生效,不应按劳动合同上写明的工资额3500元支付工资报酬。请问,双方当事人约定劳动合同到劳动部门鉴证后生效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签约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规范、不合理的劳动合同大量存在,不向员工介绍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却强制员工遵守,对需要鉴证的合同不履行鉴证手续,致使员工权益受损。本文结合劳动合同签约时企业应遵循的一些原则,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规避企业因不规范操作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刘某与某机械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双方多次续签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11年2月。期满后,机械公司不同意与刘某续签劳动合同,在支付了刘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之后,为其办理了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手续,出具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后刘某以工作期间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为由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确认机械公司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机械公司为其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机械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2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申诉人:胡某被诉人:某县供水公司胡某1995年8月经劳动局批准被某县自来水公司正式录用,并签有1993年8月至1996年8月的劳动合同。1995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自来水公司和胡某签订了自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的劳动合同。1996年经单位同意脱产到大学学习,1998年7月胡某大学毕业,多次找单位领导要求上班,单位不同意。2000年12月某县自来水公司改制为县供水公司,原公司的财产转移到新公司(原公司未注销),原公司全部职工因劳动合同未到期,整体转移到新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杨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6天(周一至周六),每天8小时,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工资实行年薪制。劳动合同签订数月后,该企业申报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对该企业年薪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该企业未与杨某在劳动合同中进行协调变更。杨某工作1年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周六工作的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9.
一、员工要认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而满1年仍未签订的,则视为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对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是明确的,然而在现实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从企业方面讲,无非是为避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风险、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法律义务;从员工方面看,却是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热线咨询     
企业改制后职工工伤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编辑同志:我于1995年5月在出公差途中发生车祸,由于输血不慎感染了丙肝。在2002年2月例行检查中才查出已转为慢性丙肝,一直在治疗,单位已医改,仍给予报销药费,现尚未痊愈。但目前企业面临改制,即由民营企业投入增量资金来控股,原有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发给经济补偿金,国有身份不再保留,然后与改制后的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企业改制后,我今后的医疗费该由谁支付?覃立磊覃立磊先生:来函收悉。《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0日,申请人芮某到被申请人某急救中心从事随车医护工作。5月20日,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从即日起到2006年12月51日止。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于2007年1月1日书面续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再书面续签劳动合同,但芮某继续在该单位工作。后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芮某又兼职担任某药房的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正月初八—上班,劳动监察大队受理科接到职工张某的投诉,称某机械公司克扣其2012年度奖金5000元。工作人员受理后,交由劳动监察员调查处理。监察员经调查了解到,原来张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关于年终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简单约定:乙方做满1年,由甲方公司支付年终奖3000元。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典型案例 张某于2008年10月25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称其自进入某公司以来从未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9月30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故要求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2倍月工资标准向其支付未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辛磊  杨守业 《劳动保护》2001,(10):20-21
2000年10月30日,私营企业业主贺某接到了法院执行庭送达的强制执行通知书。他才如梦初醒,自言自语地说;“我不该把劳动仲裁当成儿戏!” 事情是这样的。1999年,贺某开办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招用了一批农村劳动力。上岗以前,企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一条是这样约定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操作发生了伤亡事故,公司概不负责”。本合同未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2000年春节过后,职工张某在操作制糖机时,右手不慎被机器轧伤,在县城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截去了中指和食指,住院35天,业主 为此支付医药费1万余…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因工负伤的职工 ,伤残等级为 6级 ,于 2 0 0 0年 6月 30日劳动合同期满 ,企业不再安排我工作 ,并称按规定解除工残待遇。我依据原劳动部第 2 66号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有关规定要求企业按月发放工残抚恤金 ,但企业却要求我仍然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我认为在企业不能安排工作的情况下 ,依据《劳动法》第 16条、第19条规定 ,企业要求签订的劳动合同已没有法定的劳动合同内容 ,企业称要按月享受工残待遇 ,必须保留劳动关系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职工因工负伤后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 …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所在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连续审理了两起因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一起是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以下称分公司)解除泰州营销服务部某综合部经理的劳动合同争议案。分公司解除其劳动合同的理由,是其任职期间失职,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案例:安徽省某市一家国企改制过程中,由于拖欠职工下岗期间生活费、欠缴社会保险费,以续签劳动合同的期限一律为3年为由而拒绝老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请求等问题,职工张某等30多人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诉,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张某等30多人又向法院起诉,法院认为,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30日 ,山东省胶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审理了一起因终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 ,依法撤销本市李哥庄镇某外资企业做出的《终止劳动合同报告书》,并裁定企业限期为女职工邢某安排适当工作 ,协商续签劳动合同以及补发工资及经济赔偿金1991 25元。女职工邢某于1995年4月进入该企业工作 ,并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合同终止日期为1999年3月31日。1998年11月27日邢某领取了结婚证结婚 ,同时领取了《生育证》 ,1999年3月28日经医院检查已怀孕。1999年3月31日合同期满后 ,企业便…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 季某等5位职工原为某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2006年该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改制时,改制文件规定有两种分流方式可供选择:领取一次性安置费自谋职业或到新成立的企业单位工作。选择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的人员,安置费按本人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领取1.2个月的本人月工资,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选择到新成立企业工作的,由新企业与其订立不短于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某公交公司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批复的改制意见,对其资产进行重组,并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解除了包括李某在内的20名员工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自己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年,不应列入经济性裁员的对象,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公司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同时也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了失业登记,告知自己对公司作出的解除决定不服,正在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