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刘少创研究员,男,1963年11月生。1985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学士。1985年至1991年,在防灾科技学院防灾技术系测量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治学认真严谨,深受学生欢迎。他衷爱测量专业,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已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  相似文献   

2.
正法布里齐奥·阿达尼,1988年获得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农业科学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意大利巴斯利卡塔大学的环境保护博士学位。1988年到1999年,他曾为私营企业工作,从事生物质和废物循环利用管理工作。1994年到1996年,他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吉纳塔研究所(G.Natta)担任研究员,研究聚合物和有机分子的磺化。1997年至今,他一直在米兰大学工作,从事包括土壤化学、生物质循环利用、废弃物管理、生物质化学转化和生物能源生产、绿色化学和循环经济等研究。目前,法布里齐奥·阿达  相似文献   

3.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F0002-F0002
为纪念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一周年”,防灾科技学院分别于2009年5月5日、5月11日、6月18H邀请防灾科技学院袁一凡教授、张敏政教授和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陆呜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应急与准备”、“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和“地震现场专业摄影”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参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钱家栋负责的九五地震学联合基金会重点科研项目《地震短临前兆可靠性及其物理判据和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及中美、中俄地震科技合作研究,1997年12月曾出访莫斯科执行中俄双边地震科技合作,2001年赴美留学。2004年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王文斌研究员,矿物和矿床地质学家。1931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市。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5-1963年在北京大学任教,任地球化学教研究室秘书、讲师。1963年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历任矿床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研究员,曾任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以来,王先生主要从事华和长江中下游的金属矿床研究,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一次,地矿部和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五次。1964-1966年间,参与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和铁帽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系统地…  相似文献   

6.
蔡元古研究员,矿床地质学与实验地球化学家。门35车生于福建省建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字前身)。1957年一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从事稀散元素地球化学研完工作,1966年-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化所(贵阳)从事花岗岩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地方病环境地质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工作,1979年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以硫化物为主的实验矿物学研究工作。历任专题队、组长,研究室业务秘书,所团委委员等职,并任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成岩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化工组副…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钱家栋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  相似文献   

8.
都承基,1917年1月21日生,山西省清徐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承基少年时代在家乡读书。1931年9月考人山西太原省立第一中学。1934年入山西太谷铭贤高级中学。1936年转入太原并州高中就读。1937年夏中学毕业后,返乡自学。1939年考人北京大学地质系,1943年毕业。同年10月赴日本留学。先人京都大学理学部地质矿物学系,研究低温热饭矿床。1947年转入京都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稀有元素矿物及地球化学,1952年毕业。郭景基客居异国他乡多年,但他仍时刻想念着祖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李文达研究员,因患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1997年2月7日上午IO时5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李文达,192o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县南部一个半山村的农民家庭,早年因家境贫困,读完小学后曾辍学。后经勤奋努力,他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金华中学、杭州高中公费生。1941年春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5年考取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研究生。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博物系助教。1947年任北京大学助教。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务科长兼结晶矿物学讲师,1956年任勘探教研室副主任。1963年调入…  相似文献   

10.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8(4):F0002-F0002
应我院院长薄景山博士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地震工程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教授于2006年12月12日在我院作了题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的传统与非传统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我院师生400余人参加报告会。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研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上海冶金所、上海硅酸盐所、广州化学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501室等共10个单位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定值分析工作的“贻贝标准物质”,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共同主持,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八一十九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组成以地矿部矿床所金秉慧研究员为主任等十名专家的鉴定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该项标准物质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与环境》2005,33(4):F0003-F0003
<正>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为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为现名,改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并正式搬迁至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州工业大学)。2005年7月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立项投入建设。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3.
《地球与环境》2005,33(3):F0003-F0003
<正>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为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为现名,改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并正式搬迁至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州工业大学)。2005年7月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立项投入建设。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并顺利完成俄首次西伯利亚考察2017年3月25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领导专家,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蒙古科学院相关院士专家120余人参加项目启动会。启动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任组长、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任副组长,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5):190-192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1年,于2004年6月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建立的首批科技创新基地.基地现有各类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在编研究人员11人,包括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8人,拥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5人;在站博士后2人,其他研究人员20人。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自然资源研究会正式成立湖北省自然资源研究会于1994年1月10日在武汉中国科学院测地所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来自20几个单位的80多位代表和来宾出席了大会,收到了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会筹备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曹文宣研究员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21日,“2006浙江丰利青年颗粒学奖”在京举行的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上进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任俊研究员和丹东市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青云工程师,以其在粉体分散、颗粒测试等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了本届青年颗粒学奖。中国科学院郭幕孙院士和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代表为两位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18.
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师大“资源与环境学”省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4~6日在福州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和资源科学界学者共80余位 ,来自大陆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述彭教授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30余人,来自台湾的有台湾中华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地理系张长义教授以及台湾师大、高雄师大、台北师院、彰化师院、海洋大学、侨生大学等的18位教授、学者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2篇。…  相似文献   

19.
谢窦克研究员,大地构造学家,1935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1965年9月毕业放重庆大学地质系。1956年~1961年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工作,1962年调入华东地质科学研究所(即今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历任工程师、副研究员。谢先生擅长大地构造学、变质带及变质矿物学研究,现任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末,他参与“康滨地轴”的研究,在那里发现了寒武纪至志留纪化石。其间,还参加黄汲清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张1/400万大地构造图的编制。60年代初期,他在皖南、浙西、赣东北地区进行区域地质研究,首次发现震旦系下部有一套…  相似文献   

20.
匡运臣 男 ,1 951年 4月出生 ,1 97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冶金系物理化学专业。现任包头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教授级高工。自 1 980年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以来 ,一直在基层从事监测管理和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二十多项科研课题 ,为解决包头市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其研究成果有十三项获得自治区、国家环保局和市级科技进步奖 ,公开发表科技论文 30多篇 ,有 2 0多篇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 ,2篇被收入国家正式出版专著中。在解决包头市突出的大气氟污染问题中 ,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包钢地区大气氟化物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