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霍邱群分布于霍邱县西,四十里长山东麓,向北延经吴集、草楼、周集,越过淮河至颖上陶坎、汪坝等地,近南北向延展。经较多的钾氩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其年龄为17亿年左右(铷锶法测定大于20亿年)。 霍邱群为一套中深变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硅线、蓝晶黑云片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等,自下而上,可划为四个组。  相似文献   

2.
<正> 通称的阜平群主要由各种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居多,次为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及较少量的斜长角闪岩,夹若干富铝浅粒岩、大理岩等组成。近来,山西、河北两省的区调工作者和中国地质大学谭应佳等相继在其中部的南营组与漫山组之间发现了角度不整合及超覆关系,并发现它们在建造组合、微量元素成分上和混合岩化特征上各有不同,特别是构造形态各异(上部发育为线状倒转褶皱而下部多为宽缓式或箱形、短轴褶皱的不同构造型式),故将这套巨厚的地层升格为超群。该不整合  相似文献   

3.
研究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东南缘,毗邻扬子地块同华北地块两结晶基底的结合地带。区内若干前寒武纪地质问题的研究,对普查找矿和构造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仅就铁矿而言,含铁建造就有两套:即蚌埠、怀远一带的五河群和肥东巢县地区早元古代的肥东群(图1)。但需指出,蚌埠地区所称的五河群以基性岩为主夹斜长片麻岩,而五河地区则以细粒片麻岩、变粒岩及大理岩透镜体等变质沉积岩为主。可见,它们虽同属一个群,但岩性差异却很大。因此本文将原上、下五河群统称为五河群。对其进一步划分,主要采用有关地质队的现行方案(表1)。  相似文献   

4.
戈德霍普东北约150公里处有一个为化岗片麻岩所包围的重褶向斜,该向斜主要由基性岩石组成,其中含有条带状铁质岩石和其它外地壳成因的岩石。这些片麻岩和含铁建造的变质程度良为上部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外地壳岩石序列的总厚度为2—3公里,其下部为石英岩和变质杂砂岩,向上为石榴石-绿泥石片岩和含有氧化铁及碳酸盐的条带状含铁建造,顶部为绿片岩相的变基性岩类。D.布里奇沃特等人认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构造一地层法重新厘定了苏北变质地层层序,系统研究了变质岩群序列及其接触关系、区域变质岩和变质作用、混合岩及混合岩化作用、变质变形序列和构造演化等几个主要问题。新建了东海群和“石桥群”。在特征变质矿物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东海群是中压低角闪岩相为主,海州群和“石桥群”属高压高绿片岩相到低绿片岩相,各群都具多期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青海省巴硬格莉沟—哇沿河多金属成矿带大量矿石及围岩的硫、氢、氧、碳、铅等稳定同位素测试及分析 ,指出该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物质与壳源物质的混合 ,成矿与矿带外围印支期 (局部包括少量早燕山期 )二长花岗岩及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大理岩、二云斜长片麻岩关系密切 ,成矿热液具有混合热液性质 ,主要为岩浆水与变质水的混合 ,并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加入。因此构造 (哇洪山断裂带及其派生构造 )、岩体 (印支及早燕山期二长花岗岩 )、地层 (达肯大坂群二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 )“三位一体”是本区多金属找矿工作的有利部位 ,在今后的找矿勘探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地体新太古代构造-岩石单位由老到新划分为观音堂岩组、焕池峪岩组、杨寨峪灰岩色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组和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组。杨寨峪灰色片麻岩组、观音堂岩组和焕池峪岩组呈侵入-构造接触关系,斜长角闪岩组和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组依次侵入于先成岩组中。  相似文献   

8.
福建沿海长乐-南澳变质带的O.Nd.Sm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乐-南澳中新生代变质带,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毗邻西太平洋。该变质岩系中包括片麻岩、变粒岩、片岩等。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岩石和共生矿物对的O、Nd、Sm同位素之后,据所获得的该变质岩系变质过程,热事件,原岩性质和变质条件的信息,并依同位素平衡分镏特征的差异划分了变质相带。  相似文献   

9.
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与花岗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变质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显示它们之间变质作用条件和过程可能存在着差异.超高压榴辉岩峰期变质的温度为754~866℃,压力大于2.7Gpa,退变到榴闪岩和角闪岩的温、压条件分别为0.55~0.69 Gpa和470~570℃.花岗片麻岩中所见到的最高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分别为450~515℃和0.60~0.75Gpa.花岗片麻岩的变质条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退变质条件类似,说明它们之间至少在抬升到约20~25km深的地壳层位后具有共同的抬升和冷却历史.花岗(片麻)岩在超高压环境下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尚未来得及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就已折返到地壳层位.  相似文献   

10.
<正> 1 概况土外山金矿区位于海南岛昌江县城西南10km处,该区出露了一套由斜长角闪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二云母片岩以及混合花岗质片麻岩组成的高级变质杂岩系(即抱板群)。这套岩石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倾角60~  相似文献   

11.
<正> 集宁群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林格尔-凉城-卓资-集宁-兴和-带,是本区最古老的变质地层,时代属早太古代。变质带和变质相集宁群基本上是一套下部以辉石斜长麻粒岩类为主和上部以夕线石榴长石片麻岩类为主的深变质岩系。麻粒岩类见有紫苏斜长麻粒  相似文献   

12.
对区内11个地层系,45个地层组(群)及岩性,岩类分别进行氟丰度和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全区地层平均含氟。062%,略高于克拉克值,浙西北0.052%,相当克拉克值,浙东南的陈蔡窿起区为0.067%,是一高氟背景区。陈蔡窿起带的Au、Ag、Cu、Pb、Zn相应背景含量也高,特别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可为矿源层。  相似文献   

13.
潘卡利Ni-Cu矿化产于比特利斯地块由黑云母片麻岩、石英长石片麻岩、角闪岩和变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地层中。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前寒武纪并受到区域性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碎裂作用的影响。也有遭受早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迹象。Ni-Cu矿化呈块状硫化物透镜状矿体产出,这些矿体平行于不同层位的穿插叶理,呈线状排列分布。这些矿体长达3m,宽为2m。紧邻矿体的围岩一般为石英-长石片麻岩或较少为石英-长石片麻岩和角闪岩。矿石中含有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的共生矿物组合及As、Co的含量低表明,矿化为正岩浆成因。潘卡利矿床中尖晶石矿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以及矿石的Cu/(Cu+Ni)比值=0.29表明,该矿床与基性岩浆有成因联系。区内唯一的镁铁岩是角闪岩,以具拉斑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为特征。但是,在任一角闪岩岩体中却无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存在。提出了一个根据岩浆房中硫化物熔体与玄武岩岩浆相互分离而建立的模式。该熔体和玄武岩岩浆后来分别侵入到围岩中是造成角闪岩中缺乏浸染状和网脉状矿石的原因,并可用以解释矿体与角闪岩的地质背景相似性及所观测的二者的野外地质关系。这些矿石的构造和结构特点表明,它们遭受了区域性变质作用和对围岩也有影响的碎裂变形作用。笔者认为,这些矿体可能是在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14.
<正>"神功运动"的标准地点在浙江富阳神功村,指以河上镇群骆家门组与双溪坞群章村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为代表的一次构造运动,主要地质证据为:骆家门组地步砾岩为底砾岩;双溪坞群与骆家门组之间为高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之下的双溪坞群为绿片岩相变质并强烈褶皱,之上骆家门组为低绿片  相似文献   

15.
继在歙县伏川地区细碧岩中发现葡萄石一绿纤石相标型组合后(见《安徽地质矿产报})92.16.一版),最近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又在该县境内的“赣东北超壳断裂带”北西侧确定出以歌县、水竹坑、休宁、许村等岩体为代表的低压高角闪岩相的豆状混合岩一混合花岗岩系列(典型矿物组合为高Ti和高Fe2+/Fe3+的红色黑云母十苗青石十斜长石土铁铝榴石,矽线石十钾长石)。这样它们与该断裂带南东一侧,以细碧岩一变质石英用麻岩系(两者问为断层接触,产于后者中的铁铝榴石经测定为“兰晶石带”的铁铝榴石)、超镁铁岩及辉长糜棱岩等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蛇绿岩带范围内,软玉矿床及矿点局限产于阿尔卑斯型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岩体内。人们在阐述软玉形成问题的文献中指出:软玉与蛇纹岩接触带及辉长岩类(辉长岩、辉绿岩、变玄武岩)有关,较少与角闪岩、碳酸盐岩、杂砂岩和脱玻花岗岩有关。所有研究者都支持软玉为交代性质的这一见解。事实上,软玉总是与上述岩石交代改造而形成的异剥钙榴辉长  相似文献   

17.
霍邱群含铁建造(BIF)在成因上与国内外许多前寒武纪的BIF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人工重砂等研究,系统地恢复了它的原岩。成因争论较大的斜长角闪岩类的REE模式及ΣREE,表现出太古代沉积起源的特点。因此,它应是一套陆缘坳陷带内的沉积建造。矿层主要赋存在各旋回的中上部,与泥质岩、碳酸盐沉积物伴生,类似苏必利尔型。通过矽线石、兰晶石、榴石等七种矿物共生组合的热力学计算,其变质条件是P≈6±0.5Kb;T≈650-75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石墨矿床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马斜石墨矿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构造。结果表明:马斜矿区石墨矿床产出Ⅰ和Ⅱ号矿体,Ⅰ号石墨矿体固定碳平均含量为8.24%,Ⅱ号石墨矿体固定碳平均含量为6.81%,石墨矿体呈现富碳高铝特征;马斜矿区石墨矿床为鳞片状石墨,矿石结构类型有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交代破碎结构和包含结构;石墨矿的原岩为炭质泥岩,在吕梁期经高温中压型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后,炭质泥岩中的有机质在还原条件下发生脱氧、脱氢反应后形成鳞片状石墨。  相似文献   

19.
<正> 研究科伊塔什、梁加尔、英吉奇卡和哈桑捷帕稀有金属矿床或矿化的接触带大理岩热发光和爆裂特点,其目的在于寻找盲矿体。下面就以梁加尔矿床为例,阐明这些研究的情况。该矿床赋存在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之间的接触带内。在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以及局部遭受岩浆期后蚀变作用下,随着方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东部陇山群中斜长角闪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山群中斜长角闪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斜长用问岩是分两期形成的,其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983±22Ma和756±97Ma,源区为类似于现在洋中脊型的地幔,说明在中元古代形成的裂谷此时已趋成熟,具有相当的规模。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特征也支持该认识。作者认为斜长用闪岩的原岩是侵入陇山群的辉绿岩墙或基性岩脉,是800~1000Ma(晋宁期)裂谷作用的产物,裂谷活动的扩张速率为2~5c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