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浅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及责任方式,提出了有关环境侵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建议,如扩大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外延,加重赔偿额度,具体蛤确责任主体等。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学理论一般认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在“行为的违法性”这一点上目前有不同的认识,但分歧主要发生在对“违法”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上,外延判断上并无本质区别。本文将损害事实分为环境污染和致人损害两个阶段,违法行为只要已经造成环境污染,即使尚未致人损害,无论从法学的角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都应认为构成环境侵权。  相似文献   

3.
从和实务两方面对法国环境侵权的有关问题作出探讨,包括环境民事侵权的损害赔偿,环境民事侵权的侵害排除,环境行政侵权的救济等。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权问题日益严峻,使得环境侵权救济问题受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共同关注与重视.民法资源理念的引入、无过错责任的确立以及侵权救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解决环境侵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环境法与民法本质价值上的冲突,导致环境侵权调整的对象与救济方式上存在差异.为克服民法在面对环境问题的各种局限,应加强民法与环境法之间的沟通,探索构建环境侵权二元化救济制度和环境侵权损害多元填补机制,最大化保障个人利益与环境公益的双重救济.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不能及时、充分、有效的获得赔偿,而且污染企业难于承受金额巨大的损害赔偿责任,借鉴国外有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实行一系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的方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等制度来解决环境污染受害人需要赔偿而巨额赔偿使污染企业难以承受的问题,从而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在经济实力、信息实力等方面与加害方存在一定差距,在环境侵权行为中,被侵害方的正当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出现非公平的结果.而环境法以环境社会利益为本位,对环境侵权法律关系中弱势主体一方进行倾斜保护,改变了私法中以契约为基础的抽象平等,体现在法价值上是要从抽象公平走向实质公平.将这种实质公平作为一种新型公平进行研究,重点是通过实质公平在环境侵权中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构建具体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除了传统的责任追究救济之外,仍需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实现对被害人的合理救济,保障受损的社会关系的恢复,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达到对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平衡.社会化救济方式,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规制和协调的目的.有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汪榆淼  林燕梅 《环境保护》2013,41(10):54-5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提供单位】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例类型】探索类【案例点评人】汪榆淼林燕梅【案例名称】如何处理土壤污染损害赔偿案【主要违法行为】环境污染侵权,违反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污染类型】土壤污染【违法企业所属行业】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损害往往是严重的社会性权益损害。环境损害的受害人不仅应该从加害人处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损害赔偿,基于环境侵权行为的社会性,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受害人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社会途径获得补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财务保证制度、行政补偿制度等都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使受害人及时充分地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10.
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环境侵权的潜伏性,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至关重要。传统诉讼时效理论不能很好地保障环境侵权受害人的诉讼权,便产生了环境侵权诉讼接触理论,发现理论和症状暴露理论。从这三种理论的实践情况得出结论。发现理论为各国环境立法或司法判例援引,反映出现代法学理论正从保护受害人的传统思考模式向以救济受害人为第一要旨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权理论存在不完善之处,公民环境权利的行使受到很大限制。在探讨环境侵害的基础上,对如何将环境侵害赔偿标准具体化提出了一些意见,以便使公民能真正拥有环境权,司法或行政机关能妥善处理环境纠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环境立法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功能,法律体系及其制定、实施,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阐违。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由于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法律救济存在着诉讼困难、救济不足、索赔困难等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杨清凤  韩思明 《环境科技》2006,19(Z2):185-187
在吸收前辈们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环境权、环境侵权、环境侵害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解,尝试理清侵害环境权与传统环境侵权的关系,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环境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参与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参与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环境权利。它包括参与环境立法权、环境行政听证权、参与环境决策权和环境监督权,确立环境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立法很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参与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参与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环境权利.它包括参与环境立法权、环境行政听证权、参与环境决策权和环境监督权,确立环境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立法很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成为评价经济发展、考验环境自净能力的约束性指标和必然的政策选择。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表明,可转让的环境容量使用权有利于外部性内部化。节能减排立法的重点是权利安排,本文借鉴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环境容量使用权的交易机制以及节能减排的国际行动等实践经验,提出水、土、气等基本要素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设想,旨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政策选择,为今后的法律行动提供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的工作对象、内容、目标、对时、空的要求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都是一致的。要协调的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四个衔接”的双向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房地产过度开发以及相关房地产环境法律制度的缺失对公民环境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固有的基本权利——公民环境权,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应对房地产开发中公民环境权问题进行法律思考,并秉持“预防为主”、公民居住利益优先、消费者保护和利益协调衡量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要搞好环境监测工作 ,必须解放和发展环境监测生产力 ,履行“政府行为” ,贯彻“稳住一片 ,放开一头”的政策。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政府行为组成的三种必备要素和五个特点 ;“稳住一片 ,放开一头”是因为环境监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