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了合肥市餐饮业现状,初步得出了合肥市餐饮行业餐饮有机垃圾的排放量、组成、性质。合肥市现有餐饮企业3350家,包括大中型连锁酒店、星级宾馆、集体食堂,每天产生餐饮有机垃圾500~700t。有机垃圾主要由蛋白质、淀粉、蔬菜、脂类以及无机盐组成,掺有少量餐巾纸、方便盒、塑料袋等杂物。有机垃圾的含水率为83.76%、有机物含量为83.23%、蛋白质含量为15.92%、脂肪含量16.77%、淀粉含量32.83%、pH值为6.13。针对合肥市餐饮业的结构和餐饮有机垃圾目前的处理状况,为合肥市餐饮有机垃圾的综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惠陆 《环境》2020,(3):32-33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以下简称"二污普")数据导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排污许可平台")是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基础。为全力攻坚广东"二污普"数据导入国家排污许可平台工作,加速推动全省2020年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今年1月份以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调集专家骨干力量着力攻坚,春节期间,在全国率先统一完成近60万个"二污普"数据向国家排污许可平台的导入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排污申报登记工作中,污染源基础数据的获取与管理的效率低、可靠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探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改进排污申报登记的业务流程,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4.
刘飞宇 《环境导报》2003,(24):41-41
现行的排污申报办法存在许多问题,如虚报、谎报、漏报等,使数据可靠性受到影响。本人提出反证法排污申报,以解决上述问题。 1 什么是反证法排污申报 反证法排污申报,是要求排污者反向举证自己通过污染治理回收了多少污染物,通过综合利用少排了多少污染物,再根据物料衡算或排污系数计算出排污总量的排污申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产排污系数开发现状及其启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国外产排污系数开发应用现状的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美国产排污系数的基本特征、开发方法和途径以及遇到的障碍,结合我国产排污系数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启示:建立产排污系数开发和管理的官方常设机构,定期发布最新数据;构建国家产排污系数信息管理平台;细化行业污染源分类,完善污染物种类;深入对产排污系数开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建立产排污系数核算方法学.指出了产排污系数不确定性评估研究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排污申报登记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排污申报登记数据纳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对各种原始信息进行组织,抽取,汇总,分析产生符合本地区环境特点的数据信息,为区域总量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污总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针对我国的水污染监测管理系统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系统特征值核定排污总量方法”。该法以城市或城市某排污区的排污干管(或河道)输出的污染物总量实测值为基本依据,对各种排污总量的申报统计值进行正误的识别、校核与调整,汇总综合评价结果,核定排污总量及各个分量。该方法既使核定的排污总量增加科学性和准确性,又减少了核定的工作量;即使缺乏排污申报数据,也能迅速可靠地掌握城市的排污总量。该方法的有效性已在济南市应用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旧版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低,存在管理滞后和耐压性差的弊端,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设计基于信息化集成的新版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系统,依据B/S架构,通过MVC设计模式对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系统实施总体设计,基于MVC模式将系统分割成Model层、View层以及Controller层,分别实现系统信息处理部分的数据存储和操作、数据展示并同用户交互、合理控制系统流程.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系统进行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过程中,各项功能运行良好,具有较高的耐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目标是成为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的核心,构建“一证式”管理模式,对固定污染源实现管理内容全要素、管理时段全周期、管理数据全联动的全面监管。本文阐述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立过程,并概述当前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进展状况和面临的部分问题,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作为污染源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两者有机衔接是完善污染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排污许可制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技术规范、时间节点、管理平台几个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时输出排污许可证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同步编制、统一要求;设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过渡期,明确不同时期衔接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平台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平台,并建立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