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旦我们认识到生产和消费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见 1 992年地球高峰会议上通过的《2 1世纪议程》第 4章 ) ,对鼓励当前生产与消费方式变革的政策与战略的需要就是显而易见的 .迄今为止 ,世界性努力一直主要集中在生产方 :例如 ,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使用、预防源头污染和减少对健康与环境的风险 .联合国环境署促进的清洁生产概念旨在促进一种“寿命周期经济”.这包括对产品的考虑 :它们在使用期间应当少污染 ,而且在产品寿命终止时可以容易地再循环 .工业界需要提供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需要较少的自然资源投入、少造成污染和对…  相似文献   

2.
在贫困不断减少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生产与消费方式必然会由不可持续型向可持续型转变。由于这会使人们显著地改变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需要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责任问题,清洁生产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目前UNEP已收到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发展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消费指标以及增进多方合作性举措。  相似文献   

3.
庆祝消费     
本文描述了作者亲眼目睹的消费,介绍了一些背景,并提出了今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基本假设是,通过以一些从营销和生产分析来看可能不明鲜的方式来改变消费过程,我们可以显著改善福利和减少环境损害,实现这些效益需要了解消费效率(以“消费性”形式量度)的重要性和拨出专用资源来提高该效率。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国家--乃至全世界--生产与消费的改革往往被认为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威胁.事实上,使可持续消费变得可行,将需要大家同时改变.这将不只包括找到削减不可再生资源消费量、排放水平和废物发生量的途径,而且也包括采取积极行动来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5.
要有效地推广更多可持续性消费形式,一些必要条件需要去创造。目前某些条件已经具备,包括广大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关心,技术的不断改进,减少资源使用与消耗的行为举止,政府的更大承诺,以及决策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6.
“青年对可持续消费的设想”是在新近牛津大学的全球可持续消费战略论坛上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要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怎样才能使消费方式变得更可持续等等,是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在尝试着回答的问题,所举可持续消费活动的例子见于喀麦隆、菲律宾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 .尤其年轻的成年人 ( 1 8-2 5岁 )已经能通过其作为专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决策影响市场和家里所发生的事物 .1 999年 2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青年人是一个重要伙伴和一种投资 ,从而推出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青年与可持续消费战略 .该战略基于下列考虑 :1 .青年构成一个独特的消费者类别 ,其性质要求一种有别于可持续消费活动中迄今所采用的理念 .2 .一大部分家庭消费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年轻人影响 .3 .青年必须看成是明天的消费者 .今天获得的消费方式和欲望将影响他们成年时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4.青年…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消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况.继而本文针对消费经济学学科特点探讨其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应遵循的思路,最后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建议,例如采用丰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生动课堂模拟、项目团队学习和社会调研等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课程设计各环节需要凸显消费经济学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参6.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 ,就绝对量和人均量而言 ,实际上每一种商品和服务类型的消费都有了巨额增加 .对人类福利往往产生了大幅度的积极影响 .然而 ,消费上的这些增加一直是分布不均匀的 .而且 ,虽然某种消费水平显然是我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但一切与消费有关的活动都有环境影响 .全球化的增长意味着世界上一个地区的此类活动会影响一个完全不同的地区中各国的经济与环境 .可持续消费概念在 1 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地球高峰会议”)上受到了注意 .《2 1世纪议程》,即联合国环发大会与会者通过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确认工…  相似文献   

10.
消费既是一种必要的也是一种有争议的活动 .它的必要性源于人不得不为生存而消费这一事实 .当消费活动仅仅是为了消费而执行时 ,它是有争议的 .随着工业化的传播、科学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 ,人已经有了向摆阔性挥霍消费发展的趋势 .近来 ,随着日益增加的全球化 ,这样的趋势已经有了明显的民主化 .这种第二类消费 ,即不止生存消费而且显然没有任何可见极限 ,是所有争议、辩论和争论的核心 .这种形式的消费显然是有问题的 .最近 ,研究、调查、自然现象和科学预测已经确定 ,这种第二类消费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它不能永远继续下去 .如果盲目…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新闻     
《产业与环境》2005,27(1):47-49
世界观察学院在其年度报告——“2004年全球状况”中称:当前全世界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属于纯粹的“消费一族”,商品和服务不可持续的消费速度将给人类本身及其生活的这个星球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未来消费方式往往源于在世界上主要城市中心首先建立起来的消费趋势 .最近的研究显示 ,世界上 40个主要城市中的消费者渴望 ,无论它们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尽管有文化上或地域上的差异 ,还是显著类似的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性公司一直能制订全球性营销和广告战略来在那些本来看来是不同市场的地方销售产品的一个原因 .因此 ,世界上主要城市中消费者渴望的类似性 ,为宣传更可持续消费趋势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 .以下扼要描述市场分割的营销与广告经验 .人性在世界各地都是类似的 ,尽管它可能被文化差异所掩盖 .因此 ,可以利用这种经验推…  相似文献   

13.
贸易全球化意味着政府需要交流经验和使各种角色相和谐,对个别国家的援助可以补充(但不是替代)这些国家中的全国性措施,充足和效率战略,包括绿色税收与法规和土地利用规划变革,在穷国以及富国中都将是有益的,然而,必须仔细考察影响贸易的措施,政府不应当只是收税和调控,而且也应当先知和鼓励。  相似文献   

14.
“寿命周期经济”是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政策的一个综合性手段。这一范围内的工作意味着解决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即可持续消费和清洁生产)以确保实施最有效的手段和战略,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这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洁生产(或污染防治)的目标必须成为政府整个工业和财政政策的主流,也必须有一个坚定的环境管理制度,工业挑战计划、教育的举措和公-私的伙伴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改革财政政策使市场价格包括全部的环境成本之前,强有力的管理可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已经是把注意力从减少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废物和排放移开的时候了,包括产品设计、可持续的消费和社会冲击(例如,“环境公正”)等领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绿色消费是解决当前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对上海市开展的关于绿色消费1200余份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1)人们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愿普遍提高,98%的受访者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自身行为的改变。2)绿色消费认知参差不齐。对绿色产品的认知渠道不多,绿色产品的标签知晓率低于30%。3)绿色消费意愿强烈但支付能力还有限,82%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但支付不能超过同类普通商品10%的额外费用。研究结果还表明:绿色消费与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学历等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可持续消费评价模型,并对2 0 0 0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行为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消费行为对生态影响的贡献。结果发现,2 0 0 0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的生态影响主要来自与交通相关的消费行为,其次是食品和居住消费  相似文献   

18.
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其成就应该在与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关系中进行量度,清洁生产在世界范围的执行成果已经被经济增长和消费的提高所抵消,世界贸易组织,还有世界银行和其他最主要的机构,已经使得发展危机雪上加霜,而且应对日益退化的环境负责,对跨国公司的监控与管制已经失败,更需要在跨国公司政策上做强制性改变,以及促进更大的社会与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基尼系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对贫富差距量化评价的重要工具.文章从基尼系数的经济学内涵出发,将基尼系数的概念和意义应用于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以全国各地区的能源消耗分配为例,应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了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对能源消费强度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以绿色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绘制各影响因素的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中国2006年的能源消耗基尼系数,根据基尼系数和绿色贡献系数对能源消费强度地区差异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庭消费的生态影响——以家庭生活用电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生活部门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以电能消费为例,用生命周期方法计算了中国家庭1985年和1998年因生活用电而间接产生的CO2、SOx和烟尘的排放。结果发现,与1985年相比,1998年3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增加了5.06%,5.16%和3.57%。说明在中国开展家庭消费生态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