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事故调查分析方法与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事故的原因结果模型、过程模型、能量模型、逻辑树模型、SHE管理模型将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方法归纳为5大类,介绍了广泛使用的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方法的特点,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表明: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应针对不同领域问题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多种调查技术组合分析适用于复杂事故的调查;考虑事件次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方法,便于提出预防事故再次发生和减少风险的建议,图表阐述有利于鉴别信息缺陷,并使调查组之间的沟通有力;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注重于非正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宜采用更为先进的事故分析技术方法以保证事故调查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地区化工事故时空变化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汇总了2006—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发生的化工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时间趋势、空间分布、事故原因、死亡人数以及类型等特点。结果表明:事故发生频次稳定,增长趋势不明显。71%的事故发生于园区内,29%的事故发生在分散企业。连云港事故主要发生于沿海化工区密集带,盐城事故主要分布于沿海化工区域,少数发生在内陆地区,南通事故发生地点较为分散。总体来看,江苏沿海地区化工事故具有数量多,影响广,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事故运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安全、隐患、事故之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安全与事故不仅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客观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而且两者的对立统一,又具有促进客观事故向高层次发展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核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核与辐射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核与辐射事故所特有的放射性照射,给事故应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现场有效地使用机器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在核与辐射事故现场使用机器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机器人在福岛核事故中的应用分析,指出了机器人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研制开发适用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的机器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信息,深入挖掘事故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模式,快速有效挖掘塔式起重机事故关联规则。首先,收集200份具有详细事故调查报告的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并提取事故调查报告中事故的属性数据,按照事故属性的概念层次结构编码;然后,基于经典的Apriori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的模式,挖掘塔式起重机事故属性与致因间多维多层的关联规则;最后,根据挖掘结果,分析并总结塔式起重机事故特征。结果表明:关联规则能有效利用塔式起重机事故调查报告信息,用定量的方式挖掘事故特征;塔吊事故属性间以及事故致因间有较强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6.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事故与灾害预兆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活动领域和自然界中,由于人们忽视其作用,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或灾害的发生。研究指出:事故与灾害预兆是一种平衡力受到了破坏,在其平衡系统或整体物体中受到破坏或失衡,其能量向外释放或力失衡时所展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通过仪器、经验和观察就能及时捕捉种种异常或不正常现象,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就能将事故或灾害消除在未发生前或将损失降减到最低限度;同时总结提出煤矿一般透水事故的预兆理论和预兆现象。笔者认为,研究事故与灾害预兆的现象和应用,是防止和减少事故或灾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应该引起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7.
宋元明 《劳动保护》2014,(3):107-108
<正>为彻底扭转全国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市、区,以下简称"50个县")的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减少煤矿事故总量,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市、区)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决定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底在50个重点县开展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以下简称"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袁晨辉  张一  程睿琪  陶润东  傅贵 《安全》2022,(11):32-38
为探究事故的共性原因,选取飞行事故和危化品爆炸事故作为研究对象,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分析工具,对2起案例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得出两者在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体能力、个体动作4个阶段的事故原因。对比研究其共性原因,并以提高个体能力为目标导向,以解决组织文化和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主要思路,提出通用预防方法。研究表明:2起事故在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体能力均存在共性原因;分析得到针对2类事故、2类行业均适用的预防方法,为未来继续扩大研究样本从而探究适用于所有行业的通用事故预防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企业安全管理者在生产作业中由于不确定性导致错误决策所产生的风险,在企业历年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某企业2008年至2011年的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时序数据,采用EViews 5统计分析软件,基于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更加关注对事故发生是否平稳而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更关注于趋势研究的良好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ARIMA时序预测模型,并对201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次数进行预测,通过效果检验发现该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上能够反映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ARIMA方法在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预测具体案例的实现,是对现有安全生产事故预测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可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铁路行车事故预测方法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铁路行车事故的特点和类型进行分析;根据美国铁路2005年安全年报提供的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铁路行车事故的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预测仿真,比较和分析两种预测方法的精度及特点。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结果固定,短期效果比较好;BP神经网络预测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适用于长期预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进行铁路行车事故的预测,克服了传统数学统计预测方法中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预测准确性低的缺点,对预防和控制铁路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已有各类化工园区千余家。一方面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带来众多潜在的事故隐患;另一方面,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相关技术和装备严重缺乏,导致事故频发。如吉林石化江北化工园区等都先后发生过化工企业事故,在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社会公众造成巨大恐慌。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前提,就是首先通过主动排查化工园区,全范围、全方位、全  相似文献   

12.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13.
安全评价中的事故树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安  魏改芬 《安全》1997,18(2):24-28
事故树分析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196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近年来,随着概率论、图论、集合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事故树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应用到设计和生产实践中。我国近年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中试用和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果,实践证明它实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华北制药厂在推广应用安全评价过程中就事故树分析进行了微机开发,它对安全评价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事故调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开展,而事故分析,特别是系统的分析开展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事故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单一原因-结果阶段、多原因-结果阶段、系统化分析阶段以及产业化发展阶段。事故调查和分析从最早的仅仅查找事故(直接)原因单一目的,发展到现在查找(根本)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监督执行等多个目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一种职业。事故调查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也从最初的单方面、表面、短期发展到了全面、深入和系统化。本文在介绍事故调查和分析的发展阶段和过程的同时还将对各阶段代表性的调查方法和理论给予介绍,主要包括"鱼骨(F ishbone)图"、"领结图(BowTie)"、"直根(Taproot)图"和"三脚架(Tripod)"。  相似文献   

15.
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是民航飞行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安全管理内容。笔者运用Reason的事故链模型制订了人因 (HF)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 ,并成功地运用于36 1起HF事故征候和 35起飞行事故的统计分析之中 ,获得了以下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①不良的机组资源管理 (CRM )技能是影响我国民航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②基本驾驶术较差引起的事故征候率较高 ;③滑行阶段和巡航阶段发生的征候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高于起飞、爬升、下降以及进近阶段 ;④主要征候类型为偏出、冲出跑道 ,危险接近 ,擦机尾、翼尖、发动机以及地面撞障碍物 ;⑤排在前三位的飞行事故为机组原因造成飞机失控、撞山以及冲出跑道 ;⑥发生次数和百分比排在前四位的机组错误分别是操纵不当、违反规章程序飞行、迷航及飞错高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安全》2010,(11):22-22
河南的这次事故与智利的事故是不一样的,河南平禹煤矿事故是瓦斯爆炸事故,而智利的事故是塌方事故。智利救援能够做到的事,中国也能做到。救援能否取得成功,决定于事故本身性质,而不是取决于技术水平。中国和外国在技术上没有特别大的差距,只是在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的技能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7.
张硕 《安全》2018,39(4):37-39
石油工程项目中有着大量焊接作业,本文通过作业中的两起人员受伤事故,进行了事故过程的概述和事故直接、间接和系统原因分析,提出了针对于此类作业的纠正预防措施,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损失致因模型(LCM)原因因素定义与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存在的异同和优缺点,梳理2个模型各层面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对比定义内容及其对事故原因分析等安全实务的指导作用,并以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加以实证分析,获得二者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LCM是首个将管理因素纳入事故致因分析的一维事件序列模型,可明确各层面原因因素的定义和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但部分定义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揭示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等深层次事故致因因素;24Model作为系统性事故致因模型,对各类因素的定义均以组织为主体,描述事件、事故、安全的概念内涵,划分个体安全动作、安全能力和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类别并给出含义解析,探究组织安全文化层面的问题并以32个元素体现;2个模型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均建立在对各层级原因因素定义的基础上,并适用于模型理论体系本身。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建设运行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应急技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围绕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及事故应急救援的重大需求,聚焦于化学品危险性鉴定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重大危险源监控及仪表功能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及应急救援理论与技术研究等,通过理论研究、模拟实验、技术与装备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事故预防、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20.
杨本庆  杨林 《安全》2015,(8):66-67
本文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中毒及坍塌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为企业更好做好安全工作,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