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某市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采集该市A、B两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测定水样有机提取物对费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的抑制作用,计算引起50%发光抑制的浓度(EC50),并分析其与水样在254 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值(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关联。结果表明:饮用水有机提取物EC50值范围为0.23~98.97 REF (相对富集系数),中位数为3.37 REF。水文期、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管网输送过程及水源水UV254和DOC浓度水平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毒性无明显影响。饮用水UV254、DOC浓度与有机提取物EC50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025(P=0.807)、-0.237(P=0.020),表明不能用UV254、DOC浓度检测代替毒性测试来监测饮用水有机物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发光细菌法监测废水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 2 6个污染源废水样的毒性进行测定。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 Hg Cl2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 级低毒的 1 1个 , 级中毒 4个 , 级重毒1个 , 级高毒 3个 , 级剧毒 7个。另从辽阳化纤厂五个废水样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毒性越强。这一结果既与实际情况相符又与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一致 ,证明发光菌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主要饮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鼠伤寒沙门氏菌 /哺乳动物微粒体酶系 ( Ames)试验 ( DNA)、SOS/Umu试验 (基因 )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染色体 )对不同季节 (枯、丰、平 )南京市主要水厂的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以 XAD-2树脂为吸附剂 ,丙酮 -甲醇的混合液为洗脱液 ,浓缩水样中有机物 ,并对部分阳性水样进行了有机组分的定性分析 ( GC/MS法 )及其污染源调查。结果发现 ,不同季节水样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检出 ,其中以上元门水厂水质最劣 ;同时通过 GC/MS法分析 ,发现阳性水样中存在有美国 EPA所列的多种优先污染物以及其它黑名单上所属的有毒有害物质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硒元素。结果表明,高能碰撞模式(HEHe)较碰撞/反应池气体模式(He模式)消除干扰效果更好;在HEHe模式下,~(78)Se在0.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6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0.8%,加标回收率为97.1%~103.2%。方法性能指标均能较好满足饮用水中Se的定量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急性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京杭运河(苏州段)的4个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急性综合毒性和地表水主要理化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急性综合毒性基本处在低毒水平,各断面基本呈现水质急性毒性水平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规律,水质急性综合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与同步理化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某癌症高发县5个乡镇10个村进行布点取样,采集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共计20个水样。采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水样中1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出二氯甲烷、1,3-二氯丙烷、三氯甲烷、苯和四氯化碳5种VOCs,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4~1.71、ND~50.98、0.29~90.02、0.09~2.35、0.18~3.45μg/L。2个水样中的三氯甲烷和6个水样中四氯化碳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采用优化的美国环保局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其非致癌风险指数为0.000 7~0.072,致癌风险水平1.70×10-7~2.03×10-5,70%水样的致癌风险水平超过10-6水质监控值,2个浅层地下水的致癌风险水平较高。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对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水平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7.
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海洋发光菌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洋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研究了红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3种抗生素的单一和联合毒性作用。基于常见的3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种抗生素对发光菌单独作用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725 9×10-3,1.207 8×10-3和0.633×10-3mol/L;二元联合体系对发光菌的毒性强弱为: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3种抗生素联合体系作用类型的不同与每种抗生素不同取代基对微生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有关。在选择的联合研究体系中,以毒性单位法获得参数的数值较大,灵敏度较高。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可为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的毒性测试方法及适用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了三种常用便携式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测定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的灵敏度,初步提出了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建议使用范围。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发光原理的Toxscreen-II和Deltatox仪器对重金属污染敏感,Toxscreen-II测得Hg、Cr(VI)、As的EC50值分别为0.0082、0.07、4.41mg/L;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Eclox对有机污染敏感,Eclox的EC50(苯酚)为1.21mg/L。鉴于综合毒性分析仪中等毒性检测限高于我国地表水标准限值,建议该类仪器更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中污染水体的毒性初筛判定。  相似文献   

9.
淡水发光菌对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污染源水体的生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文章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对东北地区各行业典型企业的出水口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化学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和化学指标并非在任何水体都相关,但急性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的阿特拉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条件实验,建立了水体中阿特拉津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ODS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40℃,用二氯甲烷萃取,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02~10.0mg/L,相关系数达0.9999,采样体积为5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L,精密度在2.5%~11.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汞、镉、铬、铅和砷的生物毒性剂量效应分析,评估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在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中的预警作用,结果显示,几种元素的生物毒性大小依次为:汞〉砷〉铅〉镉〉铬。结合南京上坝饮用水源地的生物毒性监测数据,建立动态报警限,用于评价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pesticides in the final water supplies in Delhi has been evaluat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2000–2005 from fiv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WTP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pesticides, which are more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treated drinking water. In most of the treatment pla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lindane, total endosulphan and total DDT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finished water. Monitoring of these less soluble pesticide in the finished water from WTPs was done quarterly to arrive at the quality trends and to plan for the mitigation action, in c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rameter exceeded at any site or time.  相似文献   

13.
用Ames试验检测水源水和自来水中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系的Amaes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物水源水及管网自来水中的遗传毒性,以XAD2树脂为吸附剂,以丙酮-甲醇的混合液为洗脱液,浓率水样中的有机物,并对部分阳性水样进行有机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3个水样中有7个样品在淡需要代谢活化系统S9的情况下,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碱基移码型菌株的回复突变;不同水样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诱导作用;同时通过GC/MS方法分析,发现阳性水  相似文献   

14.
两种培养基对饮水机出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R2A Agar培养基对上海某高校及其附属小学公用饮水机出水细菌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洁净饮用水受微生物微污染情况下,R2A Agar培养基更适合这种贫营养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比营养琼脂培养基具有更好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构建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安全预警体系的一般原理,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基础信息层、预警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构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框架;提出建立既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污染负荷、生态破坏力等驱动力、压力影响,又考虑了生态健康、服务功能、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状态和响应的指标体系,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末梢水与其水源水的数据“倒挂”现象是影响居民饮水健康的安全隐患。基于末梢水数据“倒挂”现象在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及相关调查研究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引起末梢水数据“倒挂”的原因主要包括:监测采样、分析偏差,物理因素和化学、生物反应以及综合因素造成的污染等。提出,在饮用水水源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保持水源水水质合格并长期稳定;在水处理阶段,选择适宜且安全高效的水处理方式;在水管输送阶段,选择健康的管道材质并合理规划设计、维护输水管网体系;在饮用水使用阶段,加强用水宣传,让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用水习惯。从而逐渐消除末梢水数据“倒挂”现象,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石墨炉原子吸收,水溶液直接进样测定钴,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3.36%,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日本、美国、欧盟、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关于杀虫剂类POPs的申报管理机制,分析我国关于化学品、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申报、登记制度,欲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机制.我国杀虫剂类POPs动态申报以各级环保部门为管理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生产单位和流通机构、各级环保部门、知情群众为申报主体,以杀虫剂类POPs的...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某饮用水源地水质突发性表现异常的调查过程,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采用生产工艺排查、监测结果分析和试验模拟等方式相结合进行事故原因排查的过程,对于处理同类不明原因致水质污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