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福建省永定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永定县1996-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典型环境质量指标(工业废水排放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呈直线单调递减;工业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2.
从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出发介绍近20年来中国能源的消费状况,并且根据统计数字,作出了关于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及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曲线关系图.为了能定量地说明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入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以及灰色关联矩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关联,要降低工业环境的污染,就要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定量计算为政府提倡大力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08年天津环境经济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建立了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科学评价模型,与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模型有三次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目前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处于上升趋势,而工业废水中的COD、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出现下降趋势。通过计算工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定量剖析1992年后天津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污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工业总产值、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费、城市发展、工业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投入以及排污费征收。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中国长三角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及综合利用现状,围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际处置效率不高,区域利用处置能力不平衡,配套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标准缺失,污染环境案件频发等问题,梳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以废弃矿山为突破口,为长三角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区域协同处置、污染环境防治与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识别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各自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二氧化硫削减变化量表征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通过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法,探讨了投资规模、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等3个因素对中国大气污染投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投资规模增加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而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均逐渐增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投资规模的增加是引起东部、中部、西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但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增加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存在负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带来的效应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质流的四川省生态经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质流(MFA)理论结合生态效率模型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四川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资源效率变化及环境效率变化。分析表明:(1)2001—2010年,四川省直接物质输入量(DMI)与区域内废物排放量(DPO)随GDP的增加均呈增长趋势,总物质资源效率一直在3 500元/t左右波动,总体变化不大,工业物质资源效率的变化趋势波动性较明显。(2)四川省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特别是自身资源的投入来维持经济的发展。(3)四川省DPO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环境污染来自气体污染,其中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二氧化硫。(4)四川省农业用水在供水量中所占比例最大,为60%左右。(5)四川省地表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来自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同时,四川省2010年总用水效率为2001年的2.7倍,2010年工业用水效率为2001年的3.5倍,工业用水效率与总用水效率增长速度较高。(6)2001—2005年,总废物排放效率与工业废气排放效率均呈下降趋势,2005年起逐渐升高;总废水排放效率、工业废水排放效率均逐年上升;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上述分析结果体现了四川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继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资源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6—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探究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力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污染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影响,以及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等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各区域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所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阶段的原因。结果表明:(1)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N"型;且东部已进入经济增长抑制工业废气排放时期,而中部、西部和全国尚处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阶段。(2)联立方程表明,产业结构、贸易开放程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促使各区域所处阶段差异的主要原因。(3)联立方程中部分要素对各区域的影响机制类似,且污染方程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甚微。产出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各区域污染排放与人均GDP均呈弱正相关关系,说明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且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POPs污染场地作为潜在的POPs污染源,迫切需要治理.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POPs污染场地治理技术,但我国尚缺乏适用于POPs污染场地治理的成熟技术.研究分析了国际上已有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参照USEPA超基金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筛选的基本方法,提出我国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的基本路线.以具体的污染场地为例,结合影响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的因素,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三方面建立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了适合特定场地的修复技术,为我国POPs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方法学流程.  相似文献   

9.
青铜峡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总量位居自治区第三位,但其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分析了该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置、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的EKC均为“U+倒U”型;其中工业废气摊放量EKC“倒U”型的最高转折点尚未出现,但若能继续加大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控制力度,可使工业废气摊放置与人均GDP的EKC的最高点尽早到达;由于目前该市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工作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产生量也有可能会再次增加,使EKC出现新的转折点.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青铜峡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SO2和COD等指标,分析了中国1980—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利用库兹涅茨模型,估算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及对应的时间,并解析了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仅SO2的EKC呈"倒U型",COD的EKC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与人均收入之间基本呈递增关系,废水EKC斜率有降低趋势,可以判断未来几年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废气、工业固体废物EKC斜率仍有增加的趋势,难以判断未来几年有出现拐点的迹象。建议继续强化环保政策,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EKC拐点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11.
胡伟  钱茂  刘广兵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417-142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 691 860、217.53和14.64 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691860、217.53和14.64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he application of 2006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Guidelin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the waste sector in Argentina as a preliminary exercise for greenhouse gas (GHG)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to compare with previous inventories based on 1996 IPCC Guidelines. Emissions projections to 2030 were evaluated under two scenarios—business as usual (BAU), and mitigation—and the calculations were done by using the ad hoc developed IPCC software. According to local activity data, in the business-as-usual scenario, methane emissions from solid waste disposal will increase by 73% by 2030 with respect to the emissions of year 2000. In the mitigation scenario, based on the recorded trend of methane captured in landfills, a decrease of 50% from the BAU scenario should be achieved by 2030. In the BAU scenario, GHG emission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will increase 63% from 2000 to 2030. Methane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calculated from activity data of dairy, swine, slaughterhouse, citric, sugar, and wine sectors, will increase by 58% from 2000 to 2030 while methane emissions from domestic will increase 74% in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show that GHG emissions calculated from 2006 IPCC Guidelines resulted in lower levels than those reported in previous national inventories for solid waste dispos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categories, while levels were 18% higher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Implic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Inventories is now considering by the UNFCCC for non-Annex I countr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ilation of inventories based on comparable good practice methods. This work constitutes the first GHG emissions estimation from the waste sector of Argentina applying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and the ad doc developed software. It will contribute to identifying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ls applied in the estim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s on the key categories of waste emission sources and to comparing results with previous inventories based on 1996 IPCC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14.

The solid and liquid wastes generated from cassava-based industries are organic and acidic in nature, which leads to various global concerns—primarily global warming and biodiversity loss. But the conversion of these wastes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nerally, the thermochemical process such as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such as anaerobic digestion have been appli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cassava waste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valorization of cassava wastes, which fulfill almost all needs of the hour, such as energy (biofuel), wastewater treatment (adsorbents), bioplastics, starch nanoparticles, organic acid production,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The major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provide the disclosure of the efficiency of cassava-based industrial waste as a source to minimize the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fossil fuels and through which mitigate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Furthermore, recent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valorization of cassava waste have been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5.
工业废水“趋零排放”已成为相关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目标策略。高盐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工业难降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浓缩成本较高、杂盐及有机物污染等问题。电渗析技术可以选择性分离溶解性离子,近年来已成为高盐废水实现“趋零排放”目标的热门研究技术。系统梳理了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废水浓缩、杂盐纯化、有机物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以溶解性离子选择性分离为核心的新型电渗析技术,总结了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新型选择性电渗析膜堆和膜污染控制等热点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上述综述内容可为利用电渗析技术实现高盐废水“趋零排放”提供参考,也可为相关工业废水的处理及达标排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兴起,随之而来的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化工项目一般都伴随着废水、废气、固废的产生。其中废水的排放尤其要引起重视,近年来国内很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含盐化工废水的回收利用。文中围绕多效蒸发处理含盐化工废水的技术工艺展开论述,对国内在多效蒸发技术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宝应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规模企业群体加快壮大,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构成类别逐步呈现多样化,尤其是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状况由此变得严峻起来。本文在近年来环境统计及2007年度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宝应县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构成、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县在处置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磊  孙浩  盖超  刘振刚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2):3830-3843
有机固废中碳、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是决定其环境行为、反应活性及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因素。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微纳米尺度原位表征有机固废中碳、磷、硫、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结合位点、微观结构,为深入阐明有机固废环境行为、反应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概述了X射线吸收光谱、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等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有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的中应用进展,并对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固废资源化再利用及其污染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镇有机垃圾热解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解是一项极具前景的城镇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对热解产物的合理利用有助于热解技术的推广应用。以1套垃圾分选、热解工程设备产生的生物炭为原料,研究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分析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孔径及微观形貌的表征方法阐释其吸附机理,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生物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pH为9时达到最高。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35.7 mg·g-1。生物炭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微孔中,且亚甲基蓝与生物炭表面的O—H、NH3+、NH2、C—O等基团发生了作用,说明亚甲基蓝在生物炭表面的吸附受生物炭孔结构和化学性质2个方面的影响。生物炭的制备过程可产生446~708元·t-1的经济效益,作为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内所堆存的磷矿废石对地表水体的磷污染风险,以香溪河支流高岚河流域内磷矿废石为研究对象,依据EPA M1316所规定的实验方法,开展了5种不同液固比(0.5~10.0 mL/g-dry)条件下磷矿废石磷素浸出特性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液固比条件对磷矿废石磷素浸出浓度以及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废石浸出液中总磷浓度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减小,其变化范围为0.74~0.47 mg/L;在液固比<7 mL/g-dry的条件下,浸出液中的总磷浓度均超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5 mg/L);磷矿废石中磷素浸出率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范围为0.37~4.70 mg/kg;磷矿废石将以点源的形式对其附近的地表水体形成长期的磷污染,属于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考虑在其堆置场顶部设置封盖层以降低其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