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对西安市临潼区自然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在充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地区差异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将该区划分为四个经济分区,对不同类型区域采取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
昌吉州区域经济开发在新疆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或污染,加强生态建设,做好区域环境保护的规划十分必要。昌吉州在石油勘探开发、土地资源开发中重视生态建设,在保护耕地、保护森林、野生动、植物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行至有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南部T油田为例,探讨了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识别、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问题,结合T油田开发区内各区块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对比分析,提出油田开发区内污水排放执行不同综合排放标准的适宜性分区建议,为油田开发中的污染防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标准统一是开展生态环境规划、监督、执法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已成为统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的重要环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川渝两地已制定并发布地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24项,但在发布时序、污染物类别和排放限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急需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技术管理、科研合作、宣传培训等方面,建立严格、统一、规范的生态环境标准协同机制,推进成渝地区生态环境标准统一,合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共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秦巴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入手,阐述秦巴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站在综合决策的高度,对秦巴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拉动效应差的主要阻碍性因素,并运用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提出了促进大城市功能扩散、城镇体系重构、城市整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以增强城市化的区域效应,促进吉林省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包惠  周来东  周毅  张量  旷良义  惠仲威 《四川环境》2003,22(6):41-44,91
成都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大多以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特殊保护区的形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进入景区的游客大量增加,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动,并已规划“全球环保500佳”的创建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尤为重要。市环保局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精神,为“创摸”提供决策依据,对市内特殊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成果对特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系统的强烈干扰两个方面阐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讨论了系统干扰与恢复的模型,最后分析了绿洲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以及要解决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大都市的建立和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也更加受到重视。构建了由资源、经济设施、生态环境、文化心理及社会管理组成的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提出了提升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即将达到饱和;北京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其限制性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今后应加强旅游规划来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克服或回避限制性因素的可操作性旅游计划,加强区域统筹安排和生态规划,进行合理的旅游分流,实现旅游人数的区域调控,从而提升旅游环境的承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马太效应”和试错性逐渐显现出来,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以山东省制定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其政策效应,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该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发展中,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年和2002年,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示范奖"称号,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为了验证该结论,分析了2000年以来广州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和现状,研究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逐年环境生态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广州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工业排污情况等随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做出预测.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问题仍较突出,未来广州市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还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很难确认广州市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城市生态协同发展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关键。城市生态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为特定地方对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度,体现了特定地方对流域性生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差异悬殊。协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耗和污染排放较少的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污染较少的城市。而生态协同发展能力较差的城市多集中在那些能耗和污染严重的地区。这些城市形成了三大一级城市群和八大二级城市子群的空间分异格局。该格局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协同发展能力之间在现阶段并非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发展需要切实体现一体化治理(流域性)、中央集中性治理(国家战略性)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统筹性治理(复合地域生态系统)三大内在需求。从长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恢复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工协作入手,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上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的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13.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高效生态。近年来东营市从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构筑生态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探索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同发展的新路,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东营市高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综合开发的基本目标。本文在分析济宁市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区域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平朔矿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意义及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处于生产鼎盛期的全国最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平朔矿区为例,针对它与区域生态经济紧密相关的特点,分析它在生态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生态经济重建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出生态经济重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的推进,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问题近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所关注。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重庆市发达经济圈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其效益,就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武进区花卉苗木基地产业生态化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南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在带动地方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却给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实现农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亟待研究的任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卉苗木基地的实践表明,对区域做出科学的生态经济区划,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它类型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苗木生态产业,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化途径之一。武进花木基地环境建设包括:(1)优化生态经济区划,将整个基地划分为平原水网和漏湖圩田两个生态经济区;(2)根据各生态经济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生态产业布局和实施方案;(3)发展具有“水乡、花卉、休闲”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差异普遍存在。这种差异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合作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若增长级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扩大地区贫富差距,阻碍区域共同发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差异,准确定位和疏导是当前学术界乃至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县为单位,对安徽省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安徽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锰资源分布及锰矿产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10年我国锰尾矿排放量.通过分析评价重庆市秀山、城口锰尾矿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锰尾矿循环利用途径及可产生的效益,归纳出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