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淄博市6 家代表性城市污水处理厂采集12个污泥样品,采用GC-MS法测定污泥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分析PAHs分布特征和来源,并作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淄博城市污泥中共检出15种PAHs,总质量比(∑16PAHs)范围为0.23 mg/kg~3.76 mg/kg,平均值为1.20 mg/kg,各污泥间∑16PAHs差异显著;7种致癌性PAHs的质量比为0.11 mg/kg~2.56 mg/kg;污泥以6环PAHs为主。来源分析显示,污泥中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的燃烧,兼有汽车尾气排放的特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6 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中PAHs毒性当量浓度(∑16TEQ)由高到低为Z2>Z5>Z6>Z4>Z1>Z3,7种致癌性PAHs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其中二苯并[a,h]蒽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极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衍生物种类较多,1976年美国环保局因其致癌、致畸、致突变将其中的16种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地区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媒介,在控制和截断PAHs进入天然水体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污水处理厂中PAHs的浓度水平对于了解和控制PAHs进入天然水体和通过污泥进入到土壤中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中PAHs的前处理技术、分析方法、浓度水平、生态风险以及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土地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使用振荡吸附-压滤模式,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中活性炭的用量、活性炭污泥混合物的洗涤方式和卤化氢气体的吸收方式,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测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氟化物(AOF)、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可吸附有机溴化物(AOBr)和可吸附有机碘化物(AOI)的分析方法。污泥中AOF(以F计)、AOCl(以Cl计)、AOBr(以Br计)和AOI(以I计)的检出限分别为0.7,0.6,0.5和7.0 mg/kg。AOF、AOCl、AOBr和AOI的加标回收率为79.9%~119%,相对标准偏差均<10%。使用该方法检测上海市嘉定区4座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OF、AOCl和AOI在4座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均有检出,其中AOI的质量分数最高,为178~336 mg/kg,AOCl次之,为68.8~123 mg/kg,AOF的质量分数为58.3~142 mg/kg,只有一种污泥中检测出AOBr,质量分数为86.1 mg/kg。该方法线性范围良好,精密度和正确度好,适用于检测污泥中4种可吸附有机卤素。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土壤中PAHs和PCB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集兰州市各功能区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PAHs和PCBs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壤中16种PAHs的平均质量比为5 734μg/kg,其中7种致癌芳烃的平均质量比为276μg/kg;18种PCBs的平均质量比为45.9μg/kg,其中7种指示性PCBs的平均质量比为10.8μg/kg。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苊为高生态风险外,兰州市土壤中PAHs其他组分和PCBs均处于低中生态风险。16种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为59.9μg/kg,主要贡献者为苯并[a]芘和苯并[b]荧蒽;7种指示性PCBs的毒性当量浓度为1.96×10~(-4)μg/kg,主要贡献来源为PCB138和PCB118。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快速、简便测定城市污泥中4种主要PAHs污染物(菲、荧蒽、芘、苯并[α]芘)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Qu ECh ERS提取方法,样品经乙腈并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液过0.22μm滤膜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种物质进行测定。对QuEChERS萃取条件及超声时间进行了优化,确立最优试验条件,比较建立的萃取方法与传统索氏提取方法对加标样品中4种PAHs的萃取效率。结果表明,4种PAHs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检出限为0.27~0.49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8%~8.6%(n=7),加标回收率为81.9%~116.3%,对菲、荧蒽、芘、苯并[α]芘提取效率与索氏萃取方法相当。运用该方法对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的原污泥和堆肥处理后污泥进行检测,4种分析物均有检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环保等特点,适用于城市污泥中菲、荧蒽、芘、苯并[α]芘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某大型化工企业周边居民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企业主导风的下风向2 km范围内的居民区以及对照区积尘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对16种PAHs污染分布和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估积尘PAHs通过暴露途径对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居民区积尘中16种PAHs全部检出,污染区∑PAHs均值为2 294μg/kg,明显高于对照区145μg/kg;污染区7个测点中有6个测点苯并(a)芘出现超标,超标倍数为0. 17~2. 5倍;所测的16种PAHs化合物中蒽、荧蒽、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浓度相对较高;通过PAHs主成分分析和特征比值判断,不完全燃烧源对积尘中PAHs贡献率达77. 4%,污染区PAHs来源呈现石油燃烧、煤燃烧以及石油源的复合污染特征,对照区PAHs主要来源为煤的不完全燃烧;以苯并(a)芘毒性等效浓度进行风险评估,污染区致癌风险值明显高于对照区,儿童摄入PAHs风险总体高于成人;对照区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均小于1×10~(-6),不存在致癌风险;污染区儿童和成人平均致癌风险值分别为3. 95×10~(-6)、2. 65×10~(-6),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7.
淀山湖沉积物的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海淀山湖代表性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磷、PAHs及OCPs等典型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和风险评价。其中总磷含量范围为1 072~1 229 mg/kg,以无机磷为主,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较高,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威胁。重金属Cu、Cr、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5、34.1、244.5、32.2 mg/kg,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ZnPbCuCr,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PbCuZnCr。∑PAHs、∑OCPs含量范围分别为617.1~843.2 ng/g以及22.03~28.94 ng/g,风险结果表明PAHs和大部分OCPs均未超出ERL值,生态风险水平低。  相似文献   

8.
南宁城市内河沉积物中SVOCs的分布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南宁市7条城市内河表层沉积物中的6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进行了分析测定,定量检出12种SVOCs,包括7种多环芳烃类(PAHs)、1种酚类和4种酯类,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8种,属于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1种。南宁市城市内河沉积物中的SVOCs总量范围为6.75~34.45 μg/g(以干质量计),均值为15.85 μg/g(以干质量计),以竹排冲的含量最高,污染程度与工业污染源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征污染物为酞酸酯,在各测点的比重均占检出总含量的83%以上。除相思湖外的6条城市内河的沉积物均检出PAHs,区域内的工业生产活动对城市内河沉积物的PAHs有重要贡献。应用效应区间低值(ERL)和效应区间中值(ERM)指标对沉积物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南宁市城市内河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青海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生物种类繁多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PLC-MS/MS)以及超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于2018年1月对九洲江沉积物样品中31种抗生素和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九洲江沉积物检出20种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TCs)抗生素质量分数最高,或因其在养殖业用量最大且易被沉积物吸附;滩面镇(S3点位)抗生素的总质量分数(52 ng/g)最高,与附近的滩面镇生猪养殖业发达,也与S3点位正好位于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不远处有关;沉积物中共检出15种PAHs,温泉镇(S1点位)沉积物中PAHs的质量分数最高。沉积物中,4环PAHs占比最高,说明九洲江流域PAHs主要来源于煤和木柴的燃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TCs抗生素处于高风险水平,且高风险点集中出现在滩面镇河段(S3点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TCs抗生素的使用;所有点位的PAHs的生态风险均为低风险,但有部分无安全剂量的PAHs组分被检出,对九洲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perceived risk data from the U.S.,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se data are then compared with similar results collect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Psychometric scaling scores from Burkino Faso (a West African Country), France, Norway, and Hungary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results from our study. The data reveal certain risk events like nuclear weapons, war, and AIDS to have high perceived risks in all countries. These data also show that many of the events have dissimilar perceived risk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conclusions also show some countries have higher over all levels of perceive risk (South Korea) while other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display generally lower values.  相似文献   

12.
以多年来中国各行业突发环境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对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有重大影响的7个因子以及17个指标,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确定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值。基于"危险物质水平—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周边环境受体状况"体系,构建了环境风险源分级矩阵,形成了包括"环境风险源初筛","环境风险源分级"的两步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方法。该方法提出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能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Toxic or hazardous substances pose two types of risks in the environment, namely `short-term or acute risk' and `long-termor chronic risk'. The short-term ris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ne-time acute exposure to potentially hazardous substancesaccidentally released in the environment, whereas the long-termrisk is resulted from continuous exposure to potentially harmfulsubstances present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edia. This articledeal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certain carcinogens and non-carcinogens (e.g. cadmium, chromiumand nickel) present in three environmental media, viz. air, waterand food in different Indian states (regions). Appropriate dose-response model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used for this purpose with the assumptions and input data as per the Indian context. Mean values of ambient air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Cd,Cr and Ni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alrisks of extra cancer in different states of India. The hazardquotients and hazard index representing the non-carcinogenic chronic health effects caused by chromium and cadmium due to their long-term exposure through water and food have also beenestimated. The risk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diseasesurveillance data. A defini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stimatedrisk results and the reported number of lung cancer cases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rive precise risk estimates due to various uncertainties included both in availabledata and in the models which are used to calculate potency factors and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However, average risk levelsas estimated and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re quite useful forplanning purposes.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抗生素在珠三角地表水中的生态及健康风险,在石岐河布设20个监测点位,分别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4大类共49种抗生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中共检出抗生素30种,检出种类和抗生素总浓度都呈现出枯水期明显大于丰水期的现象。从总量上看,喹诺酮类是影响石岐河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抗生素类别。石岐河抗生素浓度在枯水期主要受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影响,在丰水期主要受沿岸养殖业排水的影响。采用风险熵法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枯水期生态风险高于丰水期,头孢匹啉、克林霉素、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处于高生态风险级别,罗红霉素、磺胺二甲异恶唑和奥索利酸3种抗生素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级别,另有4种抗生素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应引起重视。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石岐河抗生素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皆处于可接受的健康风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环境风险地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和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各种风险评估或预测模型,将评估的结果以空间方式展示出来.由于环境风险地图直观、信息量大的优点,有助于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实时决策.对风险地图种类作了概述,总结风险制图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风险地图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测定了会泽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Ni的含量,利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应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CdPbAsCuNiZnCr。7种重金属在3种暴露途径下对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大于成人,但对成人、儿童均不存在显著的非致癌健康影响、非致癌健康总风险。As、Ni、Cr、Cd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值与4种元素总致癌风险值均未超出10-6~10-4的范围,尚不具备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总结了美国在比较风险评价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南、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交流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开展比较风险评价研究,完善环境风险评价指南体系,减小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和建立有效可行的环境风险交流体系的建议,从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利用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样品间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35.5%的样品中汞含量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元素未超标。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各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汞超标约110~1300倍。内梅罗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元素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下,其他元素为安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属于极强污染,镉属于轻微~强污染,其他元素为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总致癌风险为2.6×10-7~1.0×10-5,总非致癌风险熵均小于1,砷存在致癌风险,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暴露。秋季中,汞、六价铬、铅、镍、砷和铜来自工业源,镉主要来源于自然成因。春季中,镉和铅来自交通、冶金和燃煤等排放,镍、砷和铜源于冶炼和金属表面处理等排放,汞主要来自化工生产和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等污染的排放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加强园区内汞、砷和镉的源头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20.
江苏某县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测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苏某癌症高发区对地下水进行布点,采用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AEs污染程度较严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均有超标现象,其中,丰水期深层地下水和枯水期浅层地下水中DBP超标率达到100%,最大超标10.7倍。PAEs总质量浓度均值为10 034.56~14 872.91 ng/L,丰水期总浓度均值大于枯水期,浅层地下水的总浓度均值大于深层地下水。采用优化的USEPA风险评价模型,对PAEs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52.5% 地下水的PAEs总致癌风险超过10-6的水质监控值,总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