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传统方法受到天气影响,导致的扬尘控制效果差问题,提出了建筑施工场所中扬尘扩散对周边环境影响及控制模型设计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扬尘扩散对环境影响,分别对大气环境和植被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变化情况展开分析,根据扬尘影响情况设计控制模型。从植被三个研究试样点中任意选取两个试样点,分析其特征向量,对向量进行扬尘垂直扩散处理,可不受到天气影响,保障构建的模型控制效果较好。由实例研究结果可知,设计控制模型最高控制强度可达到95%,降低了建筑施工场所中周围环境出现扬尘扩散现象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定量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天津某建筑施工工地,现场采集大气中PM10、气象、路面积尘及机动车数等数据,并确定施工扬尘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FDM模型,计算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将计算得到的扬尘排放因子和各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施工扬尘PM10排放因子定量模型,并结合ISC3模型,模拟计算2003年11~12月间,天津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PM10排放浓度.结果表明,施工产生的PM10平均浓度为20.3μg/m3,占大气PM10浓度的13.3%.  相似文献   

3.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_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煤栈作业中产生气载尘埃的原因之一是煤堆的风蚀。煤堆不管在工作(活堆垛)或不在工作(死堆垛)其作业情况对扬尘有很大影响。气象情况更是产生各种不同扬尘的重要因素。 为了预测新建煤场周围空气风蚀的粉尘浓度,不久前,我们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描述大气中高密度气体的扩散过程。采用的程序中考虑了散落物的颗粒直径因素以及煤场的几何形状、面积,大气条件和尘源强度等因素。 为了得到作为大气条件因子的源强的资料,我们在许多国家不同地区的现有煤场周围进行了大量的调试工作。以大流量空气采样器采样后,测定煤场附近的粉尘浓度,分析收集在滤膜上的粉尘,并测定粉尘的粒径。测得的结果与计算程序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预报值进行比较,即可求得源强。当这一源强值输入计算程序,即可对设计中的煤栈进行预测。计算结果预测了各种不同情况下,周围区域中的粉尘浓度。一些典型的结果确在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大气中汞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大气中汞的累积量模型,对大气中汞的累积量进行预测。通过合理化简修正高架源扩散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风速、有效源高度、大气稳定度和湿度对Hg扩散的影响,并比较大气稳定度对市区和平原郊区的影响差异。此外,综合分析了上述4个因素对汞在大气中扩散的总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Hg的扩散是随着有效源的距离增长而逐渐降低;有效源高度不同,其浓度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就不同,高度越小,其扩散程度越剧烈;湿度越大,Hg的浓度随之增大;大气越稳定,Hg的扩散越稳定,但大气稳定度对市区和平原郊区的影响差异不大,且风速不影响其最大浓度值的所在位置;综合考虑影响大气汞扩散的因素时,风速和有效源高度对大气Hg扩散起协同促进作用;湿度则起抑制作用;大气稳定度与其它几个因素间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统计了昆明市2013年全年每日PM2.5浓度和气象参数。分析表明昆明城区PM2.5的污染主要与气象条件和建筑施工扬尘两个重要因素有关,影响PM2.5的污染气象因素为气温、风速、雨量、湿度、气压等;大拆大建的施工扬尘,是昆明市PM2.5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他则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扬尘、汽车尾气排放。昆明市PM2.5的污染防治,应以建筑施工扬尘的污染防治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统计了昆明市2013年全年每日PM2.5浓度和气象参数。分析表明昆明城区PM2.5的污染主要与气象条件和建筑施工扬尘两个重要因素有关,影响PM2.5的污染气象因素为气温、风速、雨量、湿度、气压等;大拆大建的施工扬尘,是昆明市PM2.5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他则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扬尘、汽车尾气排放。昆明市PM2.5的污染防治,应以建筑施工扬尘的污染防治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大量粉尘,是现代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建筑粉尘的大面积扩散,不仅会对大气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必须通过相应理论体系和分析技术,详细探究粉尘污染扩散特征和防治手段。利用Fluent程序运行结构,引入计算流体力学数据和工程粉尘运行轨迹动态数据计算,建立Fluent湍流动态分析模型,对拆除大型建筑物过程中粉尘污染扩散特征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基于大气对环境影响理论和Fluent湍流动态分析模型对粉尘污染的扩散分析数据,提出了以加强管理施工单位施工规范、市民参与施工粉尘监督和治理、政府完善治理标准和经济手段等方式为核心的全民性多方向粉尘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特征分析方法,在给定假设条件下,构建了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空气流场模型、浓度场模型、大气层结模型和大气位温模型;基于所建模型,应用区域边界层模式对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Pasquill-Turner法对大气状态稳定程度进行判断和等级划分,即根据模拟区域太阳高度角数据、风速信息和云量参数等对大气状态稳定程度进行分类,计算模拟区域混合层高度,即可得到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特征。同时数值模拟实验,得出了风速大小和障碍物有无,以及障碍物大小对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的影响情况,并找到了影响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扩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PHAST软件研究泄漏孔径、风速、泄漏时间和大气稳定度对泄漏扩散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面积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风速的增大及泄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大气越稳定,泄漏扩散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11.
风速对人为扬尘源PM10排放浓度和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为扬尘源排放模型很少考虑风速对排放的影响,为了解人为扬尘源排放浓度及排放强度与风速的关系.以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为典型人为扬尘源,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风速对扬尘源附近大气环境中扬尘排放浓度、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尘源附近大气环境中因扬尘造成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浓度随风速的增加先降后升,本研究中最低浓度值所对应的2.2 m高度处的风速v(cmin)为1.0-2.0 m/s;扬尘排放强度随风速的增加逐渐升高,风速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受体模型法及组合方法,源模式法解析结果受源清单影响较大,导致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建筑施工扬尘的贡献存在较大争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结果发现:1)国内外现场测试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的方法较多,但不同测试方法比较的案例较少; 2)国内外建筑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差异较大,缺乏造成差异原因的深入分析; 3)建议在某一典型建筑工地开展施工扬尘排放因子测试方法对比研究,确定最佳的测试方法,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施工阶段开展排放因子研究,为编制建筑施工扬尘排放清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6-2010年上海市青浦区PM10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监测资料,定量分析PM10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PM10与降雨量、大气湿度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PM10浓度在夏季处于低值,冬季处于高值;5mm/d以上的降雨对PM10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且春夏季降雨的清除作用大于秋冬季节。PM10浓度与大气湿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PM10的扩散但不至造成扬尘,春夏季节的适宜风速是1.5~3.5m/s,冬季的适宜风速是1.5~2.5m/s。  相似文献   

14.
甲醇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被认为是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但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一员,其安全与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以甲醇储罐泄漏后毒气扩散所造成的中毒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重气扩散(DEGADIS)模型,采用ALOHA软件对甲醇储罐泄漏后毒气扩散范围的影响因素(环境和工艺过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甲醇有毒蒸气云的最大扩散距离会随着大气温度、储罐温度和储罐泄漏口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风速、大地表面粗糙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大气温度、风速、大地表面粗糙度和储罐泄漏口直径对毒气的最大扩散距离具有重要影响,大气相对湿度和储罐温度则次之,而储罐的充填率和储罐泄漏口高度对毒气的最大扩散距离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6年-2010年上海市青浦区PM10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监测资料,定量分析PM10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PM10与降雨量、大气湿度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PM10浓度在夏季处于低值,冬季处于高值;5 mm/d以上的降雨对PM10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且春夏季降雨的清除作用大于秋冬季节。PM10浓度与大气湿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PM10的扩散但不至造成扬尘,春季的适宜风速是1.5~3.5m/s,冬季的适宜风速是1.5~2.5 m/s。  相似文献   

16.
巷道内粉尘二次飞扬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巷道中沉积粉尘二次飞扬的现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粉尘二次飞扬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巷道内粉尘二次飞扬的极限风速与扬尘粒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矿井通风除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给矿井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围栏高度对施工扬尘迁移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FD数值模拟为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施工围栏高度对施工扬尘迁移扩散的影响规律。选取了4种施工围栏高度进行研究,分别为1.8,2.2,2.5,3.0 m。选取速度分别为3,5,8,12,15 m/s的来流风均匀流过不同围栏高度的施工场地,研究场地内风场情况以及施工扬尘的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土方区域背风面,来流风形成回流,不利于扬尘向外扩散。在土方区域迎风面,施工扬尘随上升流扩散到工地其他区域,造成扬尘污染。1.8 m的围栏围成的施工工地,施工扬尘相比其他围栏高度围成的施工场地,会更多的扩散到外界环境中,2.2 m高的围栏围成的施工工地施工扬尘扩散到外界环境相对较少,二者差距最大可达7.4%。不过随着风速的增大,围栏高度防止扬尘扩散到外界的作用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问题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介绍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通过现场试验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对策建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风速与烟源有效高度、地面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平均风速对烟源有效高度和地面浓度的影响。在大气边界层内,平均风速随高度而变化。以不同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大气扩散参数、风速廓线指数、烟源条件和抬升公式确定的条件下,不同算法的地面浓度可相差2.6倍以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能源重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环境整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不同风速出现频率条件下的箱式扩散模型对龙门能源重工业区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计算,SO2的环境容量为21097.72ta,TSP的环境容量为63293.15ta。运用资料收集法和成果参照法分别统计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量和计算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量,SO2为13728.79ta,TSP为68555.97ta。小风及静风条件下SO2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71.2%,TSP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108.1%;大风条件下SO2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30.1%,TSP的大气环境容量利用率为109.6%。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风速条件下,污染情况有所不同。SO2主要是有组织排放,其容量相对剩余量为7368.93ta。TSP已经超容量,大风条件下,煤堆起尘、裸露地面扬尘是主要的污染源;小风条件下,大气污染由无组织扬尘和有组织排放共同作用。针对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大气环境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