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溴氰菊酯在水环境中的降解及对三种水生动物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溴氰菊酯在水环境中的降解及溴氰菊酯对隆线蚤、凡纳对虾、奥利亚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溴氰菊酯在试验中的回收率为90.18%~96.58%;40.0μg/L的溴氰菊酯在静止、无底泥的水环境中的消除半衰期为9.43h;溴氰菊酯对平均体重4.6g凡纳对虾的96h LC50为0.0714,初生隆线蚤的24h LC50为0.2203,体重70±5.0g的罗非鱼的96hLC50为29.51μg/L。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溴氰菊酯在水环境中极易降解,而低浓度的溴氰菊酯存在时间较长;三种试验动物中,凡纳对虾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最强,隆线蚤较弱,而罗非鱼的96h LC50值最高;根据毒性分级标准,溴氰菊酯属于极高毒农药。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对罗非鱼谷胱甘肽及S转移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后,组织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1.0,2.0,3.0,5.0,10.0μg/L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罗非鱼25d,除了1.0μg/L浓度组罗非鱼体内GSH和GS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组的GSH和GST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溴氰菊酯对罗非鱼体内的GSH和GST是先诱导后抑制,且肝脏的变化幅度比肌肉大.1.0μg/L以下的溴氰菊酯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GSH和GST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农药对鱼类的生化毒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方法。样品中的百菌清和溴氰菊酯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分离,经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提取,干燥浓缩后,用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洗脱溶剂和洗脱溶剂体积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作为该方法的洗脱溶剂,且当洗脱体积为12m L时,二者的分离效果好,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5,回收率在94.2%~105.2%,相对标准偏差在3.7%~5.1%,百菌清检出限为0.094μg/L,溴氰菊酯检出限为0.911μg/L。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满足生活饮用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静态水体暴露方式研究了水中溴氰菊酯对稀有鮈鲫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与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影响稀有鮈鲫胚胎孵化的LOEC (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3.0μg/L;影响稀有鮈鲫仔鱼发育畸形和死亡指标的LOEC和NOEC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1.0和0.33μg/L.低至0.04μg/L的溴氰菊酯暴露便可显著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表达量并上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0.11μg/L的溴氰菊酯暴露可以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雌激素受体基因(ER1、ER2b)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1a)的表达量,并上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0.33μg/L的溴氰菊酯可以下调稀有鮈鲫幼鱼体内雄激素受体基因(AR)、雌激素受体基因(ER1、ER2b)、芳香烃受体基因(AhR1a、AhR1b、AhR2)的表达量,并诱导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TRβ)表达量的上调.上述作用浓度水平已经处于多个天然水体中溴氰菊酯的检出浓度范围,因此,关于水体残留溴氰菊酯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18C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菊酯类农药的浓度,检出的菊酯类农药包括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其检出率都较低,低于22%.检出菊酯类农药的浓度范围是0.013~1.246μg/L.该方法对菊酯类农药的回收率达到67.7%~96.2%,检测限为0.010~0.015μg/L.溴氰菊酯在废水排放中的达标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溴氰菊酯。从萃取、浓缩、仪器条件设置等方面,对反相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条件利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过程中加甲醇溶剂置换定容至1m L,在流动相为甲醇:水=7:3的条件下,用二极管整列检测器225nm波长下检测溴氰菊酯。在该条件下,该方法相关系数达到0.9999;回收率达到69.0%~100.5%;相对偏差为0.4%~2.9%;检出限低,可达0.009μg/L。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溴氰菊酯操作简便,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7.
溴氰菊酯农药对鱼塘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对稻田施用溴氰菊酯农药后,将含有农药的稻田水排入鱼塘,研究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浮游动物对溴氰菊酯敏感,在该系统中测定的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的EC50-24h值分别为0.18、0.30、2.00及0.66μg/L。含农药的稻田水排入鱼塘后,多数浮游动物现存量显著减少,24h后逐渐恢复,2周后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对浮游动物造成持久的、不可逆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拟菊酯杀虫剂的光敏降解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研究了哒嗪硫磷、多菌灵和克百威对三种菊酯杀虫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的光敏降解效应.在0.03—2.66μg/cm~2剂量范围内,哒嗪硫磷,多菌灵对3种拟菊酯杀虫剂有极显著的光敏效应,光解速度常数分别是拟菊酯杀虫剂单独照光的1.54—1.88倍和1.41—1.72倍.克百威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有显著的光猝灭效应.当克百威和哒嗪硫磷共存时,克百威明显减弱哒嗪硫磷对氯氰菊酯和嗅氰菊酯的光敏效应,而增强对氰戊菊酯的光敏效应.  相似文献   

9.
香蕉秸秆堆肥对四种农药残留降解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了香蕉秸秆堆肥过程关键因子—C/N、温度、含水率、pH对香蕉栽培生产过程中经常施用的4种农药——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蕉秸秆堆肥对4种农药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通风方式为机械翻堆条件下,百菌清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60%,pH =9.7;三唑酮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45;氯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2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7;溴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C/N=35∶1,温度为50℃,含水率为70%,pH=9.7.根据上述单因素控制试验,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可得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最小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8min、 4.32h、16.8h和 12h.  相似文献   

10.
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片谷氨酸递质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脑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神经递质释放实验,体外观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大鼠额叶皮层脑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μmol/L剂量下,4种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北京菊酯Ⅱ号、Ⅲ号和氯菊酯)对脑片静息态谷氨酸基础释放无明显作用。而化学结构中含氰基的拟除虫菊酯可促进额叶皮层脑片在50mol/LKCL去极化状态下谷氨酸的释放,与溶剂对照比较,溴氰菊酯(20μmol/L)可使脑片谷氨酸释放增加28.8%。  相似文献   

11.
溴氰菊酯对大鼠肝微粒体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溴氰菊酯对雄性大鼠肝微粒体苯胺羟化酶活力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溴氰菊酯在动物体内能降低苯胺羟化酶活力(23.80%)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21.18%)。该效应与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无关,亦与肝细胞破坏或内质网膜通透性的改变无关。溴氰菊酯本身对肝微粒体酶并不呈现抑制作用,当用肝微粒体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诱导肝微粒体酶后,溴氰菊酯降低微粒体酶活性的效应消失。这表明溴氰菊酯降低肝微粒体酶的作用可能与其干扰肝微粒体酶蛋白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大棚生产条件下小白菜中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残留及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的药液量喷药后,小白菜中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速率在10天内呈下降趋势,之后趋于平稳。氯氰菊酯的平均原始沉积量、最大残留量和最终残留量均大于溴氰菊酯。在喷药14天后,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在小白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贻贝等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规律,过去已有研究报导,但对甲壳类动物的研究报导尚不多见。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产动物,在我国别特是北方沿海,河口港湾已普遍开展人工养殖。本文就水环境中Cu对对虾的毒性及在其体内的积累、分布和排出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于环境管理及水产养殖事业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验用的对虾取自青岛市黄岛养殖场。体长为7.0~9.0cm,体重在3.5—7.5g之间。试验前在水族箱中驯养10天,然后选择健康个体用于试验。试验用的海水S为34‰、DO为6.5-7.0mg/1,pH值为8.0~8.1、水温13-20℃。急性毒性试验设对照组,1、3、6和10mg/l浓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东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08个荔枝园土壤样本,检测了9种荔枝常用农药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农药检出率为氯氰菊酯(59.1%)多菌灵(51.0%)代森锰锌(11.1%)甲霜灵(6.7%)三氟氯氰菊酯(3.4%).乐果和敌敌畏仅在个别果园检出,溴氰菊酯和敌百虫均未检出.土壤同时检出不同种类农药果园的百分数为只检出1种农药(40.4%)同时检出2种(31.3%)未检出(18.8%)同时检出3种(8.2%)同时检出4种(1.4%).检出的7种农药中,代森锰锌残留平均含量最高达39.05μg·kg-1,氯氰菊酯次之为7.83μg·kg-1.其它5种农药平均含量为0.19~1.65μg·kg-1.整体上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状况较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GC/ITD/COM联用法全分析。110升水样被XAD-2树脂柱富集,用有机溶剂洗脱,并浓缩至1ml。浓缩的提取液注入GC/ITD,鉴别了272个化合物,14种是美国环保局规定的优先考虑污染物。根据有效碳数计算校正因子,定量了216个化合物,某浓度范围为0.01~46μg/l。文中也提出了31优先考虑有机污染物的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16.
分析环境中溴氰菊酯暴露与人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收集1996~1999年沈阳市6个郊区县的溴氰菊酯暴露资料和1997~2002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每年农药使用密度与随后3年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每年的溴氰菊酯使用密度与随后3年的男性食管癌、胃癌、肝癌平均死亡率均显著相关。1997~1999年度溴氰菊酯使用密度与男性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有显著相关,而在1996年度不相关。在女性则相关的年份很少。结论:溴氰菊酯的暴露可能是男性食管癌、胃癌、肝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其它相关结果尚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方面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河南新郑县是我国主要产枣区之一,新郑红枣肉厚味甜,枣花蜜也是蜜中之冠。红枣和蜂蜜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红枣销售到东南亚及西欧各国,为我国换取大量外汇。但是,近年来新郑枣区大量使用溴氰菊酯来防治虫害,为弄清溴氰菊酯在枣树叶中的残留情况,指导该药的使用,我们分析了不同施药期及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在枣叶上的残留量。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水养殖区沉积物中溴氰菊酯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水养殖区沉积物特点,研究建立了其中溴氰菊酯提取、浓缩、净化方法,对溴氰菊酯及其杂质进行分离,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不同养殖区中沉积物进行加标试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79.1%~99.3%,精密度3.6~7.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施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中施用时,由于实际用量低,加上作物的沾附、土壤与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及其存在形态的变化,其实际浓度与毒性已降低到对稻田养鱼及邻近鱼塘的水生生物不再有危害的程度。描述了溴氰菊酯在整个模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消减规律。研究了溴氰菊酯在不同加工剂型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鱼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特点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在稻田-鱼塘生态系统中,模拟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后遇大雨,田水中残留农药流入鱼塘,对塘内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鱼、贝类未发现死亡现象;残留、毒性测定结果与危害性实测结果相符。排水口附近供试虾类大量死亡。排水口较远处,虾类的危害影响较轻。虾类对溴氰菊酯有明显的回避性,自然水域中虾类的危害程度比关在网箱内的要小。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害十分严重,但2周后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稻田养鱼无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