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故防止火灾应控制好十种火源,具体是: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3、还有我们常遇到的,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而这种火源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应引起注…  相似文献   

2.
1.火源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人们日常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中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器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  相似文献   

3.
矿井竖巷内火灾燃烧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矿井竖直巷道内火灾燃烧模拟实验系统和所进行的多次火灾模拟实验情况及其结果,研究分析了火灾时期井下几种常见的固体可燃材料(坑木、风筒布、运输胶带,电缆和煤炭等)的火源燃烧过程和特点,以及沿竖直巷道轴向上火灾烟流的温度参数在火源不同燃烧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李政  刘乃安 《火灾科学》2012,21(3):109-116
多火源燃烧是森林火灾和城市群发性火灾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火灾现象,相关研究很少。通过恒定控制液面高度的实验系统,对直径0.1m、0.2m和0.4m的庚烷池火在单个火源、两火源燃烧和三火源线性排列时的火焰高度、火焰体积和燃烧速率等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三火源燃烧时中间火源的火焰高度、火焰体积和燃烧速率明显高于两火源燃烧和单火源燃烧,三火源燃烧时边上火源与两火源的燃烧状况难以区分。这些燃烧特性随着火源间距的减小,呈现增大趋势。热量反馈增强和空气卷吸受限这两种火源相互作用机制相互耦合,且随着火源间距的减小而增强,在S/D(S为火源间距,D为油池直径)为2~4时,两种机制强烈竞争,在其他参数范围内热量反馈增强效应占主导作用。研究还发现火焰体积与热释放速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单位火焰体积的热释放速率约为1614kW/m3。  相似文献   

5.
<正>消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电气和用火不慎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随着冬季的来临,家庭用火用电频率大幅增加。既然家庭电气火灾如此频繁,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专家介绍,家庭引发的火灾,其实可以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刚发生时燃烧缓慢,火势也较弱,完全燃烧起来需要3到5分钟时间,这时候,家用灭火器就能派上用场,即使是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采用干粉灭火器直接对着火源喷就可以了。目前,城市社区住宅主要分普通楼房住宅、庭院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三种,针对具体情况,市民应对症下药,自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按照危险物质的分类方法,工厂常见火灾事故一般分为以下5类:1 气体火灾 它是以管道或其它设备中泄漏出来的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气等,被火点燃而发生的火灾。 在很多情况下,泄放出来的可燃气体已充满室内,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燃爆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发生燃烧爆炸,危害很大。扑灭这类火灾可用化学干粉、高压水等,并要设法关闭阀门或堵塞泄漏处,防止气体继续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与电力电缆相关的火灾特性和防火措施的主要内容。由于火源、可燃材料和火势蔓延等因素,导致电力电缆发生火灾的风险较大。为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具体包括正确安装、维护、确保足够的间隙、使用耐火材料以及构建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等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电力生产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动车组发生火灾时车厢内火焰不断蔓延、火势不断增大导致车厢内轰燃的情况,并得到引起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及所需燃烧持续时间,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模拟其燃烧过程,分析在持续燃烧和非持续燃烧2种状态下不同热释放速率的初始引火源引起的动车组车厢轰燃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动车组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值为160 k W,燃烧持续时间临界值为1 470 s。随着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车厢发生轰燃的时间变短,两者之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且发生轰燃所需的火源燃烧持续时间也随之缩短,两者之间同样存在乘幂函数关系。根据动车组车厢内常见初始引火源特征,明确了不同行李物品作为初始引火源对动车组车厢发生轰燃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动车组发生火灾时车厢内火焰不断蔓延、火势不断增大导致车厢内轰燃的情况,并得到引起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及所需燃烧持续时间,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模拟其燃烧过程,分析在持续燃烧和非持续燃烧2种状态下不同热释放速率的初始引火源引起的动车组车厢轰燃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动车组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值为160 k W,燃烧持续时间临界值为1 470 s。随着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车厢发生轰燃的时间变短,两者之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且发生轰燃所需的火源燃烧持续时间也随之缩短,两者之间同样存在乘幂函数关系。根据动车组车厢内常见初始引火源特征,明确了不同行李物品作为初始引火源对动车组车厢发生轰燃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动车组发生火灾时车厢内火焰不断蔓延、火势不断增大导致车厢内轰燃的情况,并得到引起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及所需燃烧持续时间,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模拟其燃烧过程,分析在持续燃烧和非持续燃烧2种状态下不同热释放速率的初始引火源引起的动车组车厢轰燃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动车组车厢轰燃的临界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值为160 k W,燃烧持续时间临界值为1 470 s。随着初始引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车厢发生轰燃的时间变短,两者之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且发生轰燃所需的火源燃烧持续时间也随之缩短,两者之间同样存在乘幂函数关系。根据动车组车厢内常见初始引火源特征,明确了不同行李物品作为初始引火源对动车组车厢发生轰燃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家庭使用燃气热水器越来越普遍。燃气热水器是利用气体燃料(天然气、城市炼焦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将水加热到所需的温度。由于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易燃易爆的可燃气体,一旦泄漏,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遇上明火,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如房间煤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液化石油气达到1.5%~9.5%,天然气达到5%。10%,遇到火种时就会发生爆炸燃烧。因此,人们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12.
防火防爆是企业安全生产中主要的安全防范技术措施。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须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地消除和或隔离各类点火源;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展,尽量降低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但是在实践中,往往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程度,甚至还应考虑其他辅助措施,以便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减少危害程度,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非稳态火源热释放速率等效合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源热释放速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火灾数值模拟与仿真的准确性.为研究多火源作用下的火灾热释放速率,通过对非稳态火源引起火灾的火势蔓延情况进行迭代分析,结合热辐射点燃机理,对单一火源引发其他可燃物共同燃烧的火灾建立了热释放速率等效合成模型,并通过对某型飞机客舱ULD内货物进行实例分析来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等效合成模型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受初始火源位置、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及其摆放位置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统计资料表明,现代厨房常见煤气火灾,主要是管道、炉灶等安装不当、质量不过关或因腐蚀损坏等,造成气遇明火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或发现漏气时,错误地使用明火寻找泄漏点,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由于使用不当(如先开气、后点火)或由于停气、回火、风吹使火焰熄灭,或使用锅、壶烧水时,因水满沸腾后溢出将火泼熄时没有及时关闭阀门,致使漏出的煤气被第二次点火的火源引爆等,因此有效防止煤气火灾,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5.
一切可燃物质,由于种类及其组成该物质元素的不同,其闪点、燃点、受热自燃、本身自燃和爆炸着火的现象也不相同。掌握可燃物质燃烧的基本现象; 对于我们预防火灾的发生和同火灾作斗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闪燃与闪点 可燃液体受热时所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引起闪电式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为什么会发生闪电式燃烧呢? 当用明火放到不同温度的可燃液体表面上去试验时,会发生不燃、闪燃、着火三种现象。当某种可燃液体的温度被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液体蒸发速度加快,蒸气浓度增加,用明火接触时,即能引起闪电式的燃烧。但由于液体在该…  相似文献   

16.
米娜 《安防科技》2013,(11):42-42
住宅火灾更容易在冬季发生,因为人们习惯性地使用壁炉、电暖器和电热毯等取暖。虽然住宅火灾大多发生于冬季,但夏季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威胁,即灌木林火灾。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灌木林火灾包括2009年发生于维多利亚州的"黑色星期六"(死亡173人)火灾、1983年发生于南澳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灰烬星期三"火灾(死亡76人)和1939年发生于维多利亚州的"黑色星期五"火灾(死亡71人)。澳大利亚的灌木林主要是由桉树组成。桉树叶可以释放出高度可燃的挥发气体,使得火势蔓延极快,难以控制和扑灭。澳大利亚温根村附近有一座"火山",其砂岩下的藏煤已经燃烧了数千年。该地区居民最初以为从地面下散发出的烟雾是火山爆发所致。  相似文献   

17.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时,要使用高温、明火,且经常与可燃易爆物质及压力容器接触。因此,在焊接操作中存在着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这类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伤亡,而且还会使企业生产和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此,预防焊接作业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对保护职工安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保护国家财产具有重要意义。1焊接防火措施燃烧和爆炸实质主要是氧化反应,两者关系密切。由于发生火灾后引起爆炸,或者由于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因此,焊接防火防爆措施要引起高度重视。11作业现场要加强安全检查焊工进入工作现场后,首先必须检查操作…  相似文献   

18.
把工作、营业场所或家庭装修得好一些、漂亮一些是许多人的愿望。可是装修时,您知道应注意哪些防火问题吗?如果只求装修漂亮,不顾防火安全,就可能埋下火灾隐患。  首先,在对吊顶、墙面、地面等部位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海绵、橡胶等易燃材料,可采用不燃材料如石膏、水泥等代替。此外,装修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火源火种靠近油漆、汽油、木屑、刨花等易燃物,以防发生火灾。  第二、装修时所采用的电线型号要符合用电要求,各个接头连接要牢固并包扎严实。接线盒、开关、灯具及发热部件应做好防火隔热处理,附近不可堆放可燃…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品的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害,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都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下面着重谈一谈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1.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2.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  相似文献   

20.
热表面是一种较常见的点火源,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可燃液体遇到热表面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本文介绍了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及测定方法标准,试制了一台热表面引燃实验装置,对几种典型植物油进行了热表面的引燃实验,给出了发生50%引燃概率的温度值,分析了热表面最低引燃温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