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体中氟化物的含量、活性和运动特征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成为人、畜健康的危害因素或潜在不利条件。因此,对水环境中氟的行为研究是必要的。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氟化物中一部份成为溶解态均匀地分散在水体中,其余部份可为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或为水生生物吸收。进入水体的含氟矿物颗粒部份分散于水体呈胶态,更多的是在克服了水流的平推力和浮托力后形成水体沉积物。在不同条件下水环境中,可溶性氟与沉积物中的氟可发生吸附和释放作用而导致水体中氟含量的变化。对人畜产生危害的主要是溶解态氟,为此我们对不同条件下(温度、酸度、时间、共存阳离子及好气、厌气等)对水环境中氟化物的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1 沉积物中氟化物的释放试验  相似文献   

2.
水体中重金属形态是复杂的,一般可分成溶解态和固体悬浮态。在天然条件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随着水文等因素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水体悬浮物的变化严重影响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为了获得江、河、湖、海水中重金属的正确含量和在时空上有可靠的对比性,近十年来,国际上采用水样通过0.45微米孔径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的重金属为悬浮态,滤液中的称溶解态。这样,滤膜就成了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基本工具之一。在我国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研究中也会广泛使用滤膜,国外对过滤方式和滤膜的种类、型号、规格、性能和应用等已有评述。  相似文献   

3.
指示水体病原污染的微生物及其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受粪便污染的水体可能含有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病原微生物在水环境中往往数量较少、检测比较困难,通常采用检测与病原微生物具有密切关系的指示微生物来指示和估计病原污染.指示微生物包括总大肠菌群及其替代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程度检测等方面.总结了各种指示微生物的特性、应用范围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初步介绍了指示微生物和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判断病原微生物污染来源的指示微生物及其最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8-1 环境水质化学体系 地球自然界的水圈即人类和生物的水环境.从化学角度看,它是水和其中各种化学物质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称为水质系.它的范围如图8-1所示,应包括各种地面和地下水体,其中的悬浮物、沉积物以及生物体. 环境水化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自然光解净化和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光解。前人的研究表明在水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都能通过光解去除:污染物的光解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手段。 文章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应在三个方面:实际废水处理的研究,新型光催化剂的研制和污染物光解的结构活性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体是农药污染的主要场所,我国所有的江河湖海及部分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农药残毒。分析监测水体中的农药残毒是环境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欲分析水中农药残毒,首先需要把水中微量农药尽可能多地(接近100%)提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极重要的影响。微量元素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天然水。随着工业的发展,自然界水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测定无污染天然水中中各种元素的背景值,可以为研究水体中各种污染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水质和防治污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冷冻干燥预浓集技术配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物的种类和产量日益增多。这些化学物随着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造成天然水体的严重污染。它们除了通过饮用水途径直接进入人体外,还可以通过动、植物富集,经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分析检测天然水或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保护水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4-1 水环境中的络合物 天然水中的金属阳离子与各种配位体生成形形色色的络合物,使水化学体系成为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广义的络合反应包括的内容特别广泛,几乎除了电子迁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外都可归入其中,酸碱反应是质子迁移过程,但若把H~+当作金属离子而OH~-当作  相似文献   

10.
周村水库季节性热分层消亡期水质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北方代表性水库周村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层消亡对水库水质污染的影响。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对周村水库热分层减弱消亡期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秋季水体分层结构的破坏,对水库水质污染与水环境的变化影响显著。随着秋季气温的下降,温跃层厚度减小,混合深度增大。分层破坏期间,水库底部仍处于厌氧状态,大量污染物(如锰、氨氮、硫化物等)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随着混合深度的增加,蓄积底部水体中的还原性污染物向上迁移,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嗅味异常、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大量的藻类可利用营养盐通过水体对流进入上层水体,但由于秋冬季水温和光照强度较低,并未引起浮游植物密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脂影响空气和水体界面中氧的交换。水中的油易被微生物分解,因此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恶化。渔业用水要求油的排放标准为0.05mg/1,地面水排放标准为0.3mg/1,工业用水排放标准为10mg/1[1]。含有油脂的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油脂污染,从而使作物污染。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龟和肉等含有较大量的矿物油脂使人难以入喉。测定水、土壤、作物和食物中的油脂通常用有机溶剂萃取,常用溶剂为石油醚、三氟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也有人建议把“油脂”这个监测项目称为  相似文献   

12.
使用高分子大网状吸附树脂分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第一步,是使水样通过吸附树脂柱或管进行吸附富集.这一工作主要是针对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定工作。环境样品中,地下水体和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水的水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甚微,采用高分子大网状吸附树脂对水中痕量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在水环境中,重金属通过沉淀和渗出浓集作用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中。这些元素随时间而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转化和富集,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因而,测定和鉴定冲淡的水中的这些金属是必要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于痕量金属的定量测定是一种灵敏的、特效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氮、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 ;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 ,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BOD)降解 ;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 ,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 ,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 :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 ,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湖泊沉积物与水体中氮、磷的迁移规律,收集鸣翠湖5个代表性采样点的间隙水和上覆水,测定TP、TN、氨氮等浓度,分析氮、磷的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对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氮、磷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最后对鸣翠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鸣翠湖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氮、磷浓度梯度明显,具有间隙水向上覆水释放的趋势,其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的内源作用已经非常明显。间隙水中TP、TN、氨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5、3.83、2.23mg/L;上覆水中TP、TN、氨氮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7、2.17、0.24mg/L。鸣翠湖水体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8,自引:0,他引:138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可以大量吸收氨、磷等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其中一些种类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或吸收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可以使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OD)降解;通过抑制低等藻类的生长,控制富营养化的表现形式等。根据不同的生活型特点,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漂浮植物为主的塘系统和以挺水植物为主的人工湿地系统等。本文从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探讨了植物对污染物降解的机理,并对以大型水生植物为核心的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水体中抗生素类药物污染主要来源于人体和动物的大量使用,为改善水环境,降低和去除水中抗生素类药物,设计了可进行较大体积水中四环素的有效去除大气压降膜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装置,研究了等离子体对四环素模拟液的降解特性,并分析了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初始浓度为100 mg·L~(-1),等离子体处理四环素溶液10 min,去除率为90%,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45%,能量效率达到3.16 g·(kWh)~(-1)。较高的能量效率源自放电产生大量的活性物种(高能电子、离子、自由基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方法对水样进行了分析,当等离子体放电处理2 min后,四环素溶液中开始生成新的物质,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新物质种类和产量也随之逐渐增加,直至水中四环素接近完全降解。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面积、工业级的有机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卤代芳烃对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并对水体中该类污染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光降解及光催化技术、化学氧化法、氢解还原和辐射降解等技术在该领域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截流外排工程污水扩散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水截流外排工程是上海市城市水环境整治的重大战略。文章以CODCr为例,数值模拟研究了上海近岸水域东、南、西三大截流外排干线不同排污方案下污染物的输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长江口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污水的稀释扩散;在现状排污条件下,无论洪枯季,引起的环境水体污染物CODCr浓度增量均不大,能够满足长江口水环境容量的要求;对于规划排放量的污水,预处理和一级处理条件下引起的环境水体污染物CODCr,浓度增量较为显著,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也比较大;二级处理条件下所引起的污染浓度增量比较小,对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规划城市污水外排工程时,建议必须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20.
鉴于氰化物所具有的明显的毒性和电镀、炼焦、造气及其他化工等含氰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水中微量氰化物的监测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项目。 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报导颇多。尤其近年来,采用仪器分析手段,诸如气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