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运用“低阻,中温,大流量”除尘工艺的设计原则对首钢特钢7#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在设备动力不变的前提下,使系统处理风量由5-6万m^3/h提高到9.5-10.5万m^3/h,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建华  何荣桓 《化工环保》1993,13(5):296-299
依据诱导反应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用停流技术研究了Fe^2+和Sb^3+诱导的Cr^6+-I^-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同时测微量铁和锑的条件。线性工作分别为0-2.2μg/ml Fe^2+和0-2.0μg/ml Sb^3+,检测限为0.012μg/mlFe^2+和0.014μg/mLSb^3+,测定了废水中铁和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环保局规定,二恶英和呋喃的总排放量必须从40.3g/a降至12.2g/a,汞从6t/a降至2.7t/a;铅和镉从88.5t/a降至10t/a。一般燃烧装置要在3a内达到新标准,需要改变工艺以减少危险废物焚烧量的装置,允许4a内达到新标准。新标准涉及到的装置,包括危险废物焚烧炉、以危险废物为燃料的水泥窑和轻型复合窑炉。这些装置的二恶英和呋喃的排放量要降至0.20ng/标m3干质(dscm)。对焚烧炉其他项目规定的标准为:汞130ng/dscm;颗粒物34μg/dscm;铅和镉240ng/dsc…  相似文献   

4.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祝万鹏  杨志华 《化工环保》1994,14(5):268-273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CO  相似文献   

5.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_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_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SO_4的投加量分别为5.0g/L和1.0g/L),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93%。  相似文献   

6.
废铁屑—H2O2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伟  孙金蓉 《化工环保》1997,17(6):342-345
用废铁屑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对炼厂汽提后含硫废水进行了除酚试验研究,考察了初始PH、H2O2投加量、废铁屑投加量对酚去除率的影响。对含酚量为331.5mg/L的废水,将其初始PH调至7.2,30%H2O2的投加量为7.5mL/L,废铁屑的投加量为3-8g/L,经2h反应后,酚的脱除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7.
痕量汞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深 《化工环保》1993,13(6):352-355
建立了在H2SO4介质中,汞催化亚铁氰化钾和邻菲罗啉指示反应,进而定量测定痕量汞的催化动力学方法。方法灵敏度高,ε=1.86×10^6L·mol^-1·cm^-1,汞量在0.05-2.00μg/20ml内线性关系良好。用于水样中汞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程里  马骁懿 《化工环保》1994,14(5):290-29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9.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 ̄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10.
王业耀  卢醒 《化工环保》1996,16(3):178-180
研究了H2O2和其它氧化剂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1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2O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1.
PVC弹性填料生物膜法处理含H2S气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PVC弹性填料进行好氧生物膜法气体脱硫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挂膜速度快,驯化时间短,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在空速100~200h^-1,喷淋水量1000~1500L/(m^3.h)、进气H2S质量浓度〈1200mg/m^3时,H2S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化肥厂含氮废水的生物硝化处理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毓仁 《化工环保》1995,15(3):136-140
用维纶软性纤维作填料,进行了生物膜法三级硝化处理化肥厂含氮废水的试验,TKN的去除负荷最高可达0.377kg/m^3.d,总硝化率可达93%。三级硝化后,出水中Urea-N〈3mg/L、NH3-N〈17mg/L。若投加痕量Mg^2(50μg/L)可以促进尿素的水解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_2O_2和其它氧化剂(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例)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I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_2O_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态化电极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红波  徐仲榆 《化工环保》1995,15(4):224-227
采用细粒膨胀石墨流态化阳极电解法处理含氰量为80-90mg/L的废水,试验选择出的处理条件为:pH9-10,废水流速42-45L/h,槽电流2-3A,NaCl加入量1.5-3.0g/L。同样条件下,使用细粒膨胀石墨流态化电极的电解除氰效果较用简形板状电极好。  相似文献   

15.
硫脲法浸出回收炼锌废渣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硫脲法从炼锌废渣中浸出回收银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硫脲质量浓度10g/L,「Fe^3+」0.0125mg/L,液固比10:1,浸出液PH1.5-2.0,浸出温度40-60℃;  相似文献   

16.
王伟  钟崇林 《化工环保》1998,18(2):104-107
研究了用蒸馏水为吸收液采样、用2,4-二硝基氯苯光度法测定大气中己二胺的浓度。通过试验,确定了采样方法、显色剂和Na2CO3溶液用量、反应液pH、显色反应温度和时间、萃取时间等;得出大气中己二胺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4μg/m3,吸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加标回收率为92% ̄94%。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烯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贤  孙桂芳 《化工环保》1998,18(5):294-299
采用硅胶-AgNO3富集样品,热解吸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中的烃一,富集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当富集样品0.1L时,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最小检有度分别为0.0006mg/m^3,0.001mg/m^3、0.004mg/m^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加标回收率97%-109%。  相似文献   

18.
增敏碘量法同时测定微量Mn(Ⅱ)、 Mn(Ⅶ)、 Cr(Ⅲ)、 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增敏碘量法同时测定微量的Mn(Ⅱ)、Mn(Ⅶ)、Cr(Ⅲ)和Cr(Ⅵ)。将样品中的Mn(Ⅶ)和Cr(Ⅵ)用Na2SO3预先还原,在pH为3.0的醋酸盐介质中对Mn(Ⅱ)和Cr(Ⅲ)用过量KIO4氧化(当用H2P2O2-7掩蔽Cr(Ⅲ)时,只有Mn(Ⅱ)被氧化),过剩的IO-4用钼酸盐掩蔽,加入KI后,以Na2S2O3滴定游离出的I2。此法对Mn的测定范围为29~14706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31%~1.18%;对Cr的测定范围为59~1029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12%。此法与常规滴定法测定Mn和Cr相比,分别可增敏20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用于催化氧化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上,处理含醋酸丁酯的模拟气,考察了空速、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催化剂的耐热性能,当空速为5000h^-1,进气温度为220℃、醋酸丁酯质量浓度为2.4~5.8g/m^2时,醋酸丁酯的去除率〉98%,而且该催化剂人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与废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醛-水合肼法合成3,3'-二氯联苯胺(DCB)时,排出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废水经相互中和、重氮化、中和除锌预处理,除去水中的硝基苯类、邻氯苯胺、DCB、锌以及肼等难生物降解物,再经生化处理,排出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废渣采用焚烧法处理,排出烟气中苯胺类<0.5mg/m ̄3、硝基苯类<0.03mg/m ̄3、DCB<0.3mg/m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