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洗涤剂富磷污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湖海水域富磷污染的现状,指出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是造成富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富磷污染的对策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洗涤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水体污染情况特别严重,不少江河湖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工业有毒有害废水的排放污染地表水源、水域之外,含磷洗涤废水的排放已越来越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如太湖,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全湖富营养化和局部水域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等低等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浑浊恶化,并由此危及水生动物,造成太湖水域生态失衡,其中,磷的含量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因素。据统计,太湖流域水体中含磷量的大约16%来自洗涤废水。又如深圳市的河流,近年污染严重,水体由于富营养化而发黑发臭,污水排…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体磷污染的日益加剧和排放标准的进一步严格化,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除磷技术已成为当今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分析、评价污水除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次磷酸钠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一些废水、废气、废渣,若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宝贵的资源。本厂对其进行了治理,收到了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1)废水治理次磷酸钠生产中的黄磷融磷水不能随便排放,其中的黄磷是易燃的危险化学品,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原料黄磷的流失,而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厂对融磷水进行了循环利用,不仅达到了降本节支的目的,而且为其进一步治理创造了条件。在次磷酸钠蒸发浓缩过程中,蒸发的工艺水需经冷凝器用大量冷却水进行冷却。本厂按装了两台冷却塔(GBL-180),冷却水经冷却塔冷却…  相似文献   

5.
李震 《化工环保》2004,24(Z1):461-463
洗涤剂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并随着洗涤污水的排放大都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域的富营养化,引起赤潮的发生.通过对赤潮造成污染及巨大经济损失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分析,提出只有通过政府等部门立法使洗涤剂禁磷,才是解决磷酸盐污染水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常致成 《化工环保》1992,12(2):79-82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工业的原料变革,国内外限制磷污染的对策及对含磷洗涤剂的重新评价等.  相似文献   

7.
二水法磷酸生产的污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仲苗  王柏林 《化工环保》2004,24(4):294-297
在二水法磷酸生产中.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合理的废水回用路线.并经过工艺指标的优化和控制,使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磷矿粉尘污染受到控制,废水零排放.含氟废气达标排放,磷石膏全部被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刘宗达 《化工环保》1994,14(3):180-181
硫磷铝锶矿的综合利用1前言清平磷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面积54km ̄2,在磷矿开采中排出的硫磷铝锶矿,是未被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硫磷铝锶矿为磷块岩的直接顶板,同磷块岩紧密共生(有时亦以夹石的形式出现于磷块岩中),矿体呈透镜状及似层状。厚矿碱溶P_...  相似文献   

9.
废石膏与氯化钾焙烧制硫酸钾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石膏是指化工生产中的副产物硫酸钙水合物堆积而成的化工废渣。废石膏的主要来源是磷肥工业中的磷石膏 ,此外还有柠檬酸生产厂排放的废石膏。据资料报道 ,1 987年全世界的磷肥生产厂产生了约 1 .5× 1 0 8t磷石膏 ,其中 1 .3× 1 0 8t未被利用。我国磷铵及磷酸盐等化工厂每年排出的磷石膏达几百万吨 ,柠檬酸生产厂每年排出的废石膏也有几十万吨之多。这些石膏废渣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 ,对农田、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 ,废石膏的合理利用是一项迫在眉捷的环保项目。1 废石膏的利用情况  目前 ,废石膏的主要利用途径有 :用于…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生物除磷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姗燕  姚重华 《化工环保》2005,25(4):281-284
概述了活性污泥生物除磷过程的Comeau/Wentzel模式和Mino模式,以及以Wentzel和Smolders为代表的两类生物除磷数学模型,提出结合Smolders模型与ASM2、ASM2D模型的优点建立结构完整、参数较少、辨识简单的模型,是生物除磷数学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The process of eutrophication in form of intense plant growth has been observed in some lakes and water streams at the 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 in central Croatia. Here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is phenomenon is a consequence of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or due to naturally produc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lakes. We applied 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 at two springs and four lakes (nutrient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trace elements) and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lake sediments (mineral and organic fraction analyses, trace elements) in four different lakes/five sit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does not indicate recent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of water because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trace elements are below detection limi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C and nutrients are slightly higher in the area of increased eutrophication-plant growth. Also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 is at the highest level in areas with highest C/N ratio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this sediment is mainly of terrestrial origi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segment of all cores, deposited approximately during last 50 years when higher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is expected due to development and touristic activity,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r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iod approximately 100–200 years before present.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and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decreases from the uppermost lake downstream.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there is no indication of recent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in water and sedimen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DOC in water as well as phosphorus and some other elements in the lake sediment can be a consequence of input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to the lake water.  相似文献   

12.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苓  张海涛 《化工环保》2007,27(3):285-288
以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在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9.6g/L、微波功率为320W、消解管长度为16m的条件下,总氮和总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m g/L和0.020mg/L,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3.500mg/L和0.020~2.500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和1.0%。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河水、湖水、化工废水等实际水样中总氮和总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98.1%和97.2%~102.2%。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最大容量的670 t/h水煤浆锅炉的运行情况,介绍了水煤浆燃料及其燃烧方面的一些特点,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说明水煤浆对于环境保护,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环境保护,确实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针对大容量水煤浆锅炉出现的新的污染问题,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菲菲  曾维华 《化工环保》2004,24(6):426-428
从大气污染控制与水污染控制等方面综述了纳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展望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小冬  黄桂荣  何阳 《化工环保》2012,32(3):291-294
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该方法避免了国标法中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对吸光度的干扰,对总氮和总磷测定的精密度有很大的提高。该方法在实验测定的浓度范围内总氮和总磷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4%和4.24%;总氮和总磷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7 mg/L和0.009 mg/L,比国标法更低;对实际试样总氮和总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6%~105.3%和94.7%~100.2%。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田村为个案,从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出发,分析没有外来工业污染情况下的农村水污染社会原因.我国广大农村正在遭受"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包围和侵袭,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农民传统的对水的认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绍康  王光辉  徐兰 《化工环保》2015,35(2):154-158
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别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和其他环境治理领域中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废水的排放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处理不同重坌属废水的方法,以及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可采用的多种工艺。在重金属废水资源化技术中,膜分离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钢渣净化水中磷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国内外钢渣除磷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铜渣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除磷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机理,提出了钢渣应用于含磷废水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保护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物理污染的控制技术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水平,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根据环境技术管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的近期目标和“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