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事故确切定义的重要性以往人们使用较多的事故定义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损失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意外事件"。这个定义没有说损失的类型、大小以及由谁来规定,没有说适用范围,也没有解释事件是什么,不确定因素很多,它不能从众多事件中确切地规定出一个叫做"事故"的事件来,也就是事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能对事故进行确切定义,则可以解决以下5个问题:1.安全科学的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在事故定义明确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有必要继续明确危险源的定义和内容。通过梳理ISO45001中危险源的定义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标准中与危险源相关术语的定义,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危险源包含的内容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危险源、事故原因、隐患、危害因素、风险源、hazard、risk source这7个词含义相同;危险源是能量、物质、行为的状态;危险源的分类需依赖于事故致因模型;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不同,概念的规定也会表现出差异,因此,双重预防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人失误(Human Error)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不良的影响。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曾指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亡事故的基础。即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各类事故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图1是他绘制的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4.
人失误(Human Error)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不良的影响。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曾指出:人失误构成了所有类型伤亡事故的基础。即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各类事故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图1是他绘制的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事故处理中加强舆论监督本刊评论员北京化工厂“6.28”特大爆炸事故已过去10个月,至今仍未结案。按照国家结案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80天的规定,早已过了结案期限。据说,该事故迟迟未能结案的原因是对事故的定性上的分歧,即引发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人为的...  相似文献   

6.
前一篇文章中,给出了事故类型的分类,这里再提出关于伤害性质、伤害部位、起因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动的分类,以及怎样使这些分类结构更合理的问题。即每一大类应包含哪些中类、中类中应包含哪些小类?大、中、小类的顺序怎样排列?类的级别能否简练?分类方法是杏适用于各行业?分类的概括程度如何?有没有互斥性?实际工作中的各种事故是否都能找到明确的归属?等等。 根据以上原则,作者提出伤害性质、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动的分类建议内容。 伤害性质分类建议 1.骨折。包括单纯骨折,伴有身体软组织伤害的骨折(复合骨折),伴有关节伤害的骨折…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4):66-67
前不久,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事故“死亡指标”引发了争议,对此国家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郑重澄清:下“死亡指标”事实上是为了少死人!这是一个控制性指标,不能超过,越小越好。下指标不是要死亡多少人,而是不能超过和突破这个数。“死亡指标”何以能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怎样评价它?我们编排了这组文章,有褒有贬,只是希望读者能客观、理智地看待这一“新生事物”,管理者能从中发现问题,避免所述情况的出现,真正地用好这一指标,达到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分析(ECAR)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的影响因素,以人为差错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几种典型的人为差错分析模型;通过借鉴ECCAIRS分析框架,并在基元事件分析(EEAM)逻辑和CCAR396部的分类方法基础上,构建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分析(ECAR)模型,它从事件层、描述层、原因层和组织因素与改进建议层,分析航空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人为差错。此外,还将组织因素概念引入该模型。  相似文献   

9.
事故原因有两类:一是属于管理规章方面的原因;二是机械或物质危害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被人为地称之为“管理的”和“物质的”原因。似乎应该确切地说,所有的事故实际上都可以归属于以下所列举标题中的一种或两种原因。乍看起来,这些标题中的某些原因好象互相重叠,但是,人们通常发现一个事故的发生,确实只与这些标题中的一种原因有关,而辅助的原因则是次要的。某工厂安全委员会在事故分析中经常使用附表。  相似文献   

10.
机械安全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危险性,防止机械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运用事故统计方法,对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各类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伤害形式的角度出发,将机械伤害事故类型从绞伤、碾压伤害、夹挤伤害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以锻工、车工、铣工、钳工等11种常见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得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事故发生规律和各加工工艺危险性的大小。与以往机械伤害事故类型统计不同,本文将机械伤害从不同工种和不同伤害形式进行分类统计,更能体现机械加工事故伤害特点,对加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1996年7月1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安徽省安全生产责任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规定》中的第十二条和第十七条,将“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同时提及。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特大事故”就是“特别重大事故”的简称,而《规定》将它们作为不同级别的事故,这是立法的失误。但有人却认为,对“特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名称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也不能从某一个行业的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去认定,以一盖全。而应从《规定》所涵盖的大安全范围去找答案,后者认为“特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是两个内…  相似文献   

12.
为清楚地辨识事故原因,主要利用枚举分析法(MECE)中独立与穷尽的思想,检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简称《规则》)对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定义与分类的科学性。从分类的独立穷尽、规则的适用范围、所应用的事故致因理论来源等多角度论述《规则》中事故原因分类的缺点;引入事故致因"2-4"模型(24 Model),进一步讨论以岗位划分事故原因的弊端,并重新定义不安全动作与不安全物态;应用新的定义将《规则》中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项重新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定义与分类包含了《规则》中提到的所有原因,并能将其分散和定位到24 Model中的各个层面或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尽管党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据报端披露,各类事故依然高发频发,事故总量及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剖析其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有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多是人为,并非天灾。各类事故中,有70%以上是由于人的行为造成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安全生产只有而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思想、理念和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扼制各类事故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14.
通勤事故工伤认定规定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或事故伤害”的正确法律解释是准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根据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形,从有利于保障工伤事故受害者的利益出发,“上下班途中”应界定为在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通勤事故类型或范围是车辆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客运轮渡交通事故、火车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贡任,判断应以公安等法定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司法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调查报告等对事故责任定性的证明材料为形式标准,以证明文书所载明的责任类型为实质标准。通勤行为违法是否影响工伤认定,应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与排除之规定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分析影响翻车事故伤害程度的各项因素及其对不同受伤等级事故的影响,根据人、车、路、环境及事故5方面的安全因素,构建考虑异质性的翻车事故伤害混合logit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计算相应显著变量的弹性;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从22个备选变量中确定混合logit模型的输入自变量。结果表明:驾驶员性别、年龄、安全带使用、安全气囊展开、甩出车外、酒驾、毒驾、偏离车道行驶、疲劳驾驶、采取错误避让措施、车辆类型、车辆行驶意图、路段类型、限速值、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日期、不良天气、光线及路面条件与翻车事故伤害程度显著相关;年轻驾驶员与男性驾驶员群体对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空中相撞事故往往是由诸多人为差错相互叠加、耦合和作用而导致的,要找出事故的真正诱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难度非常大。为了有效地分析和定位人为差错,以更好地服务于防相撞的管理与决策,提出一种基于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的空中相撞事故分析方法,它按照从显性差错到隐性差错的思路来分析事故的诱因,最终找出组织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并利用HFACS对巴西卡欣布上空发生的一起空中相撞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找出导致空中相撞事故的人为差错,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而且能够据此提供防止相撞事故发生的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伤范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采用罗列方式,规定了6种具体工伤情形:(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除职业病之外,《条例》主要是以工作场所来划分不同的工伤类型,具体可分为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18.
事故率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传统观点认为,衡量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很多企业都以“零事故”“零死亡”作为终极安全管理目标。有些人认为,所谓安全,就是指人没有受到伤害,企业如果发生事故少,事故伤害小,那不就是说明企业安全水平髙了吗?也有人认为,事故率只能代表结果,不能代表生产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对此您同意哪种看法?事故率的髙低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各类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原因时,我发现有些事故就是因“图省事、怕麻烦”造成的。其结果是主观上想省事,客观上不省事;主观上想不麻烦,客观上出了大麻烦。这对我们安全作业和设备安全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20.
事故和费用     
一、事故的种类事故 ,就是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不期望事件。事故根据其伤害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两类 :1.职业伤害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的不期望事件被称为职业伤害事故。其中主要是 :骨折 ,外伤 ,烧伤 ,急性中毒 ,窒息 ,电伤害 ,辐射伤害 ,等等。职业伤害事故还包括上下班事故和导致职业相关病症的事件。上下班事故 :上、下班途中发生而导致死亡或人身伤害的事故。“职业相关病症”(workrelatedillhealth)由“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