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种新型三角形组合振子超宽带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角形振子天线为基础对天线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角形组合振子天线.仿真研究表明该天线与普通三角形振子天线相比,具有更好的宽频带特性,而且尺寸更小.对三角形组合振子天线的输入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0.13~2GHz频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阻抗带宽,说明所设计的天线具有超宽带特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种新型超宽带平板圆片单极天线及其小型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平板圆片单极天线将辐射器、反射板和馈电装置放置在一个平面内,减小了空间体积,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对这种天线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天线良好的超宽带特性,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几种通过减小纵向高度来实现天线小型化的方法,即剪切、折叠和弯角.对于各种新型天线...  相似文献   

3.
一种矩形分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微带天线的优点和分形天线的基本概念及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超宽带通信要求的、简化的矩形分形微带贴片天线.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分别对采用两种不同迭代次数所设计天线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所设计天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一款适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小型的滤波器天线。方法由一微带开口环谐振器、一段耦合线和一个Г型天线组成一款滤波器天线。这个Г型天线由耦合线激励,在设计中起着导纳变换器的作用。Г型天线不仅起着辐射的作用,同时也是滤波器最后一个谐振器,使滤波器和天线之间基本没有损耗,在仿真调试后,加工成实物进行测试。结果该滤波器天线在反射系数S11<-10 dB的阻抗带宽有12.7%(2.36~2.68 GHz),滤波器天线具有平坦的通带,通带内的最大差异为0.84 dB。滤波器天线通带外增益不到-15 dBi,这说明滤波器天线具有很好的带外抑制性。结论设计的滤波器天线通带内天线增益较为平坦,且拥有良好的带外抑制特性、滤波与辐射特性,并且损耗很低,很适合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  相似文献   

5.
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对舰载短波单极天线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其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天线特性会受到载体的很大影响,同时还说明采用MLFMA分析天线辐射特性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半波振子馈电的带圆片副反射面的抛物面天线.简要介绍了天线低副瓣的含义,并对该天线所使用的馈源的辐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设计了一个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电性能良好的低副瓣抛物面天线.这种天线适用于生命探测雷达系统等需要的小尺寸低成本低副瓣天线的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款适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具有滤波特性的Г型天线。方法采用类似滤波器综合的方法设计这款滤波器天线,由二个发夹型谐振器、一段耦合线和一个Г型天线组成,其中耦合线不仅起着连接天线与发夹性谐振器的作用,还起着导纳变换器的作用。因此Г型天线在起辐射作用的同时也是滤波器的一个谐振器。结果采用这种设计不仅减小了滤波器与天线集成设计的尺寸,也使两者的信号传输损耗更小。结论该滤波器天线在反射系数-10 d B的阻抗带宽有6.5%(2.38~2.54 GHz),通带外增益快速下降,在2.15 GHz和2.75 GHz处增益分别为-15 d Bi和-25 d Bi。  相似文献   

8.
圆口径天线远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尔霍夫公式,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对圆口径天线的远场(电场)的精确计算,同时得到天线的方向图,分析了其辐射特性,并将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理论值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偶极子的各向异性辐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源的辐射特性及其规律。方法基于电磁场的方向多长度标准理论,建立各向异性介质中标量势的达朗伯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得到推迟形式的标量势和矢量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与现有文献比较验证该表达式正确性。结果得到了电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子的辐射电磁场,当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时,所得辐射场与现有文献完全一致,数值仿真了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和结果的物理机制。结论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具有各向异性特性,在某一方向观测时,与该方向垂直方向的介电常数越大,辐射越强。为各向异性介质如磁化等离子体等介质中雷达、天线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舰船各电子系统间的电磁兼容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了大型水面舰艇在单个或者多个舰载天线辐射下的舰船表面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计算了舰船在舰栽天线的辐射下,舰船上某一点的电场强度.计算时,考虑了不同天线形式、不同波源对于舰船表面电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舰船表面各个位置所接受到的电磁场能量的大小,这对大型舰船上电子设备的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控制方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IEEE-Std-C95.1—2005、GJB 5313A—2017以及GB 8702—2014,通过试验详细地获取不同功率和频率条件下低频通信系统天线近场综合场强值,并将工作区域划分为危险区、短时活动区和安全工作区。结果 以甚低频菱形天线为中心,40 m半径范围内为危险区,其峰值场强高于70 V/m,40~70 m半径范围内为短时活动区,70 m半径外为安全工作区。结论 甚低频天线近场电磁辐射危害试验验证和区域划分,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爆炸箔起爆器(EFI)在高空核电磁脉冲下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吉赫兹横电磁波室(GTEM)强电磁脉冲模拟系统,开展辐射方式下EFI电极塞在模拟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下的感应电流试验测试。HEMP主要是通过电磁辐射方式在EFI脚线上耦合能量,在爆炸箔上产生感应电流,用光纤场强计监测模拟HEMP的电场强度,并在EFI爆炸箔电极塞脚线上套装电流环,通过示波器监测爆炸箔上的感应电流波形。结果在爆炸箔电极塞两根脚线上分别连接相同长度的导线,按导线长度不同分为5、10、20、30、40、50 cm共6组,使导线成180°状态,EFI的脚线可等效为偶极天线,感应电流随脚线长度增加而增大,两者呈线性关系。结论 EFI在HEMP下的感应电流远小于发火电流,对核电磁脉冲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紫外辐射的衰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22个浅水湖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的测量,运用经验模式估算了紫外辐射(UV-B、UV-A)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衰减及对应的穿透深度,并利用在武汉东湖实测的紫外辐射衰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UV-B波段的320nm和UV-A波段的380nm衰减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05~21.00m-1,1.07~12.85m-1,对应的1%穿透深度分别为0.22~2.25m,0.36~4.29m.估算得到的紫外辐射衰减系数与DOC浓度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但UV-B波段要高于UV-A波段.武汉东湖实测的紫外辐射衰减检验发现,基于CDOM吸收系数估算UV-B辐射衰减较为精确,而由于浮游植物吸收和悬浮物散射等影响对UV-A波段估算精度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卫星上外露导线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耐受能力。方法通过分析GEO轨道下在轨10年航天器外露瑞侃导线的辐照环境,研究低能和高能电子对导线性能的影响,地面模拟试验参数选择能量分别为45 keV和1 MeV,注量率均为8.3×10^10 e/(cm^2·s),总注量均为2×10^16 e/cm^2。考察瑞侃导线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电性能(击穿电压)的退化情况,并用XPS和SEM测试分析手段,对其电子辐照损伤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能量电子辐照下,瑞侃导线的力学性能均略有下降,没有显著区别,而电学性能严重退化,且低能电子较高能电子对其电学性能影响更为严重,其击穿电压分别下降了100%和50%。结论通过剂量-深度分布计算,45 keV入射电子能量全部沉积在样品表层下数微米的深度范围内,完全被导线外皮吸收,对样品的损伤较大;而1 MeV入射电子能量绝大部分穿透表皮沉积在样品铜芯中,因而其性能退化情况相对低能电子较小。进一步的,通过SEM和XPS测试和分析发现,电子辐照造成瑞侃导线分子链降解,形成自由基以及气体,自由基的再交联是造成瑞侃导线损伤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