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分析天湖山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顶板事故的原生与次生原因.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事故预防过程中为研究煤矿顶板事故安全风险的变化情况,对影响煤矿顶板事故中的人因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进行风险耦合研究。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查询系统,检索得到2006~2016年所发生的188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角度分析,构建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耦合因素的增加,会导致风险增加;人的因素参与耦合会导致事故风险加大,是煤矿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控制人—机因素参与耦合可以为本质安全化的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08,(11):I0011-I0012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总量逐年下降。但是,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仍然存在采掘机械化程度低、支护方式落后,支护设计不合理、违章空顶作业等突出问题,顶板事故多发。为了有效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年来大田县地方煤矿事故情况统计调查,发现顶板事故是主要灾害之一,从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结合煤矿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斌  李培煊 《安防科技》2011,(2):60-63,53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致因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JAVA语言的煤矿事故致因指标体系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铜川万兴煤矿的顶板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标分析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煤矿山安全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矿山安全生产问题、矿山安全生产法规、矿山安全管理知识、矿山开采安全保障条件、地下矿山通风、地下矿山顶板事故预防、地下矿山爆破事故预防、地下矿山火灾预防、地下矿山水灾预防、矿山防尘防毒与防氡、露天矿爆破安全、露天矿边坡事故预防、尾矿库事故预防、矿山应急预案与矿工救护等等。非煤矿山之所以被称为“高危行业”,这是由于该行业的工作对象和性质所决定的,非煤矿床开采的每一步几乎都充满着高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天湖山矿区乡镇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天湖山矿区乡镇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五) 加强顶板管理 防止冒顶事故 问:煤矿冒顶事故既多又严重;原因何在? 答:我国煤矿冒顶事故较多。据1953~1979年间的资料分析,煤矿生产事故伤亡人数中有38%是出于这类事故。 冒顶事故如此严重是有原因的。从客观上说,我国煤矿95%以上是地下开采,煤层被采后,悬露顶板就要塌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I0022-I0025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总量逐年下降。但是,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仍然存在采掘机械化程度低、支护方式落后、支护设计不合理、违章空顶作业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煤矿顶板事故多发,但由于不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而得不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顶板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分析了50起典型煤矿顶板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得到需要重点预防的不安全动作为违章指挥、未检查工作环境、空顶作业、安全监察工作不到位、支护质量差。将煤矿工作人员分类后分析得出,对事故影响最大的人员类别是现场指挥人员和一线员工,煤矿需对此二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煤矿首先应纠正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培养其安全动作习惯,其次通过安全文化的宣贯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管理监督,组织循环安全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安全的工作习惯,逐步使其从认识上改变工作作风,杜绝不安全动作的发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展开风险评价,提出了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基于事故统计及事故致因理论,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展开研究,采用博弈论对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熵权法进行博弈分析,以实现风险指标的组合赋权,通过构建三维云模型,对深部煤矿顶板事故危险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行为、技术、设备、环境、管理5大风险因素在内的一级指标并其下20个二级风险指标是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内容,且以环境风险权重最大;由三维云评估技术分析可知,平煤九矿的顶板事故风险级别为Ⅲ级,即修复后可接受,与该矿生产实际情况相符。组合赋权三维云评估技术的提出有助于完善深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2,(7):73-73
2012年5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通报了5月20-21日全国煤矿发生的3起顶板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顶板管理基础薄弱、支护方式落后、支护强度低、井巷支护过程安全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天能到实地参观、学习省属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和顶板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可以说,我们学到了不少有用的做法……”11月8日下午,在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公司永安煤业公司丰海煤矿,来自三明市三元区松阳煤矿的张功清副矿长、永春煤矿矿长许永溪等人面露喜色、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道。而据记者了解,当天,像张功清、许永溪两人这样表示不虚此行的乡镇煤矿负责人还有不少!多年以来,顶板事故在福建省煤矿各类事故中占绝大部分。2005年,全省顶板类事故发生了53起,死亡56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68.83%和58.95%;今年1-10月份,全省顶板类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顶板、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4类煤矿事故,首先通过2-4 Model分析100起煤矿事故不安全动作,构建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然后研究4类事故的行为风险后果值及每类事故中不安全动作对行为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煤矿事故行为风险预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行为风险最大,其次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水害事故行为风险,顶板事故行为风险最小;未能有效探放水、未按规定施工生产、违规指挥生产这3种不安全动作对煤矿事故行为风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顶板事故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多发性事故。据1986年统配煤矿509起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生在回采面的事故占68.4%;巷道中的顶板事故占32.6%,其中掘进面占21.0%,巷道维修和其它地点占10.6%。可见,掘进顶板事故在顶板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冒顶事故是煤矿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且冒顶事故伤亡比重又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伤亡事故,据我省“八五”期间统计资料表明:91~95年5年中全省煤矿发生事故死亡255人,其中顶板事故死亡141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的第一位,在冒顶事故中,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最突出,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是掘进.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 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 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 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 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 故的发生。 1、顶、底板的定义及其分类 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 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底 板。顶底板的岩性、强度及吸水性与采 掘工作面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确 定顶板支护方式、选择采空区处理方法 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