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下矿突水风险的有效评价是矿井水害防治与安全开采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基础。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地下矿突水事故风险,在深入研究分析与归纳地下矿突水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矿井突水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有与之对应的二级指标。应用德尔菲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统一打分并求平均值,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评价结果。最后,结合国内某典型矿山进行实际的应用,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说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矿井突水风险评价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右江矿务局塘内矿开采甲四煤层多次出现顶板破碎时顶板漏水,其中有三次较大的突水,对矿井生产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针对该矿顶板突水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解决矿井开采甲四煤水患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华北型煤矿开采受底板岩溶强含水层威胁,通过对淮南张集矿1613A工作面底板隐伏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分析,采用FLAC3D方法模拟采动条件下岩溶陷落柱活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陷落柱上方的煤层底板岩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陷落柱附近岩体失稳,陷落柱筒壁产生局部剪切破坏,剪切破坏位置易导致奥灰强含水层发生陷落柱突水。采前采用注浆方法改造岩溶陷落柱,对改造后的陷落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内部注浆岩体对陷落柱筒壁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抑制了筒壁位置剪切破坏的发生,使有效隔水层厚度增大,降低了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吕梁矿区某矿山西组煤层受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高承压水威胁,工作面回采时发生了底板突水.为了快速、准确判别突水水源类型,分析突水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水质关联度,利用弹塑性理论计算了煤层采动后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分析了隔水层厚度及岩性组合的隔水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平均26m,且软岩所占比例达到62.18%,灰色关联度分析突水水源接近太原组灰岩水,底板最大破坏深度26.7m,距离煤壁22.4m,与实际突水点吻合,判断突水水源为太原组灰岩水.  相似文献   

5.
安徽淮北朱仙庄矿加强防治水工作,积极构建管理、投入、科研、培训并重的防治水安全保障体系,投产24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淹面或突水伤人事故,实现了安全开采。据统计,仅最近5年,该矿就在“水帘洞”或“天窗区”解放煤炭250多万t,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矿井普遍存在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难题,分析地质构造、承压含水层、底板隔水层3个总指标中的8类影响因素,确定因素的等级临界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总指标权重,将因素权重引入经加权欧氏距离公式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中,建立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FCE优化模型。将模型运用到山西临汾某矿,模型评价结果经Surfer软件处理,绘制成煤层底板突水评价分区图,并以一次突水实例验证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评价的突水危险区域与实际突水区域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03,(2):36-36
1月23日23时16分,焦作煤业集团朱村矿发生炮后瓦斯突出事故,业已发现18位矿工遇难,另有1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8.
底板突水煤层的突变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建立在力学分析基础上的突水条件进行适当变换,得到煤层底板突水势函数,它符合尖点突变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煤层底板突水具有突变、缓慢两条路径,并在突水临界点附近具有发散性和4 模态软化等性质。根据这些特性,可通过调控煤层底板突水条件使之不突水,从而达到煤层底板突水治理并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焦作矿碳化硅车间磨粉机收尘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该系统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铁路施工过程中突水等岩溶灾害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野三关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防治与安全对策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以现场调查为基础,提出岩溶突水灾害的类型,隧道施工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划分原则和岩溶灾害危险性分级;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和岩溶形成条件分析,研究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施工期岩溶灾害危险段的具体分布位置;探讨了施工中防治岩溶突水灾害的对策,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最近,焦作煤矿党委和矿工会为刘九学安全生产模范队彻底平反。 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刘九学采煤队是煤炭系统老安全生产标杆队。从1949年元月起连续17个月消灭重伤和死亡事故,1950年被评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模范。焦作矿务局随即在全局开展轰轰烈烈的刘九学安全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1951年李封矿全矿消灭了死亡事故,1954年焦作矿务局全局消灭了死亡事故。1963年3月,刘九学采煤队调到冯营矿,他们开展均衡生产、安全优质的“双百循环赛”,到1964年创连续安全优质走208个正规循环、高产104,000吨煤的新纪录。在“四人帮”搞乱企业时,刘九学采煤队…  相似文献   

12.
综合信息     
淮北朱仙庄矿投产24年未发生淹面或突水伤人事故安徽淮北朱仙庄矿加强防治水工作,积极构建管理、投入、科研、培训并重的防治水安全保障体系,投产24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淹面或突水伤人事故,实现了安全开采。据统计,仅最近5年,该矿就在“水帘洞”或“天窗区”解放煤炭250多万t,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矿是一个年产180万t的国有大型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害”俱全,其中,水是继瓦斯之后的第2大“杀手”,水文类型属复杂型。矿井受四含水、灰岩水及火成岩冷凝水的威胁或影响,每小时绝对涌水量230 m3。为遏制水患发生,做到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矿井突水预测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矿井地下水突水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模糊聚类的实例分析,建立了区分矿山井下工作面突水的危险性预测与判别标准,为井下地下水防治和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原上京矿务局后洋井+500m运输大巷(仙亭煤矿五采区运输大巷延伸)于1991年发生突水事故,经专家论证突水点及其周边列为"突水危险区".本文通过对"突水危险区"的突水机理、突水通道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方案,以实现安全开采"突水危险区"压覆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的矿井突水分析与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井突水样本数少,信息不完整的特点,提出了矿井突水分析的线性核H-SVMs模型。推导模型的理论推广误差公式,设计自顶向下基于SVM最大间隔逐层分类构造H-SVMs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矿井突水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线性核H-SVMs模型结构简单、泛化能力强,不仅能很好地预测矿井突水,而且其层次结构能正确反映突水的等级关系,各判别函数的法向量还可以指示各突水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判决函数能有效分析突水影响因素并提取突水预测规则,为矿井突水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规划人员最优避灾路径,以矿井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联合Python与Blender快速生成矿山三维井巷模型,建立基于时空动态性的突水漫延仿真平台;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巷道通行状况的影响,建立一种支持从源节点至多目标节点的前N条最优避灾路径搜索方法;调用Blender时间线功能,建立人员避灾逃生演示模型;以山东某矿为工程背景,开展矿井突水与人员最优路径避灾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Python与Blender联合开发的矿井突水应急避灾仿真平台,可实现矿山井巷系统几何模型的快速构建;可真实模拟不同突水状态下水流漫延过程,为受灾人员规划出前N条最佳避灾路径,并可结合实时水情及时优化最佳避灾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震波真反射层析成像技术对西石门铁矿深部开拓工程进行了超前预报,分析了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地震波振幅变化对井巷地质超前预报效果带来的影响。对TRT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布置参数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研究,得出了震源、最小偏移距和炮间距最优参数。防止了重大突水事故的发生,为西石门铁矿后期进行的开拓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数据、Hadoop等技术的介绍,总结出矿山突水大数据云平台的框架、服务内容和运作机制,并最终建立了一套基于Hadoop的矿山突水治理云系统。通过矿山突水治理云系统实现矿山突水数据的存储,并通过数据进行突水预测、可视化和突水防控措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数据、Hadoop等技术的介绍,总结出矿山突水大数据云平台的框架、服务内容和运作机制,并最终建立了一套基于Hadoop的矿山突水治理云系统。通过矿山突水治理云系统实现矿山突水数据的存储,并通过数据进行突水预测、可视化和突水防控措施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矿井突水是矿建与生产过程中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准确判别突水水源是防治水害的关键。选取6种离子的质量浓度作为突水水源的判别因素,将河南省焦作矿区不同水层的39组水化数据以2种样本设计方案进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检验。以不同的35组水源样品作为训练样本,运用Matlab软件进行Elman神经网络训练,将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应用于(相应的)4组待测样本的判别,并与DDA、FDA、Bayes三种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种方案应用结果表明:将具有非线性动态特征的Elman神经网络应用于突水水源判别,在结合相应的水文地质条件前提下,可以准确判断突水来源;矿井多年的开采促使地下各水层水质呈动态变化,Elman神经网络判别模型能够反映这种变化特性,对探寻地下水运移与演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