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但有少数机动车驾驶人无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积极抢救现场,给受害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生理及经济负担,笔者综合分析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对肇事逃逸犯罪的心理及预防对策作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3.
笔者多年来在侦办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亲临一线,对每起重大案件的成功破获都能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提出了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从现场勘察、摸排锁定、攻坚预审、应对环境、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技术要素以及心理层面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和成功侦破案例的经验,认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必须做到快侦细勘,重视制动痕迹、现场散落物、人体衣着损伤情况等痕迹物证的勘验。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当事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扩大了损害后果,使受害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危害,是一种故意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一方社会的稳定,笔者根据多年来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的经验,在排查工作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关键在于合理排查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现场只留下2.5公分的刮擦痕迹,肇事后,肇事司机企图“瞒天过海”,证据被毁后,经过六个昼夜的排查,厦门高速交警仅凭一小块反光膜为死者昭雪,最终把肇事者送进看守所。  相似文献   

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治愈的伤害,对社会秩序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日前,莆田市秀屿交警大队通过群众举报,将藏匿在广西的一交通事故逃逸者抓捕归案。这是当地警方设立交通事故逃逸案有奖举报以来,抓获的第17个交通事故肇事嫌疑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两轮摩托车的拥有量直线上升,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构成较大的威胁,其中大量未成年人驾驶两轮摩托车的违章行为引发的交通肇事也不断增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驾驶人遗弃车辆逃离能否以交通肇事逃逸定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简单的给驾驶人遗弃车辆逃离确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不可取的,重点要在个案的定性中把握关键、重在事实、掌握原则。遗弃车辆逃离的方式和原因。从已侦破的弃车逃离事故分析,驾驶人逃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是不管现场上是否有人员受伤或死亡,不报警就逃离;二是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而逃离;三是将伤者送往医院后逃离。遗弃车辆逃离的原因也具有多重性,一是当事人存在掩盖与事故因果关系的事实和证据,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意愿,如:饮酒后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春 《安全与健康》2005,(8):36-37,39
近年来,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频发,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国家和个人财产严重损失,而且由于破案率不高,致使受害当事人及家属得不到赔偿,肇事逃逸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的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成为当前事故处理工作中群众上访申诉的集中热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频发,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国家和个人财产严重损失,而且由于破案率不高,致使受害当事人及家属得不到赔偿,肇事逃逸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的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成为当前事故处理工作中群众上访申诉的集中热点。因此,如何提高交通肇事逃  相似文献   

14.
在交通事故中,有不少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侥幸的心理肇事逃逸,不但使自己遭受牢狱之灾,同时也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可谓人财两空,那么保险公司在交通肇事逃逸上,是否应当拒赔?本文就此小做评析,望读者多多斧正。  相似文献   

15.
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防范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危害:其一,对被害人因丧失抢救时间而未能避免死亡的后果和情节对人的  相似文献   

16.
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防范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危害:其一,对被害人因丧失抢救时间而未能避免死亡的后果和情节对人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对案件的侦破等也造成极大的侵害。为此,1997年的刑法典在第133条特别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相似文献   

1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18.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9.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20.
“终身禁驾”纷至沓来《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自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交通肇事逃逸将终身禁驾”问题被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XX成为终身禁驾第一人”之类的醒目标题,不断出现在各类报刊和电视上。如四川省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