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12×106hm~2。其地处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域裸地景观的频率高达71.37%,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采矿等人为干扰也较为严重,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研究条件落后、开发建设干扰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基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坚持"保护优先、依法治区、科研强基、合理利用、合作提升"的发展思路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性建设,明确保护区定位与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研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执法管护。  相似文献   

2.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新疆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新疆在资源开发中遇到的矛盾,提出了今后新疆在保护区建设中应慎重再建设大面积自然保护区,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原则,既要把确实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好,又不能划出很多很大的禁止开发区,要使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相协调;加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评审制度;加大保护区的调查科考和勘探力度,摸清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合理调整保护区规划,以解决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路及今后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重要且独特的载体。自然保护区旅游要服从于资源保护的首要目标,追求旅游活动与保护区的保护、科研、教育等多元功能的协调。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自然保护区练内功、引外力,提升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准,也需要解决行业标准、管理体制和市场培育等问题。以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开展科学研究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西省现有4个省级以上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当前这些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省已建的保护区,均隶属于森林经营局领导,由于森林经营局的中心任务是从事林业经营活动,因此造成了管理混乱。②科研人员严重不足,使保护区的科研工作难于深入开展而失去了生命力。③未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目前我省各保护区事业费由省林业厅划拨;业务性指导由省保护区管理站负责;人、财、物由森林经营局统管,形成内部条块分割现象,挫伤了各方面的积极性。④宏观失控,微观封闭。从我省已建的保护区来看,保护对象各有侧重;从全省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现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因此对保护区管理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保护,着眼于开发,以保护带开发,以开发促保护,走保护与开发组结合的路子。为适应当前形势,切实加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管理工作及体制的改革,作者从保护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为加强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7.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阿尔金山地区,该区域属极旱荒漠带,保护区保护了世界上极濒危物种野骆驼总数的一半以上以及区内多种珍稀动植物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分析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及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迪强 《绿叶》2012,(4):13-16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根本手段。现有体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导致自然保护区得不到有效管理,所以为自然保护区立法就成为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另起炉灶,以"自然遗产"之名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将设置人为障碍。  相似文献   

9.
通过论述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及组成,对保护区内鱼类、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物种种类进行了介绍。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动植物进行保护的同时,面临着大规模土地开发,非法狩猎及灭绝性捕捞,农药、除草剂、化肥的大量使用等环境问题。针对保护区的环境保护现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管理和执法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地、加强相关领域研究、开展广泛合作并加强资金投入等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八岔岛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发现,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虽然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类型、管护能力和主要保护对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自然保护区多区交叉重叠、资源本底不清、管护压力大与能力不足等新问题。随着国家公园、主体功能区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应深化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秋劲  罗文峰  于飞 《四川环境》2010,29(3):143-146
本文简要介绍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框架结构及运行界面。以ArcGIS Server为开发平台,使用SQL Server管理属性数据,采用四川省1∶25万基础地理数据,设计并开发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在地图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浏览、查询,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逐步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将国家公园定义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陆域或海域"。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海洋类自然保护地单个及总体面积都不大,管理上也存在碎块化的问题,没有地域广阔、覆盖更完整生物链的国家海洋公园,离实现海洋生态系统性保护的目标尚有距离。而事实上,我国已经具备相关制度供给,既拥有国际规范支撑,也积累了本国海洋类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法治成果,只是仍存在一些制度障碍需要克服,需进一步优化、整合原有的海洋类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匹配新体制。建议明确国家海洋公园的国家公园属性,调整国家公园的监管主体,统筹陆海不同的功能分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Traditional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pproaches often focus on a specific natural resource and ignore social components other than economic value. In contrast, new approaches to resource management, such as those employing ecosystem management strategies, recognize and strive to incorporate other social components of the managed system. This study uses a content analysis of regional newspaper coverage of two relatively new reserves in river-floodplain systems, the Lower Wisconsin State Riverway and the Middle Elbe Biosphere Reserve, to analyze each reserve’s success in managing the social components of its resources during each reserve’s first ten yea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ositive coverage of both reserves has increased, as has the perceived authority of the reserve staff, as measured by trends in the quantity of direct quotes. The Middle Elbe Biosphere Reserve received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more coverage than its Wisconsin counterpart, suggesting that the more extensive public outreach program of the former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dealing with social issues within a conservation reserve.  相似文献   

14.
四川龙泉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评价与撤销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川中盆地西缘,以石盘水库为保护对象。本文首先从自然生态条件、资金与管理、周边社区发展3方面,选取稀有性、多样性、自然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资金状况、管理状况、社区发展8项指标,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面积适宜性,笔者统计得出判别功能区面积比是否适宜的标准,将该指标具体细化。核心一缓冲一实验区面积的合理比例约为0.4:0.1~0.2:O.5~0.4。以这一指标体系,对该保护区予以评分,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评分结果龙泉湖保护区仅得33分,处于不可持续水平。限制因素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尤其是生态功能重要性太低。进而分析该保护区不具备自然属性,动、植物物种数占四川省的比例很小,无特殊保护价值;且至今未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无专业管护人员,不能履行管理职责。因此,本文建议撤销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改设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或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5.
王连龙  徐海根  蒋明康 《四川环境》2004,23(5):25-27,46
天全河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的重要保护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有高等植物100多种,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鱼类5目8科26属39种。但目前保护区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保护区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滥捕偷捕现象突出,与社会矛盾较大,资金不足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发展生态旅游,适度利用保护区的相关自然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四川卧龙、成都熊猫基地、王朗、唐家河等自然保护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固定资产、事业经费、基建与生态工程投入、旅游收入等17项调查指标,系统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状况,定量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结果表明:山东省56%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63%的自然保护区现有人员数量低于25人,33%的自然保护区事业经费低于45万元。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和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为了解决旅游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中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选择保护性模式,并根据中国各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结合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色开发模式,达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