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海洋具备高效的固碳能力和巨大的碳汇潜力,完善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是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海洋碳汇相关政策与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旨在为未来海洋碳汇交易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首先,海洋碳汇交易的实现需要以政策环境作为推力,利益动机作为引力,社会责任作为压力。其次,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以自愿市场为主的探索阶段、自愿市场到履约市场的过渡阶段和以履约市场为主的成熟阶段,不同阶段各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和实践中的关键点需要加以分析。最后,在法律保障方面要注意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在资金方面可以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资金保障;在技术方面需要组建专业机构开展科学与政策的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近期案例,分析我国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在科斯范式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当上下游的博弈难以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时,合约中引入了纵向补偿来填平双方的\"价格\"鸿沟,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嵌套式合约;以奖罚并举的双向补偿来化解上下游的\"产权\"争议;借助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环保\"锦标赛\"机制克服了科斯定理对交易成本过度敏感的难题。最后,本文针对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制造业城市需要率先完成绿色转型。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框架,构建了更具有实用性的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市为例,利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绿色转型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响应指标对促进制造业城市绿色转型作用明显。此外通过相关环境规制的完善,创新环境和市场化进程促使制造业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并且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协同发展优势也可以更好地推进制造业城市的绿色转型。最后,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对策及创新机制,为我国制造业城市绿色转型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后,线控管理模式将取代先前以量控为主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本文以涞水县为例,通过分析涞水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下简称“三线”)划定中的现实问题,剖析我国当前“三线”划定和实施线控的困境,从探索“三线”划定方法出发建立线控机制,包括“三线”优序管理、线数统管、两级分管和政策保障等内容;通过典型试点、用途管制与用态管治统筹推进线控实践;提出遗留问题处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立法、顶层设计等当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艳霞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34-36
秦皇岛市旅游管理体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日本、英国、泰国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结合秦皇岛市实际,对秦皇岛市旅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全新的\"三级两线\"旅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亟需走出短视化与功利化困境,“双减”是其关键突破口,科普教育又是对接“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以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Voronoi图分析、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剖析影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交互关系。结果发现:(1)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华东与华北地区,高密度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次级高密度区位于江浙沪皖地区。(2)R&D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授权数量与科学技术财政支出是影响科普教育基地空间非均衡分布的核心因素,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与创新活力维度各影响因子对其空间分布的解释力呈双加强作用。(3)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格局是各利益主体间、各要素间相互联结与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低碳转型带有刚性约束,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两型社会"建设,但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绝对有促进作用。哥本哈根大会给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全球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中国还要增长、还要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一方面维护自己的发展权益,另一方面做好低碳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纳入低碳内容。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关注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切实提高,这与休闲空间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分析了株洲城市休闲空间现状,认为两型社会背景下发展城市休闲空间要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平公正的三个原则,提出从非营利性城市休闲空间、营利性城市休闲空间、城市休闲氛围三个方面构建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通过不同主体根据自身需求对碳排放限额进行交易,从而实现碳配额资源的有效配置。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基于外部组织合法性的压力机制与内部社会情感财富的动力机制两方面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2417家家族企业,建立多期DID面板模型,从家族控制视角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家族控制弱化了两者间的正向关系。当家族企业处于低CO2排放额度地区且实际控制人代数为一代时,两者关系及家族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宏观层面通过降低规制强度与碳排强度、微观层面通过提高战略差异度与信息透明度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因此,本文从低碳资产的“提质增效”、风险管理和低碳技术推广三个方面改善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以最终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住宅室内装修污染现状,在当前日益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趋势下,通过全过程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对现有的室内污染物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从而有效保证室内空气品质,打造安全、健康、环保的绿色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Tiancheng Shang Xiaotong Sun Peihong Liu Junqing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2020,17(3):196-207
ABSTRACTA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xamine the credit status of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EPC) project clients (i.e., energy-using companies) in China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The model is verified with data from 120 listed companies at different times. Study shows that lack of credit is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PC project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lack of credit among potential clients in China. The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EPC projects in terms of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redundant information and indicators, and unclear decision rules.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s of clients are dynamic.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help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ESCOs) determine the credit status of clients, facilitate cooperation between ESCOs and clients, and help explain the various dynamics of clients’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减排目标,中国推出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以下简称“碳市场”)。然而,现阶段对碳市场交易仍缺乏高效准确的统一监管方案。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区块链“联盟链+跨链”技术,将可再生能源项目纳入发电行业的碳市场监管,设计了针对碳市场的统一备案与监管流程,并以火电行业的省级碳监测(MRV)系统为案例,通过多维度的模拟实验测试了模型的实际运行效果,以期解决碳市场监管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安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链接了以往隔离的碳市场和能源交易区块链,提高了碳市场交易和监管的效率。此外,该模型通过确保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透明记录和验证,支持这些项目更顺利地接入国家碳市场。本研究为我国发电行业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碳市场监管工具,该工具通过提升政策透明度和监管效率,有助于推动碳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面对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生产企业在不断创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持续了解国家对产品节能认证及测试的最新标准,已满足产品节能的新要求。本文简述新旧版计算机节能认证技术规范的主要差异,运用实例比对阐述标准的使用,帮助企业更好的理解新版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是国务院明确的“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节能是控制碳排放最直接的方式,也将伴随碳中和始终,而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监察制度是保障节能与能源效率的关键制度,目前我国节能监察制度存在体制不畅、执法偏软、实效存疑等问题。节能法律制度设计需以提升能源效率为出发点,为节能提供讲效率的制度环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节能监察制度的完善应当追求行政效率、执法效率,并与激励性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山东蓬莱市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进行了很好的实践,通过调查和解析蓬莱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和实践经验,将会给我们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文明建筑在人们对于能源的认识和掌握之上,每一次人类文明的跨越都与能源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能源是每个国家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元素之一,人们在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应该看到能源的缺乏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有保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滕日清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2(1):53-55
本文分析了我国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形势,对国内外主要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西昌市农村能源利用结构为例,分析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后,在能源的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热能,并达到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Wokje Abrahamse Linda Steg Charles Vlek Talib Rothengatt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7,27(4):265-276
In this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an Internet-based tool was used to encourage households (N=189) to reduce their direct (gas, electricity and fuel) and indirect energy use (embedded in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consumer goods). A combination of tailored information, goal setting (5%), and tailored feedback was u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this combination of interventions would result in (i) changes in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use, (ii) changes in energy-related behaviors, and (iii) changes in behavioral antecedents (i.e. knowledge). After 5 months, households expos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ventions saved 5.1%, while household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0.7% more energy. Households exposed to the interventions saved significantly more direct energy than household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 difference in indirect energy savings emerged. Households exposed to the interventions adopted a number of energy-saving behavior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whereas household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so to a lesser extent. Households exposed to the intervention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knowledge level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ad. It is argued that if the aim is to effectively encourage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changes in energy use, energy-related behaviors and behavioral anteced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