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引述了发电厂厂用电源切换的技术现状和原理,介绍了基于大功率固态开关的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主要功能,并对装置的硬件、软件构成作了简要分析,通过现场安装测试,得出了其性能远优与同类产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 10 kV 配电网线路长、分支多,线路各保护之间以及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配合困难等问题,基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农村配电网开关跳闸选择性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智能开关的来电延时合闸、电流保护、分界相间和自动重合闸功能,提高开关跳闸选择性的新方法,解决了开关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可准确判断故障点,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村 10 kV 配电网开关跳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监测管理问题,对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进行分析,采用时间监测单元进行实时监测,开发了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时间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厂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准确监测,提高了现场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电站站用电源低压备自投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回路接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造结果表明:站用电源低压备自投回路接线完善后,确保了站用电低压备自投装置动作的正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电网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电力设备智能化的提高,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存在工作人员需要人为监视放电试验全过程数十小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现场工作时间长、精神压力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智能化云端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控制监测装置的研制。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工作人员不用在现场就可以随时随地监视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全过程的关键参数,包括整组电压、单体电压(108节)、单体最高电压、单体最低电压(10节)、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等,放电情况不可靠时还可人为终止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本装置有效缩短了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中工作人员在现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直流系统日常维护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锁真空开关的串联补偿型限流器,该装置在线路正常运行时,具有串联补偿作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具有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装置主回路由串联补偿电容和限流电抗串联后分别和互锁真空开关的两对触头组并联而成,互锁真空开关是一种新型双工位开关,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电路元件的投入与切除。用MATLAB/Simulink 对27.5 kV牵引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抬升电压和限制故障电流效果较好,当装置工作于串联补偿条件下,880 μF的串联补偿电容接入线路中时,接触网电压提升约2 kV,当装置工作于故障限流的条件下,16.8 mH电感接入线路中时,短路电流峰值从14 kA限制到4.5 kA,并对开关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暂态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压线路加装开关型限流装置是降低短路水平的有效措施,具有正常运行时不改变线路潮流的优点,但需要研究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通过 330 kV 安-迎线加装开关型限流装置进行人工短路保护动作行为试验,同时建立限流电抗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限流效果和对线路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加装限流装置后线路保护定值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限流装置效果明显,对线路主保护定值无影响,后备保护配合关系保持不变,仅需根据电抗器参数核算后备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宁夏电网短路电流日益增大的现状,通过对银川东换流变电站及其附近330 kV系统的线路或主变压器出口侧安装限流装置产生的限流效果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确定此装置在330kV系统中的最佳接入点以及阻抗值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限流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级电压设计裕度小、频繁动作导致分接开关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切换开关乙炔在线监测装置、油耐压测量装置、油温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采集非电量报警信号,由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综合判断的方案,实现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及评估,为换流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限制银川东换流变电站的短路电流水平,采用了从330 kV解开电磁环网、主变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和750 kV加装线路串联电抗等传统限流措施,以保证变电站母线短路电流不超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开关应用于限制变电站短路电流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采用双母双分段和输电线路363 kV快速开关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银川东短路电流水平,为解决宁夏电网发展中银川东地区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 110 kV 盐池变电站备自投装置安装过程中不满足三电源进线需求的问题,通过对软件逻辑进行改进,将国电南自公司的 PSP641U 备自投装置改造成该站 110 kV 专用备自投装置。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逻辑满足 110 kV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运行需要,在母线失压时能正确投入备用电源,有效地提高了盐池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厂用电的可靠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设计将2台机组独立的6 kV厂用电源系统互联。系统按照实际负荷选取开关、 配置保险、加设控制回路、整定保护并进行核相;在使用新增联络开关时,需根据运行方式合理切换联跳压板。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厂用电系统,不但保障了厂用备用电源的可靠性,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厂用外购电费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固原电网将台变电站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备自投”)配置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管理系统( Energy M anage System ,, EM S)的网络(区域)备自投控制系统,实现运行方式和故障区域判别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功能。应用结果表明:网络备自投可以节省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减少工作量,并能与继电保护、 稳控切负荷或低频低压切负荷装置协同配合,杜绝常规备自投因配合不当导致越级动作或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造成太阳能资源利用率低,光伏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及其他间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对实际工程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储能系统能量时移作用方法。结果表明:储能装置能量时移方法可有效减少光伏电站弃光现象,降低旋转备用容量补偿成本、AGC调频容量补偿和可靠性成本及电网扩建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潜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装设自动重合闸的风机馈线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并网点电压会发生两次跌落造成风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开关提升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该方法以国标为基准分析快速开关应用于风机低电压穿越场景的机理,利用快速保护断路器本体与控制系统的配合,较大程度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以某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为例,在PSCAD/EMTDC中分别对比了采用传统断路器和快速开关的10 kV馈线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并网点电压的跌落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开关提升风机低电压穿越成功率的方法能够显著地缩短故障电流对系统的冲击时间,较大程度地保障风机在并网点电压两次跌落的情况下保持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业务的不断扩展与应用,大量语音、视频的应用对电力广域网 1 G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 10 G 以太网进行技术分析,提出了采用 10 G 以太网技术升级电力广域网的切换方法。应用结果表明:10 G 以太网技术实现了电力广域网 10 G 带宽传输,使信息交换速度大大提高,通过分层架构使网络层次清晰化,增强了广域网性能与可靠性,满足了电力系统信息化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测量难度大、准确性不高且影响可靠供电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电场感应供能的隔离开关温度悬浮测量及无线传输方案,完成基于 ZigBee(基于 IEEE802.15.4 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无线射频技术的无线专网组网,研发了变电站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在线测量准确,数据传输实时性好,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电源改变了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这种情况,运用一、二次融合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管理的新型智能开关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开关采用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全部运行数据,具备三段式过流方向保护、零序方向保护、电能量计量等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电源管理及多电源线路的故障判断与故障隔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