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术工作者常年与美术颜料打交道 ,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 ,在那些色彩缤纷的美术颜料中 ,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若不注意防护 ,可对人体造成潜在性危害 ,影响身体健康。目前使用的美术颜料品种很多 ,常用的有 :油画颜料、水彩颜料、水粉颜料、国画颜料、丙烯颜料、油漆颜料、纤维颜料等等。这些颜料按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又可分为两大类 ,即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之分 ,但其主要成分都是铝、汞、镉、铬、钛、钡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都是有毒的 ,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 ,引起中…  相似文献   

2.
17.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  相似文献   

3.
安全知识     
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 1、油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预防铅中毒     
铅是一种质极柔软、比重大、熔点低、可塑性较好的淡青色金属。在工业中,铅和铅的化合物用途很广,如采矿、冶炼、印刷、化工、油漆颜料、农药、塑料、橡胶、玻璃、陶瓷、蓄电池、输电等行业以及军用方面都需要它,但是,铅以及铅的化合物的毒性很强,如果不掌握它的知识,不了解中毒的症状,就会发生中毒事故,影响职工健康。铅及其化合物是怎样中毒的,中毒的现象怎样?一般来说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铅尘、铅蒸气, 由呼吸道吸入和误食了铅的化合物而从消化道 进入。铅以及铅的化合物对人体各种组织都有危害,其中以神经、造血和血管系统病变比较显…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8、铅作业人员的饮食保健铅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陶瓷、玻璃、油漆、染料等行业。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蓄积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系统中,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 8、铅作业人员的饮食保健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陶瓷、玻璃、油漆、染料等行业.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蓄积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系统中,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8.
铬鼻病是由于工人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含铬 化合物粉尘或酸雾所引 起的慢性鼻部损害,是 铬对呼吸系统损害中最 典型的体症之一。 在工业生产中,接 触铬及其化合物的机会 很多。如铬矿开采、冶 炼,制造含铬合金,从 事镀铬工艺,在橡胶、 陶瓷、颜色漆等加工中 使用铬酸铅、铬酸锌、 铬酸钡,皮革工业中使 用铬矾、重铬酸钠、重 铬酸钾。此外,照相、印刷制版用重铬酸铵作为感光剂,制造木材防腐剂及火柴也会接触铬化合物。 铬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经呼吸道吸入铬的酸雾或粉尘造成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铬的酸雾或液体直接与皮肤接触造成的损害。 流…  相似文献   

9.
正铅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作业人员因铅矿开采、铅冶炼,铅丝、铅箔、铅管、铅槽的制造使用,铅酸蓄电池制造,以及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防辐射物料、部分合金制造等而接触铅。铅氧化物常用于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防锈剂制造,以及橡胶硫化促进剂、塑料稳定剂等。铅对人体的危害工业生产中铅以铅尘(烟)方  相似文献   

10.
油漆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专门从事生产和使用油漆的人员很多,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要与涂有油漆的物品接触。 因此,了解油漆的毒性,采取合宜的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 油漆是用多种材料制成的混合物,根据组成和用途的不同,有数百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毒成分,在接触过程中不加注意,都可能引起中毒。 油漆的主要成分为树脂、颜料、稀释剂三大部分。其中稀释剂最易引起中毒,颜料次之。 稀释剂又称稀料,用来调节油漆粘度,改善油漆的储存和施工性能。稀料在油漆中的比例一般在20—40%之间,有时可高达60%以上。油漆的干固要有一…  相似文献   

11.
镉是一种重金属,广泛应用于冶炼、合金制作、电镀、玻璃、油漆、颜料、照相材料、光电池、蓄电池、原子反应堆等工业项目。199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镉列为人类致癌物。目前,我国每年由工业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的镉总量达680余吨。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对铅危害的认识已久,铅的吸收途径以经消化道和经呼吸道吸收为主。医学研究揭示,当铅被人体摄入后,会干扰人体的酶反应从而影响中枢神经或造成贫血。人体的绝大部分器官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铅的影响。目前人们还未发现铅有任何生理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呼吁停用含铅油漆的宣  相似文献   

13.
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六价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铬主要以金属铬、三价铬和六价铬三种形式出现。金属铬是一种高熔点的铁灰固体,用于制造钢及其他合金。铬金属在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它是从铬矿中提炼得到的。工业上,六价铬是通过将矿物中的三价铬在有氧条件下加热得到的(如在金属精加工中)。铬的第三种存在形式(六价铬)被证实对职业健康危害最大。据估计,有80种不同行业的工人可能与六价铬接触。各种各样的六价铬化合物分别应用于制革、纺织品生产、印染、颜料以及镀铬等行业中。其他排放铬的途径包括燃油和燃煤、不锈钢焊接、制钢、水泥厂、工业油漆和涂料制造以及冷却塔等。职业接…  相似文献   

14.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  相似文献   

15.
肖军 《劳动保护》2008,(1):94-94
在油漆作业中,油漆工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油漆工职业病防护问题已成为油漆行业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目前的油漆行业大多采用溶剂型油漆作业,作业过程中使用调和好的油漆,其中有60%溶剂(含有毒有害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要在作业现场挥发出来,一些小企业作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大部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防止铅暴露     
铅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铅为一种质地较软、具有易锻性的蓝灰色金属.加热至400℃~50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并凝集为铅烟.随着熔铅温度升高,还可逐步生成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粉末状态存在,并易溶于酸.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焊铅及切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  相似文献   

17.
预防生活中铅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伟 《劳动保护》2008,(4):110-110
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如汽车尾气、塑料燃烧的烟气、油漆、劣质儿童玩具及铅酸蓄电池等,甚至连我们爱吃的爆米花、皮蛋、锡箔纸包装的食物中也含有铅,可以说它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8.
汽油的特性     
危险货物编号:31001 1、理化性质:根据用途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类.主要用于发动机燃料、橡胶、油漆、制革、制鞋、印刷、颜料及机械零部件的清洗去污等.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等.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叫工业毒物。 一、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一)工业毒物的来源及分类 工业生产的原料、工艺过程、产品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 原料、辅助材料或夹杂物──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本身就是有毒物质。例如,金属热处理中的表面氰化处理所用的氰化物;油漆中的溶剂(苯及其同系物);压铸铅字时用的铅等。 2.成品、半成品或副产品──在冶炼工业及化学工业中尤为多见。例如铅、汞的开采和冶炼、氯、氨、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敌敌畏等的生产。它们的产品或者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具有毒性。 3.废气、…  相似文献   

20.
从事铅矿开采、铅冶炼、浇蓄电池铅板、铸字、印刷、颜料等工业的工人,都要与铅接触,这就有可能受到铅烟和铅尘的危害。要预防这种危害,当然首先是改善劳动条件,不让铅烟、铅尘与工人接触。同时,也要设法提高铅作业工人对铅毒的抵抗能力。采用正确的饮食就是一种重要方法。 大家知道,铅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可能引起神经衰弱征候群,周围神经炎,甚至中毒性脑病;对参与血红素合成的酶系统也有阻碍作用,可导致小红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或正红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 怎样合理调配膳食,有选择地补充营养素,从而达到健全和增强机体易受损害器官的解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