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际海事组织概况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于1982年5月22日已改称为“国际海事组织”,名符其实地成为国际间海事方面的权威性机构。海协于1959年1月成立。目前该组织共有一百二十二个正式会员。一个联系会员(香港)。总部设在伦敦。  相似文献   

2.
海协于5月22日改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海协公约1975年修正案于这天生效,由于海协组织规模在扩大以及工作纲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海协大会通过了该修正案。 除了更换名称(去掉协商一词)外,修正案还正式承认了法律委员会、海上环保委员会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于9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亚太地区防止海洋(港口)污染技术座谈会。 会议由“海协”秘书长斯里瓦斯塔瓦主持开幕并致开幕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付部长郭健代表东道国在开幕式上致了欢迎词。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孟加拉、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巴基  相似文献   

4.
消息动态     
海协环境保护 第十五次会议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于今年四月六日至十日在海协”总部召开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第十五届会议。有四十七个国家代表、十八个国际组织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我国驻英使馆亦派员出席了会议。挪威代表严森先生(MR、  相似文献   

5.
会议于1980年9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召开,“海协”秘书长斯里瓦斯塔瓦主持了开幕式,交通部付部长郭健代表东道国在会上致了欢迎词。来自亚太地区的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官员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约六十余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协于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伦敦召开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第16次会议,有47个国家的代表,18个国际与非政府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安排了20项议程,主要围绕73年防污公约78年修正案(以下简称73/78年防污公约)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82年公约达到生效条件做准备。现就以下几个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1.绪言 为了彻底消除有意排放油类和其它有害物质而污染海洋环境,并将这些物质的排放减至最低限度,国际海事组织(原海协)于1973年通过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73公约),在1978年的国际油轮安全和防污染会议上又通过对该公约修订和补充的“1978年议定书”(简称为MAR—POL-73/78公约)。在这一公约附则I中的第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保护的总课题中,与用于清除海运溢油及海损溢油工具的制造有关的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1967年“托里·坎昂”号油轮失事以后,水面石油回收装置受到极大的关注。由于企图消除该油轮失事所造成的后果,为了和溢油进行斗争,得到了关于必须完善现有回收工具和制造新型回收工具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协定促进了这一结论的形成。在这方面,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作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海协的努力,制定了防止船舶污染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1978年补充议定书。目前,在海协组织范围内,正在拟定建造石油回收船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简称海协,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自1939年1月6日至19日召开第一届全体大会,宣布正式成立以来 已有二十三年历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国际海运事业日趋发展,需要有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各国对海运安全管理的要求,便利各国船舶来往,推动国际贸易和扩大人民交往。于是联合国海运委员会于1948年2月召开了专门会议,3月6日最后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亦即晦协的组织章程。由于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73年防止污染公约的通过,“海协”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除了陆续制定有关防止海洋污染器械的性能说明书作为建议,以促进公约早期生效外,又在78年2月的“油轮安全和有关防污染国际会议”上对防止海洋污染的有关规定的生效日期等作了进一步强调。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於1948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国际公约,从此产生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该公约於1948年3月6日通过,於1985年3月17日生效。新产生的组织在1959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该公约曾几次被修订,该组织的名称已经在1982年5月22日改为“国际海事组织”(IMO)。本组织的主要宗旨可由该公约条文1(a)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是目前国际范围防止海洋污染方面的主要公约之一,因该公约缔结于伦敦,故简称为“伦敦倾废公约”(London Dumping Convention)。 “伦敦倾废公约”制定于1972年12月29日,并于1975年8月30日正式生效。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协商会议。1984年2月20日—24日,我国首次派观察员出席了第8届(伦敦)防止海洋倾废污染协商会议,1985年11月14日我国政府批准参加“伦敦倾废公约”,并于同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环境学会组织的“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省泰安市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炼油厂节水减排成套技术(燕山)”于9月28日通过了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燕山分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共同完成的。鉴定会专家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2010年继续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要求,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于3月18~19日在青岛召开“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专题座谈会,总结推广2009年涌现出的维护安全的标准化操作方法,要求各单位继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切实做好2010年“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组织和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热爱自然、关心环境保护的行动。按照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和WWF组织的有关要求,为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河北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于3月13日下发通知,号召在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  相似文献   

17.
1948年2、3月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海运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该公约于1958年3月17日生效。据此,1959年1月13日在伦敦正式成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并召开了第一届大会。根据1975年11月召开的第九届大会通过的组织公约修正案,该组织自1982年5月22日起改名为国际海事组织,该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即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海运技术问题的一个专门机构。 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  相似文献   

18.
1971年国际海事组织(当时名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召开外交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油污损害国际赔低基金公约”“根据这个公约,1978年10月建立了国际油污赔偿基金(以下简称“基金”)。现根据该“基金”所公布的1985年年报,将其近况介绍如下: 会员情况 “基金”建立当时,只有14个会员国,现已发展到34个。在1985年内有4个国家参加“基金”,他们是阿曼(1985年8月8日)、葡萄牙(1985年12月10日)、波兰(1985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油污事故,特别是1989年3月24日在阿拉斯加发生的“瓦尔迪斯”号油轮重大油污事故,首先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应,进而在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中也普遍意识到抗御重大油污事故的防备、反应和相互合作与援助的重要性。 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11月19日至30日在其伦敦总部召开了“国际油污防备和反应国际合作会议”,有93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派代表或观察员出席。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协商,会议最后达成一致,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该公约生效的条件是15个国家加入(没有船舶总吨位条件)。11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1个国家签署了公约的最后文件;受本国政府授权签署公约的有15个国家(有的“有待批准”)。据有关人士估计。该公约二、三年内可以生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大气微粒采样器的生产、研究单位愈来愈多.为了统一此类仪器的技术性能,根据国务院环办(84)国环办监字第(014)号文件关于“组织全国大气微粒采样器统一测试”的通知,于85年3月5日至20日在青岛崂山组织全国大气微粒采样器的统一测试和筛选,“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