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96~2016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数据,解析了鄱阳湖与出入湖河流水质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N和TP是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因子,其中,1996~2003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总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影响; 2004~2011年,水质继续下降,"五河"水质下降明显,并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由于鄱阳湖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其出湖水质相对较好,该阶段水质下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 2012~2016年,水质进一步下降,入湖河流水质快速下降及来水量减少,使鄱阳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出湖水质也有所下降,该阶段鄱阳湖水质下降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由此可见,入湖河流与鄱阳湖水质关联密切,南部和东部湖区TN浓度明显高于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信江TN负荷输入有关;南部湖区TP浓度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抚河TP负荷较高有关.相对于水文条件变化,流域污染增加对湖泊水污染贡献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区调查2007~2015年象山港海域的水质变化情况,分析了象山港海洋环境主要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并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法(E)和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分析了港内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四项主要水质污染因子中DIN、DIP及石油类的平均浓度呈现港口>港中>港顶的趋势,富营养化程度虽偶有改善,但仍较严重,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已达中等程度,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陆上氮源、磷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氮肥和畜禽废弃物是主要的氮污染源,而畜禽废弃物和磷肥则为主要的磷污染源,此外,海水养殖也是富营养化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滇中三大湖泊氮、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莉莉  杨晓红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67-69,73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显优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星云湖次之,杞麓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5—2010年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采取方差分析对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京杭大运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氨氮浓度在2006—2010年间虽有明显下降,但仍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要求,为劣V类水,总磷亦有明显下降,但在2008—2010年3年间其浓度略有波动,在IV类和V类水质之间浮动;2005—2008年间其水质处于污染状态,2009—2010年水质较好,为轻污染。该研究结果可为苏州高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英那河水库2013年全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该水库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Chl-a)等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英那河水库TN和TP年均浓度分别为2.44 mg/L和0.015 mg/L,其中TN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N/P值为110-602,水库为磷限制型水库;TN和Chl-a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TP浓度较小,无明显变化;富营养化评价表明,英那河水库为中营养,污染源主要为上游来水的氮源。  相似文献   

6.
安吉县赋石水库氮磷营养盐及富营养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吉县赋石水库的污染现状,现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赋石水库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Chl-a)等水质指标的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卡尔森指数法和Chl-a六段分级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目前T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TP质量浓度满足Ⅱ类标准;ρ(TN)/ρ(TP)值较高,水质属于P限制型;一年中TN、TP以及Chl-a质量浓度均呈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水库营养盐主要来自上游面源污染以及底泥等内源释放;近三年水库水质的营养程度均为中(富)营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信息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质监测数据逐渐呈现出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针对传统方法在模拟高频检测数据时的不足,本文基于随机森林建立了河流氮、磷逐日浓度预测模型,识别了影响辽河干流马虎山断面氮、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预测了未来不同情景下氮、磷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马虎山断面氮、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上游珠尔山断面的来水水质和本断面的流量;②随机森林模型在高时间分辨率的水质指标模拟中具有误差低和拟合优度高的特点,其中,TN浓度预测模型的RMSE为0.40 mg·L-1,R2为0.95,TP浓度预测模型的RMSE为0.01 mg·L-1,R2为0.96;③在不同水文、污染控制和来水水质的变化情景下,未来马虎山断面氮、磷浓度变化主要取决于上游 来水水质,加强全流域营养盐控制是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冬季水网薄对源水水质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源水水质,控制水质富营养化,利用水网藻来以藻治藻。中试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冬季仍能正常生长,但生长速度下降,这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与对照测点比较,网袋内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的浓度分别下降了15.6%、28.6%和7.5%,水网藻在冬季仍可作为净化水源水质的一项生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十三五”以来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16—2019年长江流域615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主要污染特征、主要超标指标浓度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总体好转.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7.2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8百分点.TP、NH3-N和COD是长江流域的主要超标指标,2019年三者的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28.3%、35.0%和8.0%;从流域不同级别河流来看,三者浓度在干流均为最低;从干流来看,三者浓度较高的断面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TP和COD污染主要来自面源,NH3-N主要来自点源.研究期间,TP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贡献最大,其断面超标率一直排在首位.针对流域水质分布特征,建议继续加强流域内TP防控,重点加强中游污染治理;同时,优化流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1年-2015年黑龙江嘉荫段地表水例行监测数据及水体污染特征、水域使用功能状况和历年水质变化趋势等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嘉荫段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影响河流的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主要原因为有机污染物本底值高.水质变化趋势为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升高趋势,化学需氧量无显著变化,但水质类别仍为Ⅳ类水体,水体功能无明显变化.河流周边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及农业生产未对黑龙江嘉荫段水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25年洞庭湖水质演变趋势及下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2015年水质数据研究了洞庭湖水质演变特征,识别了主要驱动因子,并探讨了水质下降对其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5年间,洞庭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TN和TP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指标,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介于1.060~2.072mg/L和0.026~0.146mg/L;其中,1991~2002年间,TN和TP浓度均显著上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位和泥沙淤积是导致洞庭湖TN和TP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2003~2015年间,TN浓度进一步明显上升,而TP浓度维持高位,波动变化,氮、磷负荷输入量和水位是影响TN和TP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洞庭湖生态风险等级则由轻微风险转变为中等风险,TP是影响生态风险的主要水质指标;受洪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化等影响,洞庭湖磷风险时空差异较大,1991~2008年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升高,其中西洞庭湖磷风险增长幅度最大;2009~2015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降低,其中西洞庭湖下降幅度最大,而东洞庭湖下降幅度较小.因此,进一步控制入湖氮磷负荷、优化水位及重点关注磷风险是保护洞庭湖水生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输水安全.为分析骆马湖近年来水质变化,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对骆马湖10个样点开展逐月水质生态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骆马湖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骆马湖水体总氮浓度较高,多年平均浓度为2.09 mg·L-1,为劣Ⅴ类水;磷为浮游藻类生长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总磷多年平均浓度达到0.0526 mg·L-1,为Ⅳ类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4.56 mg·L-1和18.48μg·L-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均值为52.76,属于轻度富营养.监测显示,在8月骆马湖氮磷营养盐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均会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2016—2019年的8月TN平均浓度达到3.99 mg·L-1,TP平均浓度达到0.109 mg·L-1,约为年平均值的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水质指标的异常变化与入湖河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京杭大运河水污染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更有效提高京杭大运河水质、更大的发挥其功能、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环境效益。依据1997~2008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以内梅罗水污染指数为评估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和石油类;氨氮年均浓度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在Ⅲ和IV类水质指标间浮动;挥发酚年均浓度变化较为活跃,总体有上升趋势,呈V类水质指标;石油类年均浓度在1998年至2001年间污染较为严重,超标达3倍以上,其它年份浓度维持在0.05mg/L左右;1998~2001年间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处于污染状态,其余年份较好。该文研究成果为扬州市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军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93-93,114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垃圾己成为困扰城市的严重问题。其渗滤液性质也发生很大变化,成份复杂.干扰物质较多”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它的处理是国内外水处理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处理渗滤液的工艺”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晋江水系上的主要流域和小流域监测断面的数据,分析了晋江水系2022年水质状况,2017—2022年晋江水系水质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2年晋江水系水质状况优,且2017—2022年晋江水系总体水质逐渐改善,但其晋江干流上的两个监测断面(浮桥和鲟埔)的氨氮年均浓度呈上升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浮桥和鲟埔断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南安、鲤城、丰泽三县(市、区)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浮桥断面氨氮浓度影响较大,浮桥与鲟埔断面为上下游断面,浮桥断面的水质也会影响下游鲟埔断面的水质。  相似文献   

16.
由于闸门调度对河道内的水环境要素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故闸控河段的水质变化过程较常规河道更为复杂。为了探析引起闸控河段水质浓度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槐店闸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进行的2次实验和其他时期的监测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识别影响闸控河段水质浓度变化的关键因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得到闸控河段水质浓度变化与其关键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经过分析初步得到,与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变化率有关的关键因子为闸门开度、开启个数、高锰酸盐指数来水浓度、溶解氧含量、流速和水深;与氨氮浓度变化率有关的关键因子为闸门开度、开启个数、氨氮来水浓度、溶解氧含量和p H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九龙江河口区近30年的历史监测资料和2010年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化学耗氧量(COD)和石油类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状态指数(EI)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DIN、DIP年均浓度持续上升,COD年均浓度呈“W”状小幅波动趋势,石油类年均浓度先缓慢增加再降低;DIN浓度平面分布呈由西至东递减的特征,不同年份的DIP浓度平面分布有所差别,而COD和石油类浓度平面分布呈由湾内、西海域向湾外递减的趋势;海水EI呈不断加速升高的趋势,海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急剧恶化;受九龙江径流影响,高富营养化海域主要分布在九龙江北、中、南港和南溪入海口附近.所得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变化特征等将为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秦皇岛实施了大规模的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曾严重危害该海域的褐潮已经连续三年未出现。以秦皇岛主要入海河流2013年和2017年的水质监控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该地区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调查发现:1)秦皇岛近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所调查河流中污染严重超标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河流中仍有少数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特别是COD_(Mn)在所有河流中均表现为升高; 2)各河流中的NH_4~+-N和TP入海量得到有效削减,但COD_(Mn)入海量明显增加,调查结果为该海域下一步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步的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和实测水质数据建立了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遥感模型,结合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闽江福州段水域在1986~2006年间悬浮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悬浮物定量遥感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揭示研究水域长期的水质变化规律.总体而言,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浓度在这20年间稳中有降,悬浮物浓度不变和浓度下降的水域面积比例分别占到35.59%和45.79%.而高悬浮物浓度的水域面积所占比例则从8.52%下降至0.13%,整体水质趋于好转;但仍有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此期间呈现上升的趋势,水质有所恶化,这主要是受到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污水直接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曲靖市独木水库自2008年6月开展锰的监测以来,锰监测浓度超标情况突出,以年平均浓度计,2008—2014年均为超标,按月监测数据进行评价,7年的超标率达67.9%。锰监测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冬季高,春夏季低。以独木水库近十年的常规监测数据和2013、2014年水质全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独木水库水质类别保持在Ⅱ~Ⅲ类,除锰之外的其它监测指标均为达标(不含总氮),锰为影响独木水库水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