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尘暴降尘对甘肃大气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近15年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较大沙尘暴个例,就沙尘暴对甘肃境内大气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使用降尘背景观测点的大气降尘资料和样品,统计、分析和研究了沙尘暴降尘在各地区的沉降量、分布范围、化学组分和粒度分布特征等问题.研究认为:沙尘暴不只是一种特异的灾害性天气,同时它还是一种跨地区的大范围大气污染现象;在无湿沉降机会时,它会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所影响和污染区域也会更大;沙尘暴还会向下游地区输送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和长期的影响;沙尘暴降尘量在甘肃的分布是以河西走廊东部为中心,向大气环流下游地域扩散,形成一个自西向东南迅速递减的梯度分布状态.受沙尘暴降尘的影响,近15年来甘肃省大气自然降尘背景值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浑善达克沙地所做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沙尘暴产生及治理环节中的政策和体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政策和体制问题才是沙尘暴问题的根源所在:以"自给自足"为核心目标的农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不协调和草地资源的公共产权是造成草地退化的诱因,在沙尘暴的治理中存在的责任机制不当、生态建设投资机制不当、草原建设管理缺位以及草原生态环境监管低效等政策和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是沙尘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阻力.提出首先要通过协调农业和环保政策、实施可持续贸易,从源头上减少对资源的需求,从而预防沙尘暴的产生;其次要重点从明确职责和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入手,提升沙尘暴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了我国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环境监测是环保事业的基础,在环境保护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叙述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并对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程彬彬  林波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120-122,124
沙尘暴是一种气象灾害,也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它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随着环境遥感的发展,运用遥感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沙尘暴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的概述以及对当前遥感应用的技术水平的分析,展望了未来遥感监测沙尘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全浩 《环境科学》1993,14(5):60-64
本文扼要叙述了在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沙尘暴及黄沙气溶胶(黄沙浮尘)的发生源和移动路线,并对1993年5月5日甘肃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及由此而产生的黄沙天气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蒋高明 《环境保护》2006,(10):50-51
今春北京发生的沙尘暴令人记忆犹新.截至5月11日,2006年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5次、沙尘暴3次、扬沙4次.今年是近7年以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严重年份.而在此以前的我国沙尘暴趋势是,前30-4年中平均3年1次,而到上世纪90年代它就每年光顾1回了;2000年很快增加到12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1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2003-2005,由于老天帮忙,加上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沙尘天气有所缓和.今年沙尘暴再度频发,说明我们治理沙尘暴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诚然,再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的生产和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排名第二的经济体系.然而背后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也许最近肆虐的沙尘暴、PM2.5等等都能说明问题,甚至耗资10多亿进行的有关土壤的污染调查数据还不敢进行公开……等等这一些都说明了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重程度.当然,我国西部地区也不能幸免.环境保护和生态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心里,对环境的恢复和建设迫在眉睫.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才能好,社会经济及政治也会稳定和谐.下面,本文就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话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统计分析和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对该地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总悬浮颗粒物年变化规律及沙尘暴发生期间的TSP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沙尘暴形成规律 ,发生原因 ,追踪沙尘暴源地 ,提出有效防治对策 ,控制来自环境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工业形式为主,而工业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直秉持的"先污染后治理"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将环境复原。尤其是近些年来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已经普遍成为我国多个城市的问题,沙尘暴的问题也困扰着某些城市,需要非常重视这些大气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气污染检测从而协助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董险峰 《环境保护》2008,(10):46-48
本文从沙尘暴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目前研究现状四个方面对沙尘暴引起的气候效应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气象局1961~2000年间355个站点的沙尘暴资料,发现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与持续时间呈正态分布关系(lgN=a-bt).计算不同站的b值,还发现b值较小的站主要出现在沙漠、沙地或其附近.利用实测风洞风速信号,用数值实验的方法证实沙尘暴阈值风速的存在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可以利用其中的b值来计算沙尘暴的阈值风速.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如今的环境形式已经不容乐观,雾霾、沙尘暴等天气已经在全国范围出现。基于此,人们对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广泛的应用到环保工程中,一方面可以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出现,对各类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另一方面可以获取更多利润,本文将就其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大沙尘暴预警再论和应急监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别是额济纳地区特定补水环境下特大沙尘暴成因的再次分析,论证了当地生态指标与沙尘暴的关系可以用额济纳河的年水流量与沙尘暴的关系代替的假设,提出并讨论了1998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强沙尘暴的应急监测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14.
黄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浩 《环境保护》1996,(1):27-28,21
黄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全浩每年春天,中亚沙尘暴区发生的黄沙在我国北方地区经常造成各种灾害,而且这种天气现象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近30年来,由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自然界的变化趋势和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面积的扩大,沙尘暴和黄沙的发生频率和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减缓的因素,指出沙尘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然现象,解决沙尘暴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首都圈地区 11个基本和基准气象台站近 50年的观测资料 ,给出了这 11个台站自建站至 200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结果表明 :首都圈沙尘暴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 ,西北部沙尘暴日数明显多于东南部 .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波动很大 ,同一站点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几十倍 .二连浩特、阿巴嘎旗、锡林浩特、丰宁、张家口、怀来和北京等 7个气象站自建站至 2000年的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其余 4个气象站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首都圈地区沙尘暴季节性显著 ,多集中在春季 .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最强的是起沙风日数 ,有 6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同起沙风日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其次是气温 ,有 3~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年均温、冬季均温和春季均温呈显著负相关 ;降水量与沙尘暴日数的相关性最弱 ,只有朱日和 1个站点与春季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另外有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气温、降水和风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就首都圈沙尘暴的时空变异性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7.
污水、土壤沙漠化、沙尘暴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危害.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污水“风光”处理法巧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克足自然潜能——光能和风能,廉价地处理了污水,增加了大气湿度,改善了气候环境,有效阻止了土壤沙漠化和沙尘暴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0年春季,北京市先后出现12次沙尘暴天气.本研究捕捉到2次沙尘暴天气,分析了沙尘暴天气和非沙尘暴天气TSP、PM10的质量浓度、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沙尘暴时大气气溶胶的污染水平极高,同时其酸度相对较低,对酸化有非常强的缓冲能力,因此沙尘暴天气时产生的大气气溶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酸性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春季沙尘暴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MS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每小时数值模拟,对1998年4月和2000年4月发生的强沙尘大气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我国的沙尘暴起始源地,并将我国的沙尘暴天气划分为U变化型(停滞型)和移动型(锋面气旋型等).详细分析了低涡型沙尘暴和东北低涡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的宏观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00-2019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年多源环境、气象和卫星遥感资料,从年代际、年际异常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气象、植被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00—2013年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年日数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1 d/10 a,2013年后呈微弱增长趋势.近40年来,春季沙尘暴日数占全年沙尘暴日数的平均占比为62%,但其逐年变化率明显下降(-7.3%/10 a),2010年后夏季沙尘暴日数的变化率则呈现上升趋势(12.4%/10 a),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沙尘暴的高发季节由春季逐渐向夏季扩展.②21世纪初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数明显下降,沙尘暴影响范围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地区收缩西移,戈壁沙漠在亚洲沙尘源区中的主体地位逐年下降,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格局.③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区域性减少主要归因于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逐年下降(-0.1 m·s-1/10 a、-4.4 d/10 a)、年降水量显著增加(32.7 mm/10 a)及区域地表变绿.塔里木盆地南缘局地风速的升高是导致该地区沙尘暴多发的重要气象影响因素,而地表植被覆盖的增加是造成戈壁沙漠沙尘暴年日数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