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渗透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氢键理论,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模型,溶解-扩散模型,等),反渗透膜技术在环境工程(重金属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膜集成工艺处理废水的概况,并对反渗透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反渗透膜法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纯水制备技术已正在被逐步推广,海水淡化是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典型实际应用。在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分离实际应用过程中,膜污染问题是影响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可靠的决定因素,只有更好的进行化学清洗方可保障海水淡化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法分离技术海水淡化的实际应用与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并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污染的因素、清洗条件、清洗方案、清洗技术建议与改进。  相似文献   

3.
国内膜产业领域生产和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反渗透膜产业领域生产和应用状况,国内生产和应用反渗透膜主要厂家的生产能力和实力以及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并分析了国内反渗透膜产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各类水处理及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膜污染严重影响其更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污染主要包括无机盐结垢、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其中微生物污染对膜的破坏性最为严重且最难控制。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最后预测了主要防治措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印染废水反渗透膜处理回用的原理、运作流程,并对膜处理产水进行了水质分析,评估其用于工厂生产的可行性。实践结果证明,印染废水经反渗透膜处理后含盐量和电导率大大降低,回用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印染生产用水要求,可满足中高档印染产品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磺化聚砜反渗透膜(简称SPS膜)是一种离子型反渗透膜。近年来,随着反渗透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有不少报告提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离子型反渗透膜,也有一些文献提出了离子型反渗透膜的溶质脱除机理,但关于SPS膜特性研究的文献尚未见到。有关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滤+反渗透2级处理系统浓缩回收电镀铜漂洗废水。实验结果显示:在△P=1.5MPa条件下进行浓缩.纳滤膜可以使料液浓缩近10倍。纳滤膜对Cu^2+的截留率在96%以上,对COD的截留率在57%以上。在△P=3.0MPa条件下进行浓缩,反渗透膜可以使料液浓缩近10倍。反渗透膜对Cu^2+的截留率在98%以上,对COD的截留率在67%以上。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加,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截留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8.
反渗透预处理就是要把进水对反渗透膜的污染、结垢、损伤降到最低,并且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越好,对膜系统的污染越轻,膜系统投资与运行成本就越低,从而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处理效果.通过对阜新矿区矿井水进行各级预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数据的分析,该预处理系统处理效果良好,能够达到反渗透膜进水的标准.该套预处理系统的实验数据对其他反渗透膜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经济》报导,日本东意公司开发"低压型反渗透膜"获得成功.用该膜处理水具有省能的高效果.低压型反渗透膜用于半导体生产工艺中所需超纯水的制造,食品工厂和化工厂废水的处理等,其成本比用通常的反渗透膜减低一半.东意公司在不久前在巴门达岛召开的世界脱盐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成果,低压型反渗透膜已成为该公司高分子膜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新型的TiO2纳米管修饰电极,应用于反渗透膜浓水的电化学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和线性极化曲线对电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pH值因素对电化学氧化处理反渗透膜浓水的影响;并分析了电极对反渗透浓水中各有机物组分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反渗透浓水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沼液的养分浓缩和体积的减量化是其高效利用的前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反渗透膜对预处理后沼液的浓缩效果,比较了不同反渗透膜操作压力、沼液初始pH值、沼液温度以及不同体积浓缩倍数对沼液浓缩的影响及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虑体积浓缩速率、主要养分浓度和养分截留率,得出最适宜的反渗透膜浓缩条件为:操作压力为3500 k Pa、沼液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5. 0。  相似文献   

12.
苦咸水淡化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苦成水的淡化水处理方法,分别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原理、试用性和优缺点。通过对各种方法的对比,采用反渗透膜法对不同古盐量的苦成水进行脱盐淡化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膜分离技术中的反渗透法是较其他方法更为合理、有效的苦咸水淡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酒精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超滤-反渗透集成膜技术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索了不同清洗方式对反渗透膜通量恢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超滤-反渗透膜系统产水浊度、硬度、总铁均小于0.1 NTU、0.03 mmol/L和0.03 mg/L,电导率处于60~120μS/cm之间,可回用作锅炉补充水;酸洗+碱洗组合清洗方式能有效恢复反渗透膜通量,其废水膜通量可恢复为新膜废水通量的93.75%。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行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废水产生量大、再生处理难度高.半导体行业废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是重要的污染物去除单元,但面临的膜污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效率与经济性.本文梳理了半导体行业废水的种类与典型污染物,总结了半导体行业废水导致反渗透膜污堵的主要机制及控制手段,提出了针对半导体行业废水特点的膜污堵控制策略.半导体生产的不同工序会产生多种废水,包括含氟废水、含磷废水、含氨废水、重金属废水、有机废水与酸碱废水等.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且可生化性普遍较差.通常,不同种类废水分类经分质收集后,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之后部分合流处理并进入RO系统.半导体行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或氟离子易在反渗透膜面形成无机结垢,表面活性剂易形成有机污堵.反渗透膜污堵可通过预处理、膜清洗与运行条件调控等手段进行控制,如超滤、EDTA清洗剂与pH调节等,但大部分现有手段对半导体行业废水造成的污堵控制能力有限.建议未来开发针对关键污染物的预处理技术与定制化的膜清洗方案;并结合半导体生产工序,提出针对污染物关键相互作用关系的废水收集与再生处理整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今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需要干净的水以保证日常生活。对34项指标进行检测,处理效果非常好,很多检测项目的水质值均在能检测值以下。反渗透膜装置在饮用水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改善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含镍废水是一种有毒废水,废水中的镍能刺激人体精氨酶、羧化酶,引起各种炎症,损伤心肌和肝脏。据报导,镍还是致癌物质。镀镍漂洗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镍和氯化镍。过去这种漂洗废水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又造成经济上很大浪费。反渗透法浓缩回收镀镍废水新工艺是在一个闭路循环系统中进行的。它不排放废水和废渣、浓缩回收的镍液返回镀镍镀槽重复使用。通过反渗透管膜的淡水回到漂洗槽作为补充漂洗用水。反渗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心脏。这里采用的反渗透膜是二醋酸纤维素管式膜。这种膜是半透膜,它能把电镀含镍废水中的氯化镍和硫酸镍与水分离开,从而达到浓缩回收之目的。如图(一)所示:在外加压力P作用下,含  相似文献   

17.
围绕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膜污染问题,论述了膜表面亲疏水性、荷电性、官能团和粗糙度4种关键性质对包括有机污染、无机污染、结垢污染和生物污染在内的不同污染类型的影响,分析了研究中由膜表面性质耦合性和污染物性质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结论,并总结了膜表面各性质对膜污染的影响机制以及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可为针对膜表面性质与膜污染相关性的研究和抗污染膜的研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膜法深度净水系统中,膜单元的电耗是主要的运行费用。以活性炭、反渗透膜深度净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验分析,得出了反渗透膜实时运行电费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通过在线监测膜分离单元膜通量Jw、回收率m运行参数,以实时计算膜分离单元的电耗,对于工程的最优化经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滤-纳滤、超滤-反渗透2种膜集成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物法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比较2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超滤膜预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纳滤和反渗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纳滤和反渗透预处理的有效手段,超滤能有效去除部分COD.PES超滤膜综合性能较PVC超滤膜好;在深度脱盐方面,与反渗透膜相比纳滤膜在较...  相似文献   

20.
低温水处理一直是膜法水处理工艺中的难题,着重讨论目前膜法工艺中的反渗透膜和超滤膜在低温水处理方面的探索研究.其中反渗透工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温加压,增加膜数量,采用较合适的预处理方法等.超滤处理低温低浊水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和混凝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