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问题的现状 多年来,在我国,伟晶岩学说在有关伟晶岩的原生性质的两种相互对立概念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持岩浆观点的是:等;持变质观点的是:  相似文献   

2.
在阿勒泰地区一些变质地层的多处剖面 近五十个样品中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和少量似几丁虫化石。将此区以往认识不一的哑地层确定为震旦系,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行划分对比,提出了构造运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部重要构造带,武夷——云开构造带北段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古压力(静压力和差异应力),古温度及它们的演化。从变形构造动力学观点入手,划分了不同构造旋回的变形变质作用,测试了变质变形的压力,温度和差异应力,进而分析了变形变质特征反地质构造环境,讨论了本区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推覆构造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正> 加拿大由几个地块组成,最有名的是格林维尔地块。其年龄为10亿年。今天主要讨论格林维尔造山带的形成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不是北美地块的一部分,而原来在很远的地方,后来碰撞而成的。我不同意这一观点,这将在报告中用事实来说明。 加拿大的变质岩有深变质岩石,中变质岩石和低变质岩石。我们所研究的是该省的三个岩体,为闪长岩和辉长岩。这些岩石易于做古地磁测量。这三个岩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地区有一套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前寒武系变质杂岩。它伴随着蛇绿岩套出现在大别山南侧。这套变质岩石记录着构造事件的环境和压力与温度条件。在建立大别山地区的构造模型时,变质杂岩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侧面。现代板块构造的地质理论,认为碰撞带是产生造山运动的主要原因,它引起区域变质作用。晋宁旋回使大别山地区的前震旦系地质体均发生变质,形成高压变质带。假如我们同意W·G厄恩斯特(1974,1977)的观点,高压变质带通常产在古缝合线的向大洋一侧,那么,就应该承认大别山地区确有一北西西—东西向古缝合线存在。 高压低温变质带的确定,是根据岩石矿物的研究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正> 不同种类的石棉矿床所处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它们所属的成因类型:温石棉—热液型,直闪石石棉—变质型,纤兰闪石石棉—远成热液型(层状、非岩浆成因)或变质型。 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温石棉矿床的形成同花岗岩类对超基性岩的接触影响有关,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其形成同超基性岩的自变质作用有关。有人认为直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7,(3):14-14
英国(《新科学家》撰文称:六年来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报告于2月2H起对外公布,该报告提供的最新数据对气候变化状况提出了新警告。媒体报道显示:该报告预计气候变化的最低气温和海平面上升水平均比以往的预测有所提高,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进一步证实。报告称:90%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温室气体主要由使用化石能源引起。这些结论与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结论有出入,当时的结论是人类活动对气候上升的影响力只占其中的66%。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59-164
江西新余式硅铁质沉积变质铁矿分布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逆冲推覆变质岩带内。本文对以往勘查中涉及较少的铁矿床变质作用特征进行研究,介绍了新余式铁矿田含铁岩系变形特征、含铁岩段变质岩石特征、含铁岩系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以及铁矿形成的过程,认为其原始含铁岩层主要来源于晋宁期形成的古陆块,活动大陆边缘裂陷海槽复理石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部分铁质。原始含铁岩段的铁矿物由下而上随岩类的演变呈现由镜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相序及其变化,主要受沉积时水体深度不同所产生介质的Ph、Eh条件支配,形成从氧化至还原环境的制约所致。含铁岩段经区域变质形成强度规模不等的四期变形,产生多起褶皱叠加并伴随变质作用,低温动力变质变形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与铁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该专著是作者长期在华南地区工作成果的总结。通过“八五”期间所作的“皖南前震旦纪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CU、*b、Zn富集成矿条件的研究”、地矿部重大攻关项目“东南沿海基底变质杂岩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意义”、“华南大陆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演化(南区)”、互间00万“东南沿海基底构造图”的编制等工作的资料积累和深入研究,提出了该书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该专著论述了华南大陆的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壳生长和大陆增生以及地慢柱构造,并且比较清楚地记录了25亿年以来大陆根区质量迁移,化学平衡和热历史前进演化的整个过程。通过…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 ,不久前 ,日本已与韩国、新加坡和菲律宾联合向国际海事组织 (IMO)提出淘汰单壳油船新观点。日本及其亚洲合作伙伴国拟在IMO 2 0 0 3年12月召开会议之前与欧盟磋商有关单壳油船终止使用期限的问题。亚洲多国新观点的主要内容是 ,应允许单壳油船营运至 2 0 15年 ,或达到 2 5年船龄后 (取早者 )再淘汰 ,被状态评价机构 (CAS)评为“状态良好”的单壳油船目前仍可继续使用亚洲多国提出淘汰单壳油船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世界上许多地盾内大型铀矿床与古老交质建造有关。本文对变质和超变质建造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参数进行了分析,以拟定可区分这类含铀建造的放射性地球化学判据。对下列地球化学标志:1)铀的平均含量——地球化  相似文献   

12.
对与构造密集带内深部逆冲断层有关的变质晕所作的构造和成分分析证明,逆冲断层作用对变质过程的影响有如下表现:产生同期的逆向变质分带热晕;在发生叠加区域变质作用时控制逆冲断层带内流体的P-T条件。蛇绿岩质和硅铝质外来岩体下方逆向变质分带热晕的构造和成分特征以及理论模拟和试验模拟资料表明,产生该类变质作用的热源只有一个,即力学性质的热,并且与外来岩体的类型无关。当构造密集带受到叠加区域变质作用时,由于流经狭窄推覆“面”的流体压力下降。该推覆面的局部压力可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可以说是史上给环保部门授权最多的一部法律。很多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原先偏软的,现在强硬了;以往比较模糊的,现在明确了。那么,《环境保护法》授予环保部门多少项权力呢?从不同角度可以做出不同解读。我们综合几种版本的观点,认为十八项比较准确。当然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张性(extensional)构造作用在地质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地质工作者,特别是构造地质工作者,已开始考察据认为可用来鉴别古老张性构造体系的特征。近来,有人提出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的张性作用是产生高温/低压变质地体的一种机制。现在,有必要确定一些标准,以便区分与张性构造有关的变质作用和大陆会聚带地体中所发生的变质作用。本文将讨  相似文献   

15.
<正> 1981年碳酸盐研究有无重大突破,时间将作出回答。诚然,有一些振奋人心的进展。这些进展许多是由于研究方向的改变或侧重点与以往不同所取得的。如果从这种眼前利益的观点采看,许多成果似乎都是由于把老方法应用于新情况,新观点应用于老问题以及所召开的那些有助于综合资料和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的专题讨论会和学术报告会所致。 对于现代深水碳酸盐,尤其是它们在大陆坡和台地内盆地(如巴哈马地区)的沉积作用、沉积学特征及海相成岩作用,仍在进行大量的工作,通常采用的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本文探讨了西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地区条带状含铁建造(布罗克曼含铁建造达尔斯峡谷段)埋藏变质过程中(宫野,1976b,第14表的阶段Ⅳ)的物理化学环境。物化环境是从化学平衡观点来剖析的,假定条带状含铁建造中所观察到的矿物共生组合是从渐进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由于人们对作为信贷的硬通货金重新发生了兴趣,激励了许多勘查人员对寻找新的金矿床的注意。加拿大产金很多的太古代变质火山岩/变质沉积岩带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勘查场所。在这些岩带中的许多大型脉型金矿床由于长年开采而被采尽的同时,有关它们的地质特征的知识也大大丰富了。本文的目的旨在弄清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近年来,通过对各种类型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弄清了S_4~3的富集次序,即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而且查明了一般热液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分馏系数要比接触交代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的大。勒斯克等研究了希思-斯蒂尔和布罗肯希尔变质矿床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指出在这些矿床中  相似文献   

19.
<正> 引言瑞典的前寒武系为研究1.9—1.6Ga 期间的地壳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部分元古界包括斯维科卡雷尔带(1.9—1.7Ga)和随后的后斯维科卡雷尔带(1.75—1.65Ga)。Wilson(1982)根据已发表的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提出,岩浆的产生可能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关,先是约1.9Ga 出现的与俯冲有关的岩浆作用早期相,接着是约1.75Ga 产生了主要为地壳源的岩浆。沿新的斯维科卡雷尔变质带的边缘出现的俯冲作用的另一个阶段,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有关威特沃特斯兰德砂金矿成因模型的一些问题,包括Fe氧化物的缺乏和黄铁矿的富集、矿层中独特的硫化物、晶质铀矿颗粒的碎屑搬运、矿层矿物水压等效性的推导以及金本身的来源。本砂矿模型未能预测的其他特征,包括矿层的紧邻底盘中的矿化作用、构造对富矿层方位的明显控制作用,以及整个盆地中的化学组合(包括Au-S-Fe-As-C和U-C-Ti组合)。 本文对所提出的砂矿模型的总体预测能力作了剖析。文中还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了在成岩作用、形变作用和变质作用期间埋藏期后流体可能具有的重要性。硬绿泥石和叶腊石表明,所有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均达到了绿片岩相条件(T=350±50℃)。与黄铁矿达到平衡并具有搬运Au的能力的流体是根据矿物组合椎导出来的,但这种流体对矿层的影响尚未获得定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