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启动的背景下,建设功能空间分区研究迅速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在GIS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县域尺度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和生态限制性程度,并结合矩阵判断方法进行建设功能空间分区。在此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昆山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昆山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类区域,并提出不同类型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对策和建议。在允许建设区,鼓励产业和城镇集聚,鼓励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在控制建设区,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开发建设活动为主;在限制建设区,不仅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类型,而且限制开发建设规模;在禁止建设区,除生态环境保护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禁止其他任何开发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2.
生态用地的环境功能及空间整合——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地区的生态用地不仅要关注环境污染与生境退化的影响,而且还应重视生态用地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调节与改善效应。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生态用地保护对维护其“山水林城”的环境特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得出全市生态用地占土地面积的15%,按功能的适宜性与相近性,归并划分出水源涵养、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和地质遗迹4个类型区,且前两个类型具有较强的空间优势;选取表征环境功能重要性的12个指标,评价得到极重要区占全市生态用地19%,较重要区占56%,重要区占25%;综合考虑生态用地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空间发〖JP2〗展的环境调控作用与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构建包含11个环境源强的4个生态环境调控组团,提出了禁止、限制各类活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从而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在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所预测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与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情况有较大出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行的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的不尽完善之处。所以,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对城镇建设用地做出更加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以张家界市为例,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适宜的建设用地预测方法一改进后的双因素预测模型。最后运用此预测方法对永定区2020年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5.
快速工业化区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兴地域类型。普遍存在着建设用地总量急剧扩张、空间无序分散、城乡缺乏统筹等问题。本文从佛山市南海区典型案例入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归纳和解析了快速工业化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问题,认为双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城乡土地市场发育不平衡和部门规划不协调等是建设用地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素,并从管理、产权、市场、规划等方面系统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活动的统称,其实质内容之一是从空间上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我国进行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进行分类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曲周县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村人口的集聚地,对于其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论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发展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评价指标,利用量化后的指标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曲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整治划分为就地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种类型。研究结果符合实际,为当地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测度模型,测算江苏省62个县(市、区)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合理规模,据此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域,并探索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373.93万元/hm2,资源禀赋较好、经济高度发达,其所能承载的建设用地规模也较高,是江苏省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扩张的优先区域;适度开发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68.89万元/hm2,建设用地仍有一定拓展空间,可以允许其适度扩张;合理缩减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115.20万元/hm2,建设用地规模已超出其资源承载力,满足其建设用地需求应立足存量挖潜;快速缩减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增加值仅为74.37万元/hm2,未来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农业生产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较大,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②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制措施。优先开发区在不突破土地开发强度约束的条件下允许其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同时配置较多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开发区可适当扩大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严格设定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门槛;合理缩减区应合理控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当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探索建设用地减量配置方案;快速缩减区应立足存量挖潜,严格控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测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探索建设用地减量配置方案和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的跨区域流转。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和耕地保护压力巨大背景下,将建设用地纳入经济增长内生模型,研究土地要素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探寻省际建设用地产出弹性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相关性与集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已有关于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研究大多假设技术水平单调上升,或直接把固定资产投资当资本存量,且很少研究增长贡献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首先测算1999 - 2008年全国与各省技术水平及二三产业资本存量,以准确测度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其次对C-D生产函数进行回归以计算建设用地产出弹性,最后用空间相关分析法分析产出弹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与集聚区域.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变化并非像以往假设一样——随时间单调上升,而是在某些年份进步迅速,某些年份进步缓慢,甚至有些年份停滞不前;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弹性最大,劳动力次之,建设用地最小,其值是0.1027;中国省际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出弹性存在全局自相关现象,自身及相邻省份的建设用地二三产业贡献水平高于平均数(HH)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此相反(LL)的区域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寻空间差异视角下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对于创新城市建设用地高效配置路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1—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指数,并根据MookherieeShorrocks提出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刻画。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地理格局,且从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平均效率指数从2001年的0.750 1下降至2014年的0.694 8;2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均不断加剧,基尼系数表现出"稳定上升——逐渐下降——趋于稳定"的变化路径,且从东、中、西部地区基尼系数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程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3三大区域分组设定的情况下,组内差异增加是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程度加剧的主要来源,但其贡献率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4政策因素、发展因素、规模因素和结构因素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但是从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仅在西部地区,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已经成为地理学、土地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从中观尺度科学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和趋势,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全域Moran's I和局域Moran's I系数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自相关格局(依赖性),揭示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局部聚集和局部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全域空间相关性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指标均显著,从城市边缘到中心区(或副中心)呈现递增的空间形态,其中居住功能区集约度空间相关性最高,教育功能区则最低;各功能区都存在正局域相关,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现象。对于高值聚类区应以结构挖潜为主,通过旧城改造和用地置换优化用地布局,低值和高低值聚类区应以管理潜力挖潜为主,通过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提高集约度,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可为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主体城市开发决策行为所导致的空间格局,可能导致布局结果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的偏离,对此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核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依据,是控制建设用地外拓、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循环经济思想作为调和人口-资源-环境复合问题的积极途径,正日渐得到重视。为应对目前我国土地紧缺以及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循环经济理念考察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从占地情况、用地布局、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废弃物处置、土地持续利用等多个角度设定建设用地定额修正指标和修正系数,鼓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建设方式,严格控制"不循环"建设项目的土地供给,以求更好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章最后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用地为例,实证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建设用地定额修正体系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修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土地配给,限制不合理的建设用地利用和资源环境对待方式,鼓励"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各类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重视资源的数量问题,更需要着眼全局,综合分析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制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对策。基于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亟待拓展,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代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规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排污权交易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对比研究,探索我国现行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的改进方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排污权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实行总量控制、具有经济价值、单位配额的产出不同等三个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控制的框架内引入类似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就有可能成为今后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方向。同时,进一步的理论证明也显示,引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市场交易机制,可以实现农地非农化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在此基础上,立足排污权交易和新增用地指标管理的差异性,借鉴我国地方政府新增建设用地管理的市场取向创新经验,参照国外排污权交易管理的"配额-交易"模式,建立了中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一个理论模型,并阐述了其政策涵义,即目前可在设区的市的范围内,允许其辖区内的市、县基层政府之间进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通过适当的交易能实现新增建设用地的市场价值以及全社会福利的最优。  相似文献   

15.
常用的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法。但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预测未来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对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目标考虑较少。但建设用地规模与国民经济、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密切。必须针对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目标,分析建设用地效益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结合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安全对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制约。最终确定建设用地发展的合理规模。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在完全考虑国民经济和人口发展目标条件下。结合该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生态安全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确定该区建设用地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约束理论,构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水资源约束模型,并测算2002-2013年期间长三角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中的水资源约束强度。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水资源的明显约束,区域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比没有水资源约束时年均下降0.35%;水资源约束强度具有空间分异规律,形成了以"苏州—杭州—宁波"、"南京—苏州"为中心地区向江苏北部和浙江南部区域逐步衰减的空间变化特征;水资源约束与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等级紧密相关,总体上城市经济总量大,规模等级高,建设用地扩展受水资源的约束越大。依据水资源约束强度大小将长三角地区城市归为强约束、中约束、低约束和无约束四类,发现不同类型城市在劳动力增长率、水资源供给增长率、经济产出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还表明,即使在河网密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用地扩展也受到水资源的约束,其他地区务必重视水资源重要性,严格遵循"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管理政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特征及内在机制,对纠正土地资源错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资源错配理论对土地资源错配理论开展梳理,提出建设用地错配机制假说,运用边际分析法和计量方法构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测度模型及机制检验模型,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17年湖北省建设用地过度错配与短缺错配并存,空间错配程度总体上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错配程度加剧。②土地负外部性扩散、非均衡发展、非市场化供应、土地财政依赖等加剧了建设用地空间错配,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政府腐败、发展多元所有制等有利于降低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程度。③1996—2017年湖北省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效率损失由6.92%下降到3.84%,年均减少2.03%,效率损失得到缓解。④从损失值看,湖北省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效率损失严重,1996—2017年累计经济损失达3.90×10^4亿元。主要结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测度模型兼顾了土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可以作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程度衡量的有效方法;建设用地空间错配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纠正建设用地空间错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土地市场配置和政府主导配置均会带来建设用地空间错配,建设用地配置中一个“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结合十分必要且迫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并据此划定管制区域是制定区域差别化管控政策的基础。本文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8-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面板数据,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表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规律,然后引入资源禀赋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叠加划分建设用地管控区域,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集约利用管控政策。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度的增加量符合EKC曲线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江苏省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先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当人均GDP超过49 045元/人(1998年可比价)后,上升速度则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减缓,最终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趋于稳定。无锡市和苏州市的人均GDP已超过曲线拐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已进入减速上升阶段;其他地区虽处于加速上升阶段,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距离拐点远近不同,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空间区域差异明显。(2)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江苏省13个地级市可划分为4类建设用地管控区域:优化发展区应结合产业升级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加强建设用地立体开发;重点发展区应强化建设用地供应门槛约束,并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供给;内涵挖潜区应适度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门槛,并适度减少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适度发展区应重点提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作为代价性损失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一套评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2个行政村为例,采用灰色关联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行政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较高,而位于苏北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则相对较低,苏中地区在两者之间,整体上与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符;从近郊与远郊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来看,两种评价方法测算的集约度虽有所差异,但两种方法对于近远郊的排序是基本一致的,呈现的趋势是近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高于远郊的。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度大致相似,在近郊远郊空间分布以及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所呈现出的规律性,可为制定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等相关的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