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桃浦工业区混合污水成分复杂 ,变化大 ,且B/C的比值较低 ,有时还有较高含量的抑制物质 ,直接生物处理运行不稳定。用内电解法处理混合污水后 ,结果表明 :其CODCr、TP、NH3 N的去除率能达到较高水平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好氧、缺氧工艺对造纸厂中段污水、化肥厂氨氮污水、化工厂含酚污水、农药厂含有机磷污水.4种混合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研究,其结果为:CODer的去除率达68%,BODs的去除率为90%,酚的去除率达99%.有机磷去除率达85%,总磷去除率达22.5%.氨氮去除率达70%.结果表明.由造纸、化工、农药等行业含高氮、磷比例的废水进行混合生化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生理生化过程、结构都要造成一定的影响;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稳定塘、土地处理系统对造纸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将造纸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及开发厌氧一好氧工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含己内酰胺综合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锦纶帘子布的聚合工序中,产生含有高浓度己内酰胺单体及其低聚物的有机废水,采取对其单独厌氧预处理,提高可生化性后,与生活污水混合,再进行A^1/O生化处理,达到了良好的除碳和脱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尹军  开艳  刘伟 《环境工程学报》2014,(12):5271-5276
以生活污水、含染发污水的混合污水及低浓度染发污水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SBR去除其COD、总磷、氨氮和总氮效能及活性污泥CAT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染发污水对SBR法去除COD、总磷、氨氮影响不大,通过生物方法可以处理低浓度染发污水,染发污水COD、总磷、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79.11%、92.16%、74.51%和55.93%,但由于染发污水的环状有机物有可能抑制了异养菌的作用,影响总氮的生物去除效果,使染发污水比生活污水的总氮去除率低14.70%;在反应器正常运行的典型周期内,3种污水的活性污泥CAT活性均呈先高后低的总体变化趋势,且活性污泥CAT活性分别依生活污水、混合污水、染发污水降低。  相似文献   

6.
高浊度污水快速净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快速净化高浊度污水的新技术,该技术根据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CEPT)技术、闪速混合(flash mixing)技术、旋流和点涡流絮凝技术、悬浮泥层过滤技术和过滤水力学原理等理论,采用物理化学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有害杂质,其有着流程简单可靠、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少、净化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机械加工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担载的双金属活性组分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进料空速和污水pH等条件对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某厂机械加工废水效果的影响。对于该厂的混合废水,在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6.6MPa,空速为2.0h^-1,pH为3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为90.2%。考察了助剂H2O2、絮凝剂对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和各种联用技术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菌种和混合菌处理养殖污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养殖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膜法技术,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酵母菌(Saccharomyces)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及其混合菌对养殖污水的净化能力。实验共进行35 d,设置了8个处理组,以添加无菌生理盐水的处理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了菌种的处理组,对氨氮(NH+4-N)和亚硝氮(NO-2-N)的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混合菌组的处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单菌种处理组(P0.05),其中3种菌混合的处理组效果最佳,NH+4-N和NO-2-N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4个处理组对无机磷(TP)的去除能力要显著高于其他未接种该菌的处理组,TP的最终浓度维持在0.2 mg/L,而其他处理组在0.59 mg/L以上;添加菌种的各处理组对化学需氧量(CODMn)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3种菌混合的处理组去除率最高,达76.9%。在本实验条件下,混合菌处理污水的能力要优于单菌种,3种菌混合的处理组要优于菌种两两混合的处理组。  相似文献   

9.
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污水资源化的现状与常规技术及土地处理技术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条件、应用方向,指出土地处理技术是我国污水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污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水温为23~30℃、泥龄为20 d时,最优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9h、DO2 mg/L、外回流比80%、内回流比200%,此时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6.4%~78.2%、95....  相似文献   

11.
一种以废治废的制革污水硫,铬分隔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制工革污水中含硫,含铬污水的相互混合反应研究,可取得的很好的去除制革污水中硫化物和铬的效果,并可去除大量的COD和SS。本法经济,简单,容易操作,更适合中小型制革厂。  相似文献   

12.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混凝法处理油田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油污水的处理多以回注地下作为处理目标。然而随着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日益增多,仅回注地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大量处理后的水不得不向地表水体排放。研究了如何处理含油污水并使之达到排放标准。采用PAC、Al2(SO4)3、PAM等絮凝剂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与PAM复配比单独使用处理效果更好,尤其对COD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混凝后含油污水再经过过滤吸附处理,完全可以达到GB8978—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马钢中板厂含油污水回用系统改进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钢中板厂原有的含油污水二级沉淀工艺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污水回用要求。实验室中对该含油污水的处理进行了改进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混凝气浮工艺处理该含油污水能达到罗高的悬浮物及油的去除率,可满足污水回用要求;同时,混凝气浮工艺可以利用原有工艺设施无需新的土建。因此是一条可行的改进路线。  相似文献   

15.
蚯蚓处理污水污泥制取土壤改良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污水污泥和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30 d预堆肥处理,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接种爱胜蚓(Eisenia fetida)开展60 d蚯蚓处理实验,研究污水污泥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最终产品(蚯蚓粪)质量。结果表明,蚯蚓处理使污水污泥pH、有机碳(TOC)、C/N和病原菌含量显著降低,电导率(EC)升高,TN、TP、TK(总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升高26.8%~40.8%、26.7%~52.4%、25.9%~44.8%、43.0%~120.0%、88.6%~406.8%、38.2%~113.2%,发芽指数(GI)达到80%以上。由于基质分解矿化引起质量损失,使蚯蚓粪中重金属相对含量增加,但仍在土地改良允许范围内。蚯蚓放养密度和物料含水率及其交互作用对蚯蚓处理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处理污水污泥的最优工况为:放养密度2.5 kg/m2、含水率60%。堆肥-蚯蚓处理组合工艺可将污水污泥转化为无害的、有价值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6.
污水土地处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使得污水土地处理作为一项环境治理的实用技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论述了其消除污染物危害的机理,特别讨论了污水土地处埋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油污水是石油工业中的重点污染源之一。本文论述了采油污水生物处理的难度和技术可行性,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采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曝气对两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复合垂直流和水平潜流2种人工湿地处理混合污水,研究了在气水比(曝气体积/湿地进水体积)为2、4、6、8和10时2种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1)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以气水比为2进行曝气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上行池出水的COD、TN、NH4+-N、NO3--N平均去除率比不曝气时分别提高了16.47%、...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级厌氧无污泥返混与多级厌氧有污泥返混系统处理高浓度焦化污水后,证明多级厌氧无污泥返混系统(各步之间没有生物数量的混合)的性能优于多级厌氧有污泥返混系统(各步之间有生物数量混合)。多级厌氧无污泥返混比多级厌氧有污泥返混系统更能抵抗冲击荷载(pH值高、COD和NH3-N浓度高)、产生更多的沼气。  相似文献   

20.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技术。该技术膜单元和生物单元分置,生物单元和膜单元间的水力循环利用气升动力,无需循环水泵,系统具有维护方便、运行能耗低和建设投资省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处理水质可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给出了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工程建设投资指标、水处理成本和水处理能耗指标,处理能耗0.6-0.8kWh/m^3。该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再生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技术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