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排放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二噁英污染防控对策。基于制浆造纸行业中二噁英的产生环节和污染控制方法展开探究。在二噁英的定义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产生过程、产生量以及释放途径,并阐述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控手段,包括制浆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原料防腐和纸浆消泡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以及高氯漂白替代工艺二噁英污染控制3个方面。最后,对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再生铝生产过程中二噁英成因及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再生铝生产工艺、二噁英生成机理,原物料铝渣中含有未完全破坏的PCDD/Fs和"熔炉"中形成的以及"从头合成(DeNovo)"二噁英形成的3种途径。有针对性地采用源头减污、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等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二噁英减排,从再生铝生产及治污工艺设备入手,提出再生铝二噁英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为业内人士及环境管理部门二噁英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二噁英及类似物的理化特性、环境来源、污染途径,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它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分析了二噁英的相关治理措施及对策,并对我国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二噁英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环境温度下,二噁英在土壤中长期稳定存在。目前,受二噁英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各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各有优缺点。文章具体介绍了受二噁英污染土壤的前处理-萃取,阐述了国外2个溶剂萃取及亚临界水萃取(SCWE)实验的装置与效果;以及国外2种处理技术-γ辐射技术(γ-radiolysis)和“区域燃烧”(zone combustion)修复技术,并阐述了γ辐射技术的效果与优缺点,以及“区域燃烧”修复技术的装置与过程。最后,提出受二噁英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某石墨阳极法氯碱生产场地二噁英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墨阳极法氯碱生产场地二噁英类物质污染场地环境特征,对某氯碱生产场址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及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当量值超过美国EPA区域筛选值(RSL)的超标点主要集中在场地内氯氢气处理车间、电解槽车间、石棉堆放区、污水处理厂和油库区,毒性当量在1.482~1 357.459 ng.kg-1之间;地下水样品二噁英浓度限值未超过我国饮用水标准值.结合场地二噁英污染浓度指纹特征以及二噁英异构体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因子,该场地内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为2,3,7,8-TCDF、2,3,4,7,8-PeCDF、1,2,3,4,7,8-HxCDF、OCDD和2,3,7,8-TCDD.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墨阳极法生产氯碱行业的场地二噁英类物质污染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开展针对该类型场地的环境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有效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产生二噁英污染的概况,为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对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节点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再生锌二噁英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追溯美国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一起由土壤二噁英(Dioxine)类物质导致的"腊夫运河污染事故"及1980年颁布"超级基金法"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美国构建了一套在法律、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规范方面比较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论述美国政府处理土壤污染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体系的目的在于为我国治理土壤污染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二噁英是一类含氧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生物毒性,被称为“世纪之毒”.文章简述了二噁英污染源企业及主要排放源,重点介绍了废弃物焚烧行业二噁英排放现状与历年排放趋势,根据2012年-2014年实际监测数据计算了二噁英废气排放因子,并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显示,近年来废弃物焚烧企业落实规范化管理和污染治理设施改造的推进使得修正排放因子远低于原排放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废弃物焚烧行业二噁英排放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9.
二噁英是系列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整个生态系统如空气、土壤、底质、生物体中的一组剧毒致癌物质.它们通过各种燃烧过程、化学制造、工业生产等途径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和生物体内富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如生殖、生长毒性、内分泌毒性、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致癌性.本文首先对二噁英进行概述,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二噁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中国二噁英检测的进程.中国二噁英研究任重而道远,仍为今后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
二噁英的污染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二噁英的控制问题已经越采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二噁英的毒性、检测技术和控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以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垃圾焚烧飞灰是一种富集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垃圾填埋场从原生垃圾填埋向焚烧残渣(主要为稳定化飞灰)填埋转型,稳定化飞灰中的二噁英溶出将是未来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溶出过程受填埋环境中DOM(DOC、DHM、HA等)、pH值、表面活性剂、非有机溶剂和微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对填埋稳定化飞灰中二噁英的溶出风险问题尚缺乏全面认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典型含量和分布特征,重点总结了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环境中影响二噁英溶出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了二噁英的溶出风险性。指出应从飞灰中二噁英产生的源头、过程以及最终处置等方面加强对二噁英的减量化,并开展关于共填埋处置环境或多因素交互影响条件下二噁英溶出和转化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火化烟气中二噁英类排放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内不同地区8台无后处理设备和2台带有后处理设备的火化炉烟气中二噁英类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组未经后处理的烟气中二噁英类浓度范围为52.01~332.97 ng/m3,总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1.27~5.14 ng TEQ/m3,2组经后处理设备的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类浓度分别为16.53 ng/m3,20 ng/m3,总二噁英类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0.39 ng TEQ/m3,0.28ng TEQ/m3,均已降低到国标要求的0.5 ng TEQ/m3限制以下。对火化烟气中二噁英类同系物的分析表明,氯代数目多的同系物浓度要低于氯代数目少的同系物浓度。此外,对4个火葬场周边土壤中二噁英浓度的测试表明,火葬场周边土壤中二噁英浓度低于多数国家对于居住地二英土壤浓度的限制。该研究为火化烟气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固体废物焚烧中二噁英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1种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阐述了二噁英的危害和在固体废物焚烧中的产生途径.从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3个阶段.论述了二噁英的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控制二噁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处置村镇垃圾的小型热处理炉运行不稳定、排放难以达标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村镇垃圾热解气化炉(30 t/d),并对其系统烟气及炉渣的二噁英生成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渣中的二噁英浓度为0.723μg I-TEQ/kg,可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的要求;在正常喷射活性炭时尾部烟气二噁英浓度为0.029 ng I-TEQ/Nm3,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气化燃烧过程的烟气二噁英原始排放浓度较低,低温异相合成反应是该垃圾炉烟气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在质量浓度分布上占优势的为高氯代PCDD/Fs,对总毒性当量起主导作用的为2,3,4,7,8-PeCDF,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村镇垃圾热解气化规范处置提供示范,并为热解气化炉二噁英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噁英(dioxin),是一类毒性很强的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二噁英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二噁英的危害也日益关注。文章从二噁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毒性机理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11月斯德哥尔摩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加大对二噁英的污染防治力度,并提出了"2015年重点行业二噁英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的目标。钢铁行业作为我国二噁英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要实现上述削减目标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分析钢铁行业二噁英排放量、产生机理、污染防治措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实现钢铁行业二噁英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二噁英可在环境中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发现二噁英以来,各国学者针对二噁英排放控制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化学抑制剂可从根源上抑制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现有控制策略,指出采用抑制剂的优越性;综述了二噁英抑制剂种类及抑制机理,包括常用的氮基/硫基抑制剂、碱性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并特别阐述了新型磷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各类抑制剂在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思路。而实际焚烧工况复杂多变、抑制剂对二噁英的控制效果不稳定,难以达到小试实验效果,因此抑制剂在实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仍需深入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噁英类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是城市中二噁英类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控制焚烧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的三种形成途径:原始垃圾中存在二噁英类、从头合成、前体物形成。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二噁英类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物、反应表面、催化剂、温度、烟气环境、氯源、水分),从而为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肇嘉  秦玉  顾军  蔡文涛  朱延臣  李强 《环境工程》2021,39(10):116-12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有二噁英等有机物和Cr、Hg等重金属,是高度危险的固体废物,已成为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飞灰中二噁英的不同解毒技术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指出具有较大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和低温热解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可实现二噁英高效降解,且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局限性是该技术需要依托熟料生产线,飞灰水洗预处理投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低温热解技术可高效实现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局限性是存在二噁英从固相转移至气相,通常集成其他气相二噁英降解技术,如催化氧化等技术,可实现气相二噁英的高效降解,能耗及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并对飞灰中二噁英未来的降解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飞灰二噁英解毒技术的实用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气象因素对广州市大气中二噁英污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杜国勇  苏原  任明忠  张素坤  青宪 《环境科学》2014,35(8):2857-2863
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测定了广州市环境空气中2,3,7,8-PCDD/F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进行初步分析.重点研究了广州市大气二噁英浓度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其毒性当量浓度变化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利用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的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对气流轨迹进行模拟,为了解广州市大气二噁英污染状况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工业区的二噁英浓度高于其他功能区;大气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风向和风速、温度和气压、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都会对大气二噁英的污染程度产生影响,温度、风速与大气二噁英浓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明显;经过气团后向轨迹分析,秋季气流轨迹主要往西北地区延伸,冬季大气团运移较慢,主要来自内陆地区,春夏季节气流主要经过东南沿海或海面到达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