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雪秋 《环境科学》1989,10(4):79-81,44
本文报道湖南南县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的有机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试行全方位的立体农业系统工程方法,探索生态农业之路,出现了一批生态农业典型;阐述生态农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提出有关努力建设生态农业、加速县级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认为生态农业是县级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如其他产业一样,生态农业显著效益的获得与应用相应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相应技术即生态农业技术,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由生产实践经验发展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与技能。 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只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纯农业技术,如耕作、栽培、育种技术和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另一类则是农业科学技术以外的其它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同位素、超声波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生态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除传统的和常规的农业技术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外,还有最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传统及常规的农业技术本质上都属农业范畴,但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稻田养鱼技术是在水稻栽培技术、养鱼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另外稻田养鱼技术中除常规的养鱼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研究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大力推进。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上,江都市被列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这对于江都市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县试点,应有明确的工作路数及工作重点。 1 明确生态农业内涵和试点工作目标 建设生态农业,目的是解决农村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问题;核心是要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农业持续发展与改善大农业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内涵和特点有四: 一是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大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被联合国评为“全球500佳”后,以生态农业建设的突出成就闻名于世.小张庄正是阜阳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缩影和代表.作为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农业地区,安徽省阜阳地区人多地少、农村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发展后劲,阜阳地区1981年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结合传统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湖南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本论文讨论了湖南省在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湖南省生态农业县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农业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农业力求农业与生态系统协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标准化既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属性 ,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农业生态结构破坏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州环境科学》1996,11(4):5-9
考察分析了广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现状与问题,认为近年来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是显的,一些生态农业企业和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各地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旅游农业的萌芽已经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环境治理欠帐太多,农用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仍在下降,生态农业普及串依然较低。提出的对策,用具体性法规确保生态农业全面实施;建立农业保护区稳住耕地;进行农业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经济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稳妥地发展大都市生态旅游农业。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自然环境和人为条件,在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种农业生产。由于这种农业能正确处理人类、生物、环境三者关系,有利于解决各种矛盾,能扬长避短,兴利除害,维护生态平衡,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态农业的特点初步归纳如下: 1.整体性:生态农业是一种能把宏观农业与微观农业相结合的整体农业。所谓宏观农业,就是从整个系统出发,注意发挥各个组分的总体功能作用,不论系统大小,都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农业生态结构破坏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从1973年至今的20年中,上海市环保科技工作的成绩: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汇集了雄厚的科技力量:科研装备水平逐步迈向现代化;形成了环保科技信息网络: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明确了环保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认识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环境;从把上海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级城市的高度,发展环保科技工作,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于环保科技工作的全过程;以深化改革促进环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汶上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汶上县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从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认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汶上生态农业发展的改善措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理州南涧县早期生态农业试点成果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认为南涧县长年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依托“高山、净土、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不断升级.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21世纪,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消除或减小其负面效应.绿色科技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双赢的科学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减少或减轻科技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在阐述绿色科技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科技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发展绿色科技及绿色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途径。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一般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原则、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与限制条件、生态旅游产业的结构与空间适宜性分布。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国家振兴东北的省份,黑龙江省应当结合实情,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推动黑龙江新农村建设,而且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建设生态省、打造"生态龙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统一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是国家环保部推行的两种示范园区,这两种示范园区的有效推行,在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示范园区申报和评价标准两个角度,首次对两种示范园区的异同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融入ISO14000的管理机制、环境因素等,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最近的10年间,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生态农业建设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寻求农村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本文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5个基本问题:经济规模、农民接受程度、市场、资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段国玉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3(9):129-130,141
中水回用作为一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是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着重对住宅小区的中水回用系统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