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黄淼  方莉 《世界环境》2007,(4):72-74
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随着其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经历了从变革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到改变世界秩序,诉诸国际合作与良政治理。而发展援助在全球环境治Noon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发展援助视角分析全球环境问题治理,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起全球公平合作关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国际制度安排理论与实践;二是区域成员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利用区域合作机制与政府间合作的援助框架;三是国家间进行的、针对环境问题所开展的发展援助。  相似文献   

2.
耿进 《环境导报》1997,(4):12-14
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前提,而国家环境权与国际环境合作是国际环境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着重论述了国家环境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国际环境合作的必然趋势以及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和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全球治理不仅意味着国家机构、政府间合作等正式的制度和组织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秩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意味着从多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的所有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都追求对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的目标和对象。随着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家主权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中的局限性凸显,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国际环保NGO)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行为体。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环保NGO发展现状和作用基础上,探讨如何形成有效机制体制,促使环保NGO有效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正确认识和规范引进,充分发挥国际NGO的积极作用;第二,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发挥国内NGO在社会经济中的第三部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要全球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随着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南北问题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研究南北分歧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表现入手,进而分析了南北方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虽然在国际环境合作中南北国家存在着诸多分歧,但两大集团在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着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际始终存在重大分歧。在国际竞争中,国际环境关系从全球环境问题的冲突为主要矛盾转变为环境与贸易的竞赛。国际环境履约的不协调,充分反映了国际环境关系中南北之间、贫富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未来的国际环境关系将长期处于合作与冲突并存的两个极端中。  相似文献   

6.
汪劲 《环境保护》2006,(12B):68-71
自1993年制定《环境基本法》以后,日本的环境立法和环境政策开始针对全球环境问题和国内的废弃物循环利用问题发生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提出了构建与地球共生的“环之国”的目标,开始在环境立法和政策方面强调将循环、共生、参加和国际合作等四项内容予以法制化。本文介绍了21世纪日本环境立法与环境政策的新动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积极参加全球环境保护国际合作.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当时人类面临着环境日益恶化、贫困日益加剧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共同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次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鉴于国际多边环境协定的机制正在完善中,且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主动性较强,笔者建议在多边环境协定下构建技术转移的推动机制,促进处于停滞状态的全球环境技术转移的有效开展,转变发展中国家在旧的国际合作机制中的从属、被动地位,争取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使全球环境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公平合理的体制下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环境科技合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就指导方针、原则、建议,论述了当前国际环境科技合作的总体思路,还针对近期需要地方环保科技部门配合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演变为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的今天,如果只就环境谈中日环境合作,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国际关系角度来理解,那双方的合作将受到很大的局限;同样,如果只从传统的政治和经济角度观察 中日关系,而忽视环保和节能等因素日益增长的影响,也很难准确把握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因此,将中日环境合作的变化及其影响置于中日关系的总体框架下加以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外交: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与斗争的重要方式吴玉萍EnvironmentalDiplomacy──AnImportantWay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struggleintheFieldof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栾胜基 《环境保护》2007,(11A):4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并进一步指出:“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丰富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为国家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增添了新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是一个高层次的非政府咨询机构,其宗旨是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孙凯 《世界环境》2012,(6):91-91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环境治理如果从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国际环境条约作为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形式,国际社会在过去的40年里达成了1000多个涵盖众多全球性或者跨境性问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环境》2016,(4):2
正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是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双边国际环境合作典范。陈吉宁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相似文献   

16.
当代国际环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环境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阐述这一演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国际环境关系的主要矛盾,并对21世纪国际环境关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新千年里,环境问题将进一步融入国际政治,贸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不断加深,环境安全问题将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以及新的国际环境关系将建立在可持惯发展原则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拓展国际环境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祝光耀,根据当前国际环境合作的新形势与特点撰写了本文.在文中,他提出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加强现有国际环境机构间的组织与协调,提高国际环境合作的效率和水平;环境合作与发展合作相结合,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等一系列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7B):27-31
2006年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综合研究、管理执行机构和实施国际环境技术合作、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十年来,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在中日两国政府、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在中国的环保事业及区域环境合作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作用,已成为政府之间环境技术合作的典范。在7月2日的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高度肯定了中日中心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指出,继续加强中日环境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环境保护能力,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日本外务省金田副大臣、科技部靳晓明司长等中日官员也分别向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表示祝贺。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任陈燕平在庆典仪式上全面回顾了中日中心成立的历史和十年来所进行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本文为陈燕平主任讲话的摘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技术转让障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提高 ,发展中国家必将签署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公约 ,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中。尽管许多国际环境公约都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履行国际公约的义务 ,但是实际履约过程中技术转让的问题并未得到良好的解决。论文将讨论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中的技术转让障碍问题 ,并以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实施臭氧层保护行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例 ,对国际环境公约履行中技术转让障碍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分析 ,最后对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努力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全面推向21世纪(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振华 《环境保护》1999,(10):3-5,11
一国际环境合作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揭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的序幕。可以说,从事业的起步开始,中国的环保就与国际合作紧紧结合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保事业逐步发展壮大,国际环境合作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各级环保部门抓住时机,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环境管理水平和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环保工作,进人90年代,特别是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