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石油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当今,国际石油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单纯依靠资本和技术的竞争,转化成包含健康、安全和环境(HSE)在内的多元要素的竞争。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基于对大庆油田海外石油钻探项目团队34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对员工进行适度的健康教育培训可以显著提高项目HSE管理水平;(2)健全的物料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项目HSE管理水平至关重要;(3)预防及应对环境污染能力直接影响项目的HSE管理水平。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学、系统化、标准化的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项目进行HSE管理评价的直接手段,对提升项目HSE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业内各国先进方法、行业领先标准,结合中国石油海外项目特点和多年实践,从建立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化、标准化的HSE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海外项目HSE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帮助海外项目及时发现HSE管理的不足,并与公司HSE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HSE管理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从而维持和提高各海外项目在国际商业竞争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现阶段海外油气工程建设项目社会安全风险管控,针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社会安全信息的收集渠道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3类12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安全信息收集渠道,并对各渠道的信息类型、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量化评价,为海外油气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安全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施工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构建施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进一步促进项目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监控能力。首先,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明确了施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其次,结合相关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网格划分、人员配置、安全管理考核要素、考核方式、评价结果反馈与提高等内容。最后,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验证了其在推动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监控能力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为施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评价和管理方法,对提高施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在不断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和员工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也在逐步升级,社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中石油苏丹项目处在一个高风险的作业环境,苏丹南北之间关系长期紧张,2011年的公投举行为双方原本紧张的关系又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中石油苏丹项目带来很大的社会风险。以中石油集团公司应对"苏丹公投"事件为例,主要介绍中石油集团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社会安全风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要做好提前准备,全面部署,组织在苏所有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资源,广泛开展演练,以平稳应对南苏丹公投和过渡期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实践,探讨了海外项目应对社会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9.11"以来,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宗教冲突和政治动荡相互交错,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为有效提升海外项目防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海外员工防恐意识和技能,保障海外项目员工人身和资产安全,负责海外防恐安全管理的国际事业部(海外防恐安全和HSE办公室)认真研究了海外员工的防恐安全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安保培训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开发了针对性的培训课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模式,截止目前共培训31000多名海外员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防恐安全培训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课题组对大庆工程钻探公司349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筛选和验证;构建了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评级指标体系和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采用DEA法分别对三个维度下不同地区的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A交叉法对不同项目的 HSE管理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中健康管理能力最强,环境管理能力最弱;海外不同国别的项目HSE管理能力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提升海外石油钻探项目HSE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保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因果分析图方法识别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存在的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等6种风险。构建包含上述6个准则21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某石油钻探公司格鲁吉亚共和国第12区块风险进行评价实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在役装置安全评价的两类目的,分析现有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评价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模式;给出了基于新模式的安全评价程序,并对该评价程序各个步骤及采用的评价方法组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其关键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模式既能查找出装置中存在的具体安全隐患,也能给出装置总的安全评价结论。同时指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成为安全管理的一项标准化、基础性工作。该评价模式的思路不仅适用于在役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也适用于其他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是对进一步完善当前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相关方作为海外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存在数量多、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万宝矿产有限公司从相关方准入审核、过程管控、考核淘汰等全生命周期对海外项目各相关方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了相关方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Process safety practices have undergone multiple refinements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but major accidents continue to occur. Most organizations striv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by strengthening existing methods or by adopting new and/or different approaches. Central to these continual improvement efforts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lessons learned as a means to drive out potential risk exposures. Often, lessons learned may be transferred from other industries; indeed, high-performing organizations regularly benchmark practices outside of their immediate industry.In pursuit of continual process safety improve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Rail Industry, and explores how methods intended for managing passenger and public rail safety may be transferred to drive continual improvement of process safety. Rail safety has its roots in engineered safety solutions; modern practices have additionally embraced the human aspects of safety performance. A selection of approaches for rail safety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are described in three areas considered fundamental to safe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systems,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elements. In light of these examples, the authors provide views regarding how the field of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may leverage the rai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已有的泥石流灾害资料,建立泥石流风险评价体系和实施流程;提出风险评价的定量计算方法;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了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灾害的定量风险评价。研究结果与泥石流实际分布和调查资料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管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是一个地区特定时期内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综合反映,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区域总体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状况,对于科学制定有关政策、确定重点监管区域并合理分配职业病危害控制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影响有关因素并建立量化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遴选提出了用于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区域综合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确立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标准,并给出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工业企业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某炼钢厂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探索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作为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级和分级管控选取风险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基于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与特点,总结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分层分类原则、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和合理修正原则等基本原则;提出“点位-行业-区域”逐层展开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明确各层级的评估要点;提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制定点位、行业风险修正规则,结合风险参数与情景构建开展基于风险矩阵法的点位风险评估和行业风险评估,采用加权计算法由行业风险评估结果叠加评估区域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有效评估城市的风险状态,为不同层级的城市安全管理者明确风险管控重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借鉴现有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提出适合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即区域生态风险受体确定,评价终点选择,暴露途径和方式,暴露剂量分析与计算,风险表征以及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风模式中,鸟类的不可接受风险范围最远可达下风向7km,蛙类的不可接受风险最远可达下风向27km。大部分敏感点的蛙类急性暴露剂量都超标,处于不可接受风险水平;80%的敏感点的鸟类处于不可接受风险水平。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从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环境监测和生态补偿4个方面制定区域生态风险管理措施。该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为同类型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是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工具,为灾害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国外几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方法及要点,从评估方法、应用特点、使用效果等多个角度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同时,总结了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符合的基本原则,并以本文介绍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例,对其基本原则的符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只有在科学性与实用性之间获得最佳平衡点,并与应急规划、风险管理与减灾过程充分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尤其要重视公众充分参与、在风险相关部门和人群中通过风险沟通建立统一的认识、准确界定脆弱性人群、有效解决数学模型或专家判断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盟城市饮用水供应链风险管理与评价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欧盟2006年起开展的TECHNEAU(Technology Enabled Universal Access to Safe Water)项目,介绍了欧盟城市"从水源到用户的饮用水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以及"风险识别、评估、减缓和控制"综合风险评价框架;并从水源地、水处理系统、配水系统、历史风险事件、风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6方面比较了捷克、德国、荷兰、挪威、瑞典5个国家典型城市风险评价实践,着重分析了瑞典哥特堡市风险评价中采用的综合概率故障树法和客户损失时间指数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总结了欧盟饮用水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在全过程管理策略、"关口前移"管理方针、多样性的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参与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公开透明5个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供国内参考。  相似文献   

19.
Due to changes introduced by Integrated Operations (IO) it is possible that traditional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re also challenged.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impact on these approaches by asking two questions: (1) what methods for risk analysis are used in the Norwegian oil and gas industry? (2) What are the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n IO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s in the Norwegian oil and gas industry? An explorative approach was chosen and the empirical findings are based on three separate studies: (1) a survey of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business sector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2)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bout the generation of knowledge for decisions that involve risk in an operating company; and (3) qualitative interviews of people working with risk analyses in different companies exploring their use of risk analysis methods. The four main results are: due to IO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other inputs to risk analyses; establish suitable assessment approaches to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issues; develop resilience-based approaches for operational risk assessment; and, utilize IO to improve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变权综合法在航空公司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民航风险评价中大多数综合评价方法采取常权综合法,当评价指标体系中某些指标出现严重缺陷时,导致最终综合评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将变权综合法应用到民航风险评价中。给出变权综合法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以航空公司风险评价为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对底层指标进行赋值,并对其进行标准量化,其次根据变权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民航行业高风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状态变权公式,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状态变权及变权,最后由变权综合法的综合评价公式,计算出系统的风险评价值。通过与常权综合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变权综合法能较好解决民航风险评价中常权综合法存在的问题,同时计算结果也验证了变权综合法的优越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