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针对机械系统或者机电系统事故致因的“因果事故链”模型对于复杂系统的事故分析显得难以胜任.在对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进行概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复杂系统事故分析的“认知-约束”模型,通过分析文献中的事故连锁模型和博帕尔泄露事件,验证了“认知-约束”模型的实用性.最后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重要节点牵连控制方法的复杂系统崩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预防复杂系统安全事故需要强化安全认知能力,并发展有效的安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事故致因模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日常管理中事故致因模型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从事故的影响对象、模型的组成和事故发生的路径3个维度对10种事故致因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影响对象的涵盖越来越全面;事故致因模型的组成日趋全面,且趋于对模型中各模块给出清晰定义以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故发生的路径描述由链式向系统网状发展;根据充分性和效率的需求对模块化模型和非模块化的模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体系,论述并解析能量流系统定义,分析系统能量流流向, 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概念模型,并从能量串发、发散、集中和混合四方面解 析其内涵。对能量流的聚集、耦合、转换、释放,以及意外释放能量的防控效果、破坏 强度和伤害程度等进行数学描述。基于此,构建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预防概念模型, 并提炼减灾措施。研究结果明晰了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从能量流系统的视角为事故致 因的定量分析或半定量半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并可为事故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  相似文献   

4.
对事故隐患、管理缺陷及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管理缺陷是导致事故的本质原因,因此预防事故要重视纠正管理缺陷,并就此提出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月亭 《安全》2019,40(9):75-82,87
本文通过对奶酪模型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日常工作实践及相关理论,首次把能量意外释放论与奶酪模型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加以修正,提出一种新型、实用的屏障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层次清晰,不仅消弭了奶酪模型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各自的一些缺陷,而且还揭示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外因,尤其是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原因分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探讨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本质,研究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及成因模型,提出预防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行事故产生机理的复杂性问题,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首先,在借鉴现有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飞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其次,以军事飞行事故发生过程中不安全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线,结合军事飞行事故的特点和当前军事飞行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军事飞行事故致因模型.最后,理论与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刻画了飞行事故致因的多因素相关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它既符合一般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又对军事飞行事故预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探讨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本质,研究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及成因模型,提出了预防同车车辆伤害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功能共振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机理,描述了功能单位,介绍了一般性能条件和功能性能波动状态,以及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分析步骤。利用功能共振事故模型对可控飞行撞地事故进行了分析,识别描述了功能单位,建立了功能网络;根据一般性能条件评价了各个功能单位性能波动状态,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功能单位性能波动状态,确定了"管制员发出下降指令"和"输入导航点信息"两个随机状态功能单位;进一步分析了功能共振和失效功能连接,以及影响功能共振的功能因素,建立了功能共振失效网络,确定了"管制员发出下降指令"、"输入导航点信息"、"保持下降航路"、"到达指定导航点"四个功能共振单位;最后识别出了波动障碍,并制定了"调整飞行管理系统导航点信息显示方式"等多个性能监测措施管理可控飞行撞地功能性能波动。  相似文献   

10.
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一个时期人们安全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涉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及谁应该对事故的发生承担责任等重大问题。从早期的事故频发倾向论到新近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伴随着人们安全理念的不断变化,防止事故从着重对人的选择、教育和管理转向强调机械设备、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防止事故的责任从劳动者转向设计者、管理者,从个人转向政府。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事故预防中的行为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分析矿业及非矿业事故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激励安全行为,抑制不安全行为,将大大减少工作中产生的意外情况,提高人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笔者以行为科学和安全激励理论为基础,分析激励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依据煤矿事故控制和预防机理,提出煤矿安全行为激励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构架,该研究成果对减少事故与伤害、提高矿业安全绩效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雪  傅贵 《安全》2019,40(9):11-17,5
在现代工业中,自主智能系统处在创新与探索阶段。由于先验知识的缺乏,其自身所带来的风险问题,越发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关注。本文对于如何应用国际主流的事故致因理论以提高自主系统开发与运营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指出,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可用来从不同角度识别已知风险源,提高对未知风险源的警惕性,并通过描述事故场景,来辅助设计技术安全屏障与运行策略提高自主系统的安全性。为更好的理解自主系统如何会做出错误或不恰当决策,需对现有事故致因理论未涉及到的脑科学与认知心理学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讨论基于共同成因假设思想的事故成因理论的局限:①不考虑系统复杂性影响,认为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都遵循同样的事故成因机理;②共同成因假设,即大小事故具有相同的成因,遵循共同成因路径;③因果律假设,即任何事故一定有清晰严格的因果链;④只注重比较重要因素,人为增加了系统的不和谐。系统地阐述复杂系统事故所具有的结构敏感性,给出了事故成因模型有效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提出活跃元素的行为偏差及活跃元素间交互作用偏差的合成是决定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事故成因机理的学说,补充并完善了Reason的Swisscheese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结构敏感性的事故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现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成因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根据大量统计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事故成因理论的缺陷。该研究试图从分析和推理入手,根据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运行机制及事故成因结构敏感性特征,探索由于新技术快速普及应用而不断涌现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失效机制及事故的成因理论;解释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差异性、时间方向性及情境依赖性;为任何因新技术普及应用而产生的人造系统的安全分析及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生物免疫识别模式,分析事故预防过程的实质是抑制潜在危险转化成事故的控制过程,分析比较事故预防与生物免疫识别模式在作用、生存环境、动作触发源等的共性,构建了基于免疫识别模式的事故预防系统并建立了事故预防数学模型;定义事故预防系统的识别率、失效率、误判率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指出监测生产系统各环节状态信息是否符合系统的安全要求就是识别潜在危险的过程,是事故预防的关键,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事故预防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健壮性、自适应性和动态防护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许素睿  胡广霞 《安全》2019,40(9):69-74,6
为了提高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业绩,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典型氨泄漏事故的直接、间接、根本和根源原因。结果表明:氨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涉及氨制冷管道、有毒有害环境及带电作业中的违章操作和氨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物态;间接原因是员工对于氨危险性认识的不足、较差的安全习惯以及安全意识不高;根本原因是组织缺失特定的安全管理组织程序,制度执行不力;根源原因可追溯到员工对安全的重要度、安全制度执行方式等安全文化元素理解不到位。进而提出实用性对策措施,为提高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研究仍停留于技术装备研发、事故起因分析、预防措施探讨的层面,缺乏从整个体系的层面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内在机制与结构框架进行分析和讨论的现状。笔者提出,沿着事故预防体系规划、事故预防管理、事故预防实施为横向研究轴,以规划、管理、实施各阶段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与管理实施体系为纵向探研轴,并在纵横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子体系间相互关系及各体系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从体系框架上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研究内容及层次结构予以搭建界定。该体系的建立为现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理论模型对于指导企业开展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对电网企业的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电网企业进行事故风险控制模型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安全和风险控制理论与STAMP模型,结合我国电网企业的特点与安全现状,对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TAMP模...  相似文献   

19.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演化的突变模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从微观上看,是在瓦斯积聚、引火源和氧气浓度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宏观上看,是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了微观3条件的同时具备。笔者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在轨迹交叉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瓦斯爆炸事故演化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事故演化的尖点突变模型。并指出:事故演化是一个流变-突变过程,其突变的程度反映了事故的严重度;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物的因素决定事故的严重度;安全生产必须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避免人和物的运动轨迹越过分歧点集。  相似文献   

20.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