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险偏好作为个体特征的一种,会对煤矿工人的风险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我国煤矿工人风险偏好水平,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构建了矿工风险偏好的理论结构,编制了矿工风险偏好问卷,并对初始问卷进行了调研。对调研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剔除了无效问卷。利用SPSS 17.0对调研结果进行了项目分析,确保每个题项均可以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保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对问卷各量表进行了信度分析,最终形成了矿工风险偏好正式量表。结果表明,矿工风险偏好主要包括风险认知偏好、风险情感偏好和行为意向偏好3个维度。设计与开发的矿工风险偏好量表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适用于对矿工风险偏好水平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为编制矿工职业特色的心智游移问卷,基于矿工心智游移的质性研究,编制出89个初始题项的矿工心智游移诱因、内容和结果初始问卷。以551名矿工为研究对象,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54个题项的心智游移诱因、内容和结果正式问卷,包括身心状态、个人特质、自发思维、外部因素、作业任务无关、作业任务结果、作业任务过程、消极心智游移和积极心智游移等9个维度。结果表明:编制的矿工心智游移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水平,可以有效测量矿工的心智游移,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者有效管控矿工的心智游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林  梅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5):2121-2128
为了准确评价我国企业领导者安全奖惩缺失水平,首先,参考多因子领导问卷(MLQ)、领导者奖惩问卷(LRPQ)和领导者奖惩缺失问卷(LRPOQ)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适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情境的领导者安全奖惩缺失(SLRPO)的两个维度——领导者安全奖励缺失和安全惩罚缺失,并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编制SLRPO初始题项;然后,基于高危行业557份有效调查样本,对初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校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表明,由两个维度构成的SLRPO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有效测量各类高危行业企业领导者安全奖励与惩罚缺失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检验矿工风险感知水平,提升其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基于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提取矿工风险感知初始测量指标,并编制测量量表,通过对162份调查数据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净化测量指标体系,并明确矿工风险感知的测量结构;然后采用AMOS21.0软件对226份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等方法对该量表进行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矿工风险感知测量体系包含风险知识和态度、风险后果认知2个维度、10个测量指标;所编制的矿工风险感知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本量表在不同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种和工作年限的矿工群体间具有普遍适用性。量表可为煤矿员工的风险感知水平测量提供可行工具。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我国空管安全文化现状,设计了一种评价量表。在安全文化定义、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安全相关规章的理论指导下,结合专家咨询与实地调研,从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养成两个维度建立符合我国空管安全文化特点的关键元素集,从而编制初始安全文化量表。然后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20个空管单位展开测试,利用SPSS 19. 0对测试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以确保题项的合理性、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保证量表结构效度、信度分析以确保量表的可信度,剔除无效题项后,最终确立了正式量表。正式量表的信效度能够达到要求,可以对空管单位的安全文化进行有效测量。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我国煤矿工人工作倦怠水平,基于心理资本理论,探索矿工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以陕西省2大国有煤矿的228名矿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心理资本量表PCQ-24和工作倦怠量表MBI-GS进行测量。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矿工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资本量表PCQ-24和工作倦怠量表MBI-GS在矿工群体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矿工心理资本和工作倦怠各个维度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矿工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4个维度分别与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提高矿工心理资本水平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小企业(SMEs)安全管理员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通过文献查找、阅读、分析,编制管理员胜任力问卷,并在长三角地区典型的中小企业开展实证调研。先选取109名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试测,以便完善问卷,正式问卷由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风险预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制度改进能力等5个维度20个题项组成。再利用SPSS19.0和AMOS19.0软件对201份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可靠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煤矿的安全管理行为水平,依据行为安全理论,分析组织行为及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煤矿安全管理行为评估方法。构建煤矿安全管理组织行为评估指标体系,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其指标权重;设计矿工个体不安全行为评估量表,并通过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量表题项,得到包括个体内在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3个分量表的正式量表。结果表明:煤矿组织行为评估指标中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法规遵守和安全资金投入的权重较大;所设计矿工个体行为评估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矿工心理疲劳,减少煤矿人因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以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类内隐联想试验(IAT)和外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工人心理疲劳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自由联想问卷、李克特量表及专家讨论确定试验材料;其次,通过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开发的试验生成系统E-prime 2.0软件编制内隐试验程序,试验预测矿工内隐心理疲劳;再次,借用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中文修订版,测量矿工的外显心理疲劳;最后,运用SPSS 25.0和Excel 19.0分析内隐和外显心理疲劳,以及内隐与外显心理疲劳的关系.结果表明:被试整体上存在心理疲劳;内隐和外显心理疲劳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或存在弱相关关系,它们属于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组织管理测评量表及不安全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安徽两家大型煤矿的250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管理因素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行为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心理受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矿工不安全行为受组织安全态度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参考,煤矿管理者可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矿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为预防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预防人因事故,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矿工安全态度的内隐性。首先,通过Inquisit 4.0心理学软件编制SC-IAT安全态度测量程序,试验验证矿工安全态度内隐性是否存在;然后,设计矿工安全态度量表,测量矿工的外显安全态度;最后,运用SPSS 21.0分析内隐安全态度测量结果与外显安全态度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被试整体上存在正向、积极的内隐安全态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岗位等人口统计学指标对矿工内隐安全态度无显著影响;内隐安全态度与外显安全态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它们属于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主要前因变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结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编制了包含21个项目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通过对240名煤矿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形成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正式量表和探索性因子结构模型;再对7个煤矿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验证性因子研究(CFA)。结果表明:编制修订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信度、效度较高;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受不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行为风险认知偏差等3个因子的影响;企业应从行为态度改变、班组安全氛围构建、行为风险认知偏差校正等方面,干预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模型;编制测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4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 表明: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安全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安全行为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不仅直接影响矿工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检索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编制适用于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调研的知信行(KAP)问卷的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编制小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初始问卷。经初测(N=495)和正式测量(N=2 554),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筛选条目,用克朗巴赫法评价同质性信度,据内容效度比评价内容效度,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评价结构效度。问卷包含4个维度(水域安全知识、技能、态度和高危行为)共39个条目。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因素结构、同质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小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信、效度,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设计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工作场所欺凌对矿工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假设模型。采用工作场所欺凌量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安全绩效量表,随机抽取450名矿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欺凌对矿工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投入在工作场所欺凌与矿工安全绩效间不仅分别起单独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最后,心理韧性在工作场所欺凌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减少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缓解乃至消除工作不安全感,提高矿工工作投入,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绩效水平,减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一线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分析法获取不安全状态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 R2018a软件计算,使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对10名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的12个评价指标中,家庭支持重要度最大,自我效能重要度最小;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合理可行的;3号、8号和9号一线矿工不安全状态等级高于Ⅲ级,其工作安全性低,应引起煤矿重视。研究结果对煤矿井下人因事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某些矿工个人具有事故倾向性现象,提出建立矿工安全胜任力模型,以加强矿工安全管理.笔者首先在对矿难人因事故报告材料分析基础上,从中发现特种作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关键行为和素质,同时通过对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访谈,最终设计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力调查问卷,通过初试后的问卷项目内容分析、项目关键程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力正式调查问卷.由正武调查获取数据,通过信效度分析,获得使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表现出高安全绩效的关键素质和行为特征,构建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力模型,安全胜任力包括安全责任意识、应急处理能力、隐患识别能力和自制力.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预防安全事故,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量表。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确定安全氛围测量指标;利用问卷调查建筑工人对其所在班组和项目安全情况的认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确定班组安全氛围维度;编制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量表;最后,将量表应用于南京某项目架子工班组进行安全氛围测量与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工程施工班组安全氛围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班组成员、项目部和工作环境。该架子工班组成员安全施工合作与项目部的安全监管表现不好,仍需要加强。从施工班组的角度进行安全氛围测量与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开展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文化水平,提出一种评价量表的设计方法。首先在确定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并形成初步量表,选取武汉市武昌区市民对量表进行测试及实证研究;然后通过鉴别度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共删除11个题项;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制度、行为、物质文化水平薄弱。研究表明:最终形成的包含4个维度、21个题项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作为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文化测评的依据,在交通安全文化领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与一般心理测量的区别;阐述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依据和具体的编制方法;给出了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步施测量表,即包括8个分量表的总计750条指标项目。在确定施测范围、选取测量对象的基础上,实施对人不安全行为初步施测量表的心理测量,通过对初试量表测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750条指标项目中约减择取152条重要性程度较大的指标,组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综合量表。通过对综合心理测试量表的现场施测,结果表明:该综合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满足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