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2.
岳勇 《劳动保护》2005,(11):69-69
事故经过 2005年4月27日深夜10点55分左右,某化工厂一台反应釜(滴加罐)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名操作工死亡,其余操作工因及时从2米多高的操作台跳下逃离而未受伤害。  相似文献   

3.
2001年2月至8月,某厂发生了四起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奖的诱惑     
某国有大型冶金企业刚退休的一位高级工程师,来到市电石厂仅7天就死在车间里.紧接着死者家属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工厂巨额赔偿.法院聘请我担任此案的技术鉴定人.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22,(11):42-43
2020年11月12日17时58分,石家庄市无极县天泽鑫珍珠棉厂(以下简称“天泽鑫珍珠棉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9.58万元。事故经过天泽鑫珍珠棉厂位于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史村村南。据了解,与天泽鑫珍珠棉厂相邻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骏滢门业,位于天泽鑫珍珠棉厂西侧,事故发生时有3人在车间内;无极县思羽酷儿针织内衣厂,位于天泽鑫珍珠棉厂东侧南端,事故发生时有1人看守厂区。  相似文献   

6.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  相似文献   

7.
8.
赵春辉 《安全》2014,35(7):50-52
1 某厂滑跌类其他伤害事故统计分析 事故的发生除了会导致员工受伤外,对员工及家人都会造成伤痛,对企业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4日,某厂氧气站的一套型号为KFS-300型的1号制氧机组中配套的1-5/55型空压机(哈尔滨制氧机厂产品,1986年出厂)发生撞缸事故。现将事故情况简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孙永泰 《安防科技》2005,(4):45-45,37
2003年6月28日,某厂表面处理车间电镀工序发生了一起浓硫酸烧伤事故.  相似文献   

11.
某厂电炉分厂发生一起起重机钩头坠落事故。经分析 ,该事故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涂力强 《安全》1996,17(6):27-27
为抢一根钢 赔了一条命涂力强(江西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1月27日7时45分左右,某开坯厂650轧机二机架摆动台突然发生故障升不起,便通知调度派电工来维修。电工曹某来后到电磁站查原因,没问题。随后同轧钢工李某一同到摆动台查找原因,认为液压抱...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3日,某厂电解车间氯气系统发生爆炸,造成氯气进口部分管道、氯气水封和水雾捕集器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停产28小时。事故经过6月3日5日寸10分,电解车间检修,于  相似文献   

14.
灼烫伤害     
不戴胶手套浓酸灼伤手事故经过:1.2007年10月8日8时30分,某厂电镀工李某在配制电镀液开启氢氟酸桶时,由于桶盖密封  相似文献   

15.
16.
汪德山 《安全》1995,16(4):30-31
1994年3月24日,我厂动力分厂氧气站的一套型号为KFS-300型的1号制氧机组中配套的1-5/55型空压机(哈尔滨制氧机厂产品,1976年出厂)发生撞缸事故。现将有关情况简单介绍一下。1 事故经过 发生事故当天上午8时左右,氧气站正在运行的1号制氧机组的1-5/55型空压机二段气缸内突然发出异常剧烈的响声。这时  相似文献   

17.
陈界平 《劳动保护》2014,(10):84-85
<正>随着工业企业厂(场)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厂(场)内道路运输的增多,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厂(场)区交通运输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杀手"。据统计,由于厂(场)区交通运输事故而造成的重伤、死亡等,已经占到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近30%。造成厂(场)区交通运输事故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驾驶人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无证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会车、违章装载等;二是车辆的后视镜、刹车等安全装置、部件失灵或不齐全,带病行驶;三是厂区内的道路狭窄曲折坑洼、物品占道、天气恶劣、视距  相似文献   

18.
张启寅 《劳动保护》2009,(11):106-107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氯气作为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在冶金、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氯气的储存和运输事故却屡屡发生。2008年8月26日,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巨量氯气泄漏,6个液氯罐(1t/罐)发生爆炸,导致有机厂原料罐场、聚合醇解工段和合成工段等3个部位燃烧,进而引发其他分厂的连续爆炸。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60人受伤;2002年7月8日,  相似文献   

19.
少华 《劳动保护》2004,(5):79-79
高处作业在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其危险性大,作业场所复杂多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因而建筑企业对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较为重视,安全防范措施也落实较好。然而,在工矿企业中,高处作业较为少见,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因而得不到足够重视。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某厂计划在三车间试行工人技能工资制。在车间召开动员大会前,要在车间内悬挂一宣传横幅。2001年1月6日,工人李某等3人接到任务,往车间立柱上挂横幅(约6m高)。因一时找不到梯子,又急于完成任务,李某就爬上了车间立柱旁一配电柜,又从配电柜上爬到立柱上的椭圆形空隙处(如…  相似文献   

20.
氯气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起氯气泄漏事故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氯气等危险化学物品储存,使用,管理和事故救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